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完美计划(2 / 2)

第三步:处决与“蒸发”。

处决方式要干脆利落,同时要制造神秘感。他会用匕首解决张全福,但不会留下尸体。这就是随身空间最关键的作用——将尸体整个收入空间。这样一来,现场只会留下挣扎的痕迹和一些血迹,但一个大活人却凭空消失。这比留下尸体更能引发恐慌和猜测。

他会故意在现场留下一个明显的标记——用张全福的血,在墙上写下“烛影”二字。这是宣言,也是挑衅。

第四步:清理与撤离。

仔细清理自己可能留下的所有痕迹:指纹、脚印、毛发等。将录音带和从张全福身上取下的具有标识性的物品(比如那枚翡翠戒指或金表)带走。然后,原路从防火梯返回,消失在夜色中。

第五步:制造不在场证明。

行动当晚,他会提前在某个公开场合露面,比如百乐门舞厅,让很多人看到他。然后在行动时间前借口离开,比如去洗手间或到外面透气,利用这个时间窗口完成行动。行动结束后,再迅速返回舞厅,继续饮酒作乐,制造完美的不在场证明。

整个计划环环相扣,充分利用了他的身手、空间能力和对敌人心理的把握。风险在于:攀爬过程中的意外、舞女未被及时麻醉发出尖叫、公寓内有未预料到的防御措施、撤离时被楼下保镖偶然发现……

陈默坐在书桌前,在一张纸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行动步骤、备用方案和风险点。他反复推敲每一个细节,像下棋一样预判各种可能。

这个计划很大胆,甚至有些疯狂。但如果成功,“烛影”之名将一夜之间响彻沪上,成为汉奸的噩梦,也将极大鼓舞抗日力量的士气。

他放下笔,深吸一口气。计划的框架已经完善,接下来需要的是更精确的情报和物资准备。他需要去搞到效果可靠的麻醉剂、微型录音机,还要再去实地仔细勘察一次公寓楼的后巷和防火梯。

行动,就定在三天后的晚上。

窗外,天色渐暗。陈默的眼中闪烁着冷静而锐利的光芒。猎杀汉奸张全福的网,已经悄然张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