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双重争夺的智斗(1 / 2)

门一开,陈砚的手还没收回来,祠堂里的空气就变了。

不是冷了,也不是有怪味,而是一种说不出的压抑感,好像时间被谁掐住了脖子,卡在某个不该存在的瞬间。他指尖还留着木门粗糙的触感——那层斑驳的老漆早就掉了,露出深褐色的年轮纹路,像干涸的血迹爬满掌心的记忆。可就在他收回手的刹那,身后的门“咔”地一声,竟然自己关上了。没有风,也没有人影,就像有人从里面轻轻推了一把。

这扇门,三十年没自动合拢过。

供桌上,静静躺着两样东西:一块黄铜怀表,表面蒙尘,玻璃裂了一道细纹;另一张泛黄古图卷边微翘,上面写着三个篆体小字——璇玑图。它们本该是死物,可在门关上的那一瞬,竟同时轻轻震了一下。

不是风吹,也不是地震,就是那么一下,轻得像心跳漏了一拍,却偏偏同步发生,仿佛某种信号被唤醒了。陈砚没去碰它们,反而退后半步,三指贴地,掌心传来一阵断断续续的震动,来自远处水车的方向。那波动很弱,像快断气的人的心跳,但一直没停。

他知道是谁在撑着。

赵铁柱还活着。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心口那根紧绷的弦稍稍松了些。可紧接着,一股更深的寒意顺着脊背爬上来——屏障没破,说明阵眼还在,可这股压着它的力量是从哪来的?不像外力强攻,倒像是从地底深处慢慢渗出来的阴流,带着腐朽和扭曲的气息,正一点点侵蚀这片土地的根基。

他闭上眼,顺着那股脉动感受。那感觉像心电图,快断了,可还没断。每一次微弱的跳动都像是在挣扎,在呼救。他知道,那是赵铁柱用命维系的结界屏障,靠着祖传的“守脉诀”,把自己的气血和地脉连在一起,强行镇压异变。他已经坚持多久了?三天?五天?还是更久?

睁开眼时,目光落在供桌底下的阴影里。

那里,一缕蓝灰色的细丝正缓缓蠕动,像活了一样,缠在桌腿上,一点点往地里钻。那不是藤蔓,也不是根须,而是某种介于生物与矿物之间的存在,表面泛着金属般的光泽,却又柔软如蛇。它是陆子渊的菌丝——一种能寄生地脉、篡改气运的诡异生命体。

它藏在暗处,像根钉子,想把整个地脉节点拖进扭曲的空间。它不是冲他来的,是冲璇玑图来的。它要吞噬图里的秘密,改写这片土地的记忆。

陈砚呼吸一沉。

他没多想,右手伸进怀里,紧紧攥住那块青铜残片。边缘很锋利,割得手心生疼,但他没松。这是父亲临死前塞给他的遗物,上面刻着半幅失传已久的节气轮盘,纹路残缺,却和他血脉相连。每当靠近真正的地脉节点,它就会发烫,像是感应到了什么古老的召唤。

此刻,它正在发烫。

不只是热,而是滚烫,几乎要灼伤皮肉。他知道,真图就在附近,而且已经被激活了。

转身就走。

脚刚踏出祠堂门槛,身后“砰”地一声,门猛地关上,一道蓝灰色的丝线从门缝里窜出,缠上他的脚踝。那丝线冰凉滑腻,带着腐土味,瞬间收紧,力道大得惊人,几乎将他整个人往后拽。

他用力一挣,布料撕裂,菌丝断开的刹那,整片地面轻轻一颤。

不是地震,是地脉在抽搐,像大地也在疼。

水车那边传来一声低鸣,像是机械齿轮卡住的声音,又像有人在极远处呜咽。那声音穿透夜色,直抵耳膜深处,令人毛骨悚然。

他知道,时间不多了。

跑了一半,他停下,从左口袋掏出怀表。那是父亲留下的老物件,黄铜壳,玻璃有点模糊,指针永远停在凌晨三点十七分——那是父亲咽气的时间。他曾无数次试图拨动指针,可无论怎么用力,它始终不动如山。

可现在,表盖还没打开,他却能感觉到里面的指针在疯狂乱转,像是被什么干扰了,快要撞碎表盘。

他不敢开。

他知道这表不只是看时间的,它是“钥匙”,能唤醒地脉的共鸣,甚至可以短暂开启“地听”之术——听见大地的记忆。但这把钥匙太过危险,一旦使用不当,不仅会暴露位置,还可能引来不该出现的东西。

他曾听爷爷说过:“时辰错一秒,魂飞魄散。”

他猛地把表扔向水车底座。

“铛——”

一声脆响,在夜里传得很远。怀表撞上铜壳的瞬间,一圈看不见的波纹荡了出去。空气仿佛凝固了半秒,风停了,树叶不动了,连蛙鸣都戛然而止。

那一瞬,他看见供桌下伸出的菌丝僵在半空,动不了了。

就是现在!

他拔腿冲向祖坟。

菌丝反应极快,只被挡了一瞬,立刻从地底翻涌而出,像一张网封住田埂。泥土翻起,根系断裂,蓝灰色的丝线交织成幕,带着腥臭扑面而来。这不是普通的根,是被异化过的“活体网络”,每一条都在传递信息,执行命令,宛如一个巨大的神经中枢,操控着整片土地的异变。

他没减速。

左手把残卷按在泥土上,闭眼一瞬——地脉的记忆还在,虽然模糊,但他记得三年前那场暴雨后,土层最松的地方。那晚雷劈了老槐树,地下水涌出,形成短暂的暗流。如今被埋了,但在他掌心的感应中,还有一丝温热的痕迹。

右脚一蹬,踹向供桌支脚。

木桌倒下,砸在菌丝网上,“嗤”地一声,像烧红的铁遇水。那些丝线遇木就冒烟,迅速退散。网裂开一道口子,他侧身冲了出去。

脚下越来越软,每一步都像踩在泥里,鞋底粘着黑泥,“吧唧吧唧”响。汗水滑进眼里,刺得生疼,他顾不上擦,眼睛死死盯着前方——祖坟的石碑就在那儿,青石斑驳,字迹快磨平了,只剩“陈氏先祖之墓”几个字还能看清。

裂缝比之前宽了一倍,边缘泛着暗青色的光。

那是地气外泄的征兆。

他甩下肩上的旧工装裤,迅速把璇玑图包进去。布一裹上,图就不抖了。这张图不能暴露太久,否则会引来不该看的东西。爷爷说过,璇玑图是大地的眼睛,谁想窥全貌,就会被反噬。它记录的是这片土地最原始的脉络,也是所有隐秘传承的核心密码。

他冲到碑前,单膝跪地,一手撑碑,另一手把布包狠狠塞进裂缝。

“轰——”

地底传来一声长鸣,像某种巨兽苏醒。不是雷,不是炸,是更深的震动,从脚底冲上头顶。坟地晃了一下,石碑裂得更大,泥土碎石哗啦落下。

那声音,像龙在吼。

紧接着,祠堂方向“啪”地炸响。他回头,看见那条菌丝被震成碎片,灰蓝的丝线在空中崩解,化作尘埃飘散。是屏障重启的反冲力,把入侵者赶出去了。

他喘着气,刚想站起来,眼角忽然瞥见裂缝深处有光。

不是蓝灰,是淡青。

一道人影从光中升起,踩着碎石,稳稳落在碑前。她穿着洗得发白的棉布衣,长发扎在脑后,手里拿着一张图——比他刚才塞进去的大了一倍,纹路完整,边缘刻着细密的节气符号。

是周映荷。

可他几乎认不出她了。

三年前她离开村子时,还是个胆小、说话轻声细语的姑娘。总爱躲在屋檐下看书,下雨天也不愿出门,怕湿了鞋。村里人都说她文弱,不适合当“观星人”。可她偏偏继承了母亲的职业,成了这一代唯一能读懂“天象图”的人。

现在她站得笔直,眼神清亮,却透着一股疏离。最让他心头一紧的是,她手里的图,正微微发烫,和他胸口的残卷产生了共鸣——那种震颤,像血脉相连的拼图终于靠近。

他下意识后退三步,伸手想从裂缝里抢回那张图。

晚了。

里面空空如也,连布角都没了。仿佛从没存在过,又像被大地吞了。

他盯着她:“你给我的那张……是假的?”

周映荷没回答,低头看了看手中的真图,又抬头看他:“你用的那张,是陆家三十年前仿的。纹路差了七度,节气偏了两个时辰。它能引动地脉,但引的是死脉。”

死脉——地气枯竭,循环断裂。一旦激活,不仅叫不醒沉睡的东西,还会让整片土地变成“噬魂之地”。百里之内,草木凋零,牲畜暴毙,人则梦魇不断,直至精神崩溃。

陈砚喉咙发紧:“你怎么会有真的?”

“我母亲留下的。”她声音很轻,却像锤子砸在石头上,“她说,真正的璇玑图,从不交给守脉人,只交给能看穿谎言的人。”

他盯着她的眼睛,忽然发现她瞳孔深处,有一丝极细的蓝光在流动。不是菌丝,也不像人该有的。那光微弱,却有规律,像某种古老的程序在她体内运行。

他没再靠近。

“你不是一个人来的。”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