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金融风暴(1 / 2)

瑞昌祥事件后,陈默在特高课内部的“价值”得到了初步认可,但随之而来的是更微妙的环境。冈村大佐等人看他的眼神依旧带着审视,而委员会里那些真正的投机分子则更加热络地围拢过来,都想借他这条“新贵”的门路谋利。

陈默深知,仅仅依靠“举报”和“调查”来维持价值是不够的,这类行动被动且风险递增。他需要展现更“积极”的作为,既能巩固地位,又能切实为组织谋利。他的目光投向了波涛暗涌的金融市场。

1938年的沪上,是远东的金融中心之一,也是各方资本博弈的战场。日军占领后,强行推行军票和日元,但法币、美元、英镑乃至黄金白银依旧在暗流中激烈角逐,汇率波动剧烈。这对于拥有先知记忆的陈默来说,无异于一座敞开的金矿。

他记得很清楚,就在这个月底,由于欧洲局势的突然紧张和日本国内经济的某些隐忧,美元兑日元的汇率会有一轮短暂的、但幅度可观的飙升。这是一个短暂的时间窗口。

然而,直接以个人或陈家名义大规模炒卖外汇,目标太大,极易引起日本金融监管部门的注意。他必须找一个更巧妙的途径。

机会出现在一次委员会讨论如何“稳定金融市场”的会议上。与会者,包括几个日本金融顾问,都对此问题束手无策,抱怨市场投机风气太盛,难以管控。

陈默在会上一直沉默,直到最后,他才仿佛犹豫地开口:“各位,我有个不成熟的想法……既然市场的投机力量这么强,我们能不能……顺势而为,甚至利用一下?”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他身上。佐藤派来的那个金融顾问皱眉问:“陈桑,什么意思?”

陈默解释道:“我的想法是,与其被动地跟着市场波动头疼,不如我们暗中引导一下。比如,我们现在判断美元可能有一波小的上涨……”他故意说得不确定,“如果我们能集中一小笔资金,提前布局,顺势推高汇率,然后在高点抛售。这样既能赚取可观的利润,充实委员会的活动经费,或者支持皇军的某些特别项目,另一方面,当我们大规模抛售时,必然会引起汇率回落,客观上也能起到打击投机、平抑市场的作用。这叫……以投机治投机。”

这个想法相当大胆,甚至有些离经叛道。几个保守的顾问连连摇头。但那个年轻的日本金融顾问却眼中一亮!这种利用市场规则牟利的手段,很符合部分日本少壮派军官“务实”、“高效”的思维。

“陈桑,你的想法很有创意!”金融顾问表示出兴趣,“但操作起来,难度很大。对时机的把握要求极高,而且需要绝对保密。”

“时机方面,我可以动用一些民间的关系网络,留意风声。”陈默谦逊地说,“至于资金和操作,当然需要各位专家来把控,我只是提个思路。而且,规模不必太大,就算失败了,损失也有限,就当是一次尝试。”

他以退为进,将主导权让给日方,自己只扮演出主意和提供信息的角色,极大降低了对方的戒心。

经过几次秘密磋商,佐藤一郎竟然批准了这个小型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