第152章 经济战场(1 / 2)

物资风波渐渐平息,陈默的生活似乎回到了正轨。他依旧是那个穿梭于各种酒会、舞场的纨绔少爷,是“经济振兴委员会”里那个精明又“懂事”的中国委员。

但暗地里,他的行动从未停止。正面冲突风险太大,他选择在另一个战场——经济领域,继续给敌人放血。

他的目标,是“东洋拓殖株式会社”在沪上的一家重要分支,主要业务是低价掠夺江浙一带的生丝和茶叶,运回日本加工获利,并与日军后勤部门关系密切。打掉它,既能打击日本的经济掠夺,也能让依赖其生存的许多中国小商户喘口气。

陈公馆书房,深夜。

陈默面前摊开着厚厚的账本和金融市场报告。昏黄的台灯下,他的眼神专注而冷静。

“东洋拓殖最近在大量囤积生丝,他们和日本军方签了一笔大单,急需货源。”陈默对坐在对面的老刘说道。老刘不仅负责安保,也帮他打理一些台面下的商业运作。

“少爷,您的意思是?”老刘低声问。

“他们资金链很紧。”陈默用手指敲了敲账本上的几个数据,“为了吃下这笔大单,他们动用了大部分流动资金,还向正金银行借了短期高息贷款。现在,他们是外强中干。”

一个计划在他脑中成型。他要利用金融市场,给这家日本商社来个釜底抽薪。

第二天,陈默以“委员会”委员的身份,“无意中”在一个有日本商人在场的场合提起,听说国际市场生丝价格可能因欧洲战事受到影响,未来几周或许会有波动。他说得模棱两可,更像是一种闲聊和猜测。

同时,他通过中间人培养几个绝对可靠的白手套,开始在黑市和地下钱庄,悄悄散布关于“东洋拓殖”资金紧张、可能无法按时交付军方订单的谣言。

起初,市场并没有太大反应。但陈默并不着急。

几天后,他动用了一部分秘密资金,通过中间人联合了几个早就对“东洋拓殖”霸道作风不满的江浙丝商,在国际市场上小规模地、分批地抛售生丝期货。动作不大,却像几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荡起了一圈圈涟漪。

生丝价格开始出现小幅度的、不正常的下跌。

“东洋拓殖”的社长山田开始坐不住了。他们囤积了大量高价生丝,如果价格持续下跌,他们的损失将极其惨重,更无法向军方交代。

就在这时,陈默安排的另一招出手了。他让老刘通过中间人联系了给“东洋拓殖”放贷的正金银行内部一个被收买的职员。这个职员“不小心”向山田透露,银行内部正在评估生丝市场的风险,可能会提前收回部分贷款。

这个消息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山田慌了。为了保住订单,稳住银行,他必须尽快证明自己的实力。他做出了一个愚蠢的决定——动用最后的储备金,并再次借入高利贷,强行进入市场大量收购生丝,企图稳住甚至拉高价格。

这正是陈默等待的机会!

当“东洋拓殖”的资金几乎全部投入市场,变成一堆堆生丝库存时,陈默和他联合的丝商,以及一些被下跌趋势吸引来的国际空头,开始了总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