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佐藤的评估(1 / 2)

特高课课长办公室,烟雾缭绕。

佐藤一郎没有开灯,独自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窗外的霓虹灯将他的侧脸映得忽明忽暗。

他面前的烟灰缸里,已经堆满了烟头。

桌上摊开着几份卷宗。最上面的是张全福遇刺案,厚厚的笔录、现场照片、物证报告,像一座小山,却无法指向一个明确的答案。

旁边是安徽帮私运药品案的报告,同样漏洞百出,尤其是那批不翼而飞的部分药品,如同鬼魅般消失,查不到任何线索。

还有一份是刚刚送来的、让他怒火中烧的简报:城西吴淞口的一个秘密军火库遭到不明武装力量袭击,守卫士兵全部被杀,军火被洗劫一空。现场清理得很干净,几乎没有留下有价值的痕迹。

短短时间内,接连发生如此棘手的事件,而且件件都像是打在他佐藤一郎脸上的耳光!上级的压力已经越来越大,沪上各界也在暗中看他的笑话。

他的手指敲击着桌面,发出沉闷的响声。目光再次落在那份关于“烛影”的初步分析报告上。报告是根据张全福案留下的有限线索做的,结论模糊,倾向于认为是一个新出现的、隶属于重庆方面的秘密行动小组。

但佐藤现在对这个结论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他重新拿起张全福案的现场照片。书房门窗完好,死者一击毙命,墙上血字挑衅意味十足。杀手对张公馆内部结构、保镖巡逻规律了如指掌,行动时间拿捏得精准无比。这需要极其周密的前期侦察和强大的心理素质。

再看药品案。安徽帮刚拿到货,特高课就“恰好”收到线报,去得又快又准,像是被人当枪使了。而最后药品在严密看管下神秘消失一部分,这种手法,闻所未闻!如果是军统或者地下党做的,他们巴不得把全部药品运走,怎么会只拿走一部分,还做得如此诡异?这更像是一种炫技,或者说……挑衅。

最后是军火库案。行动干净利落,撤退迅速,显然是经过了专业训练的精干小队所为。但袭击者选择的目标偏偏是一个位置相对偏僻、守备不算最强的小型军火库,而不是更具战略价值的大型仓库。这不符合抵抗组织追求最大战果的一贯作风。倒像是……有人专门挑了一个“合适”的目标下手,既能造成打击,又不太过刺激皇军的神经,尺度拿捏得十分“巧妙”。

把这些事件串联起来,佐藤的背上渐渐冒出一股寒意。

这个隐藏在暗处的对手,行事风格太独特了。他(或者他们)不像地下党那样注重群众基础和长期渗透,也不像军统那样追求爆炸性的恐怖效应。这个对手更加精准,更加隐秘,更像一个高明的棋手,每一步都落在意想不到的地方,而且极其擅长利用各方矛盾,借力打力。

“烛影”……佐藤默念着这个代号。这不像军统常用的那种充满口号意味的代号,也不像地下党偏向朴实无华的代号。这个名字带着一种阴冷、诡秘的色彩,更像是一个独行侠的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