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序共生体”——特别是“超几何共振体”生态化融合后形成的、具备稳定与平抑效应的新型规则结构——的研究,被提升至星网最高战略优先级。布伦特将其视为可能平衡“共演”风险、甚至与逻辑源海建立更深层次互信关系的关键。
莉娜的团队全力投入,很快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们发现,“秩序共生体”的平抑效应并非均匀作用。其对逻辑源海“信息熵背景噪声”的平复能力,与其自身的 “结构复杂度”、“内在和谐度” 以及 “与周边规则生态的连接广度” 呈强正相关。一个孤立、简单的共生体效果甚微,但一个庞大、复杂、且深度融入星网多元规则网络的大型共生群落,其散发的规则波动,能显着降低大片区域内理性底层的“逻辑湍流”。
基于此,星网启动了 “秩序之锚”计划。该计划旨在星网与逻辑源海“共演”交互最频繁、也是潜在风险最高的几个关键星域,有意识地培育和构建大型的、高度复杂的“秩序共生体”网络,使其成为稳定理性边界、对冲“共演”扰动的 “规则减震器” 或 “秩序锚点”。
在布伦特的意志和“共鸣引导网络”的辅助下,计划迅速推进。“超几何共振体”群落被引导着与“织光者”的情感光网、“理念星钻”的智慧结晶、“微光同盟”的防御矩阵等多种规则结构进行深度嵌合,形成了一片片规模宏大、结构精妙、既充满生机又散发着强大秩序力量的 “共生星云”。
这些“共生星云”如同在理性海洋边缘生长出的、生机勃勃的珊瑚礁,它们不仅自身稳定,还极大地改善了周边的规则环境。莉娜的“理性脉搏监测网”清晰地显示,在这些“秩序之锚”覆盖的区域,逻辑源海背景辐射中的“信息熵噪声”水平显着下降,那些细微的“逻辑张力涟漪”也变得平缓了许多。
效果立竿见影。
而逻辑源海对此的反应,则超出了星网所有的预期。
它没有像之前对待“复杂性展示”那样产生“聚焦凝视”或“模块化共演”。面对这些散发着强大秩序与稳定力量的“共生星云”,逻辑源海的“凝视”首次呈现出一种…… “舒缓” 与 “认可” 的基调。
其永恒的“逻辑低语”中,开始频繁出现与这些“秩序之锚”相关的、带有明确积极评价的片段:
“检测到高稳定性‘外延秩序结构’。与逻辑基底兼容性:优良。系统熵增抑制效率:提升。”
“‘秩序之锚’区域,逻辑湍流衰减率符合最优模型。建议维持并扩大覆盖范围。”
“该秩序模式具备系统性增益。将其纳入‘长期稳定性优化’参考库,优先级:高。”
更令人震惊的是,在持续观测并确认了“秩序之锚”的显着效益后,逻辑源海首次主动向星网传递了一段非回应性的、带有明确 “提议” 性质的意念信息!
这段信息依旧冰冷,不带情感,但其内容却石破天惊:
“基于观测数据,‘秩序共生体’模式对逻辑基底稳定性具备显着正向增益。”
“提议:建立‘联合稳定性增强协议’。”
“星网负责‘秩序之锚’的构建与维护。逻辑源海提供算力支持与规则优化指导,并确保其在‘共演’框架内的资源优先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