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逼疯塔海(1 / 2)

半月之后,赵砚再次到达云顶山。

塔海已经在对面的江岸扎营了,要对云顶山采取强攻了。

沱江水延绵不绝,他们想要攻击过来,只有行船舰过江这一条出路。

且过江之后,还得要上到山顶才行。

也就是说,云顶山上的长宁军,要抵抗住本次元兵的进攻,有两层防护要做。

一是在自身的沱江岸口这边,增加兵力,和埋藏火器,抵御蒙古的船只过来。

二是在山脚加强防护,因为自身哪怕再占天险的地理优势,总归蒙古兵众多。

塔海此次扎营之前,更是对外大肆张扬,号称自己有十万兵之众,并且攻下云顶山后,就要从山后绕入四川的蜀地城中,对不降的川人,进行二次屠杀。

而云顶山的长宁军,仅有一万人。

一万对十万,除了智取,没有别的办法。

赵砚到后,先去检查了自身岸口这边埋藏的火器,再命人用各种坚毅的大石头,把原本的城墙多砌出几丈高,完全形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草原蒙古从来不善水战,所以距离斩杀了使者这么久,塔海才是终于憋不住气了,不惜以人海战术过江,也要把云顶山攻下。

滔滔沱江上,一艘艘蒙古战舰气势如雷。

自身兵力数量较少的长宁军,没有正面迎敌,待蒙古士兵都停船上岸之时,才引爆火器。

烟焰涨天,江哭鬼嚎。

一艘艘蒙古的船只沦陷沱江,一具具的元兵尸体裂亡,疼痛喊叫,铺天盖地。

塔海派出使者之前,有过豪言壮语,说只要长宁军不降,就要用宋人的血,染红滔滔沱江。

而这时候,他看着翻红的沱江水,染着的都是他的蒙古兵,愤怒得浑身发抖,举剑呐吼道:“誓死渡江!”

渡江虽困难,但架不住他人多啊,第一批渡江士兵阵亡,他旋即发出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等等等等。

长宁军面对着一批接一批的蒙古兵跨江而来,拼死抵抗几日之后,自身埋藏在岸口的火器用完,本身兵力就不够,只得慢慢退防,向山上而去。

就这样,连续几日,塔海以人多势众的优势,用人海战术,在沱江水面铺成了一道尸体路,率着大军过了江,驻扎到了云顶山的山脚下。

山中,赵砚一面检查多砌出了几丈高的城墙,一面听着林伯闻说:“过江了,敌军伤亡严重,但架势是不肯罢休的。”

赵砚道:“山脚的兵力全部退到山中来,不正面迎战,跟他们耗着。”

“耗到塔海亲自来攻?”

“对,他踩着自己人的尸体而过,早晚会来。如果他嫌渡江的尸体不够多,那就在这城门之下,再给他铺几路。”

林伯闻拳头一握:“好。”

赵砚转身走开:“其余人等,无事就在山中开荒种地,自给自足。”

林伯闻非常解气:“好,玩儿死他!”

元兵已经在山脚扎营了,假不时日就要进军上山,他们不缺兵器,唯一缺的是人力。

元兵众多,但人多就要吃饭,对方粮草供给不上,就会出现大问题。

而长宁军自己,占着自己的一方土地,背后就是蜀地不说,在云顶山上,还可借着天然优势,当场解决温饱。

——

数日之后,塔海准备大举进攻云顶山。

他仰头而望,发现城门根本就是建立在悬崖峭壁之上,落差非常的大,一切攻城机械都成了摆设。

不过这些,对于此时怒气冲冲气势汹汹的塔海来说,根本不是问题,认为就是他要收拾川人的垫脚石,拿下只是时间问题。

“我蒙古大军,至今已横扫了几十上百个国家,所见城池一触即溃,所以这些飘零的川人,根本不用放在眼里。

这城门虽然险要,攻城车投石车是用不了,但架云梯不就行了吗?

都给我听好了,那些个川人,都是犟骨头,根本不用手下留情,全部给我见一个杀一个!”

塔海这样的军心一鼓,整齐列队的蒙古兵,立马从踩着自己人尸体过江后的失落,变成士气高涨,一并簇拥逼近了城门之下。

塔海运用的还是人海战术,明知伤亡会很大,但架不住他人多啊。

于是很快,元兵展开行动。

然而行动才刚刚开始,通信兵就跑回军帐道:“不行啊将军,他们的城门依山而建,架云梯的地方都没有啊。”

塔海眉头皱住了。

他征战多年,算是见惯了各种大场面,可是这云顶山的城门,连个架云梯的地方都没有吗?那里面的长宁军,是怎么生存的?野人吗?

刚好这时,依山而建的城门之上,一声镇魂似的号角吹下,有个嘲笑的声音对着他们道:

“哎哟哦,云梯架不起咯,爬是显然不行的咯,要不,你们飞吧?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