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巧妙化解(1 / 2)

小林中尉带来的“暂不行动,保持关注”的指示,并没有让陈默真正安心。佐藤一郎像一头耐心的猎豹,这次只是收回了爪子,但目光依然死死盯着瑞昌祥这个潜在的猎物。只要瑞昌祥还在原地,只要那些模糊的资金流向无法得到合理解释,危险就永远存在。吴瑞昌那天的紧张神色,更是让陈默确信,这家商行与组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他不能坐等特高课下次动手。必须主动出击,彻底化解这个危机,而且要通过这次危机,进一步赢得佐藤的信任。

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他脑中成形。这个计划风险极高,但一旦成功,一箭双雕。

他首先需要确认瑞昌祥的“性质”,并与之取得联系。他不能直接上门,那样太危险。他选择了一个更迂回的方式。他记得吴瑞昌在闲聊中提到过,他有个侄子在南市开了一家小理发店。陈默派人去悄悄打听,确认了理发店的位置和情况。

第二天,陈默借口去南市考察一个小商品市场,路过那家理发店时,“恰好”头发长了,便进去理发。理发师傅正是吴瑞昌的侄子,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话不多,手艺还算熟练。

理发过程中,陈默装作随意地闲聊:“老师傅,我前两天去瑞昌祥看布,听吴老板提起过你,说你手艺不错。”

侄子愣了一下,有些拘谨地笑了笑:“我舅舅就是爱夸我。”

陈默对着镜子,看似在整理头发,实则通过镜子的反射观察着侄子的表情,压低声音,快速而清晰地说了一句暗语:“老家来信,风雨太大,货船暂泊三号码头东侧避风。”

这是组织在极端紧急情况下,用于警示外围人员转移的备用暗语之一。陈默前世记忆中有零星印象,他赌的就是瑞昌祥的级别足够接触到这类信息。

话音一落,陈默明显感觉到身后的理发推子停顿了半秒,侄子拿着推子的手微微颤抖了一下。尽管他很快恢复常态,继续理发,但那一瞬间的反应,已经足够说明问题!

陈默不再多说,理完发,付了钱,若无其事地离开。他知道,消息已经送到。如果瑞昌祥是自己人,他们应该能听懂暗语,明白“风雨太大”意味着暴露风险,“货船暂泊避风”就是立即转移隐匿的指令。

接下来,就是等待和布局。他耐心等了两天。这两天里,他通过其他渠道确认,瑞昌祥果然以“盘点库存”、“老板回乡探亲”为由暂时歇业了,吴瑞昌和家人也离开了原来的住处。动作迅速而隐蔽,这更印证了陈默的判断。

时机成熟了。

陈默再次动笔,精心炮制了一份新的、更详细的“调查报告”。在这份报告里,他首先“诚恳”地承认自己上次调查不够深入,经过“进一步明察暗访”,发现了瑞昌祥更多的“疑点”,比如那几笔模糊资金最终流向了某个已被特高课记录在案的可疑账户(这个账户是陈默从委员会过往卷宗里找出的一个早已废弃的死账户),以及吴瑞昌与几个“有反日倾向”的旧相识有过接触(这些人是陈默从公开的抗议记录或小道消息里拼凑出来的)。

他将瑞昌祥的嫌疑等级大大提高,描绘成一个“隐藏较深、具有相当危险性”的目标。报告的前半部分,读起来简直像一份要求立即逮捕的行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