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机差不多了。
这天,陈默以南造云子的名义(这是他小心争取来的模糊授权),通知汉斯,第二天下午代表团没有官方安排,可以自由活动,如果需要,他可以提供向导服务。他特意提到,上海有几家不错的古董店和画廊,或许他会感兴趣。
果然,汉斯在电话里表现出了明显的兴趣。“古董店?太好了!我确实想买一些有东方特色的纪念品带回去。陈先生,如果可以的话,明天下午麻烦你了。”
计划的第一步,成功了。
第二天下午,陈默开车接上汉斯。他没有带汉斯去那些游客扎堆的地方,而是去了一家他熟悉的、隐藏在法租界一条安静小巷里的老字号古董店“博古斋”。店主是一位戴着老花镜、须发皆白的老先生,话不多,但眼光毒辣。
店内陈设古雅,散发着檀香和旧木料的味道。汉斯一进去就被吸引住了,他仔细地看着那些瓷器、玉器和字画,不时用生硬的中文向店主询问。
陈默没有打扰他,只是在一旁静静地陪着,偶尔用德语帮他翻译一些更专业的术语。当汉斯对一只清代的青花瓷瓶爱不释手,却又因为价格有些犹豫时,陈默适时地开口了。
“伯格曼先生如果喜欢,就当是我个人送给你的一份小礼物,欢迎你来上海。”陈默说得云淡风轻。
“这……这太贵重了,陈先生,我不能接受。”汉斯连忙摆手,但眼神里满是不舍。
“不必客气。”陈默笑道,“宝剑赠英雄,红粉赠佳人。好的古董,也需要懂得欣赏的人。我看伯格曼先生是真心喜欢,这就够了。”
在他的坚持下,汉斯最终半推半就地收下了这份厚礼。关系瞬间拉近了不少。
从古董店出来,两人之间的气氛明显融洽了许多。陈默又带汉斯去了一家安静的咖啡馆。在醇厚的咖啡香气中,两人的交谈变得更加深入。汉斯开始谈论起柏林的剧院,抱怨旅途的疲惫,甚至隐隐透露出对这次任务保密等级过高、让他感觉有些束缚的不满。
陈默耐心地听着,适时地表示理解和同情,绝口不提任何敏感话题。他就像一个完美的倾听者和朋友。
他知道,种子已经播下。接下来,就是等待合适的时机,让这颗种子发芽,从这位翻译官口中,获取那些关于代表团真实目的、以及可能与“樱花计划”关联的宝贵情报。他的接近计划,正在稳步推进。而这一切,都必须在南造云子那无所不在的监视目光下,小心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