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哈城腾飞(2 / 2)

银行高层听罢,放下心来。

对于唐治的信誉,他们信得过。

接着,唐治召开工商大会,数千人参加会议。

他宣布保护合法经营,提倡创建工厂,鼓励科技创新……

如果有项目但缺少资金,可以到“铁狮银行”贷款,民生优先,

科技创新优先。

他当场拿出现金,表示要大肆购买以下商品:

建筑材料:水泥、钢筋、碎石、沙子等,这些东西全部运回凤凰山,太需要了,没有有钢筋水泥,无法修筑要塞。

粮食:大米、面粉、面条、土豆粉、红薯粉、大豆、玉米等。

还有布匹、袜子、帽子、鞋子、药物等其他大量商品。

他鼓励在当地建厂,招聘本地人做工……

有钱好办事。

当即就有商人表示要到凤凰山建造水泥厂。

又有商人要到凤凰山建设钢铁厂。

有商人要到凤凰山开采煤矿.

有商人要在哈城建行织布厂、面条厂、面粉厂……

唐治仔细地听着,不时点头微笑。

很快,就有数十人认领建厂,有的人要贷款,有的人自筹资金,也有些人合股建厂。

但是,唐治发现没有人说要成立“制衣厂”,这无法解决军服问题,现在是夏天,衣服单薄没问题,入秋、入冬,军队没有厚衣服与棉衣,就是致命问题。

得知鬼子增派二十万人来东北,他就决定将“铁狮特攻师”扩建到五万人,成立“铁狮特攻军”。

现在军服不统一,不利于招兵买马。

这个年代只有裁缝铺,没有制衣厂。

军队倒是有“被服厂”,“亮剑”中的李云龙曾担任被服厂的厂长。

被服厂专门生产军用被褥、服装、鞋帽等后勤物资,属于军事工业体系的一部分,其发展历程对华夏服装产业产生深远影响。

唐治决定成立“制衣厂”,也成立“被服厂”,一是民用,二是军用,相辅相成。

制衣厂从民间招收员工,由民间商家负责。

被服厂从军人家属中招收,进行军事化管理,薪水高。

两种服装厂互为补充,互相帮助,将极大促进哈城商业发展,这两种服装厂,至少招收数万人手,哈城将没有失业人员,只要他们不偷懒,就能养家糊口。

唐治想清楚之后,高声道:

“诸位,你们刚才说的项目,我全部认可,全力支持。

会后,‘铁狮银行’三位行长将与合作伙伴商谈,你们可以贷款,也可以与银行合资。

另外,有没有人想成立‘制衣厂’?

我先解释何为‘制衣厂’。”

他花了十几分钟,介绍后世的制衣厂,重点介绍“流水线”概念,同时为商人划饼,说“成衣将称霸全世界”。

商人们听得如醉如痴,大为叹服。

讲完,有数十位商人表示要成立制衣厂。

唐治当即做出决定,“铁狮银行”参股,其他商人入股,共同成立“铁狮制衣股份公司”。

后来,“铁狮制衣股份公司”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制衣厂,全世界都有分厂,赚钱无数!

唐治规划好哈城的蓝图之后,又在凤凰山监督三天,做好一连贯的指示。

然后,他驾驶着飞机,直奔金陵。

校长告诉他,鬼子忍不住了,在金陵使用毒气弹,我军伤亡惨重,但鬼子就是不承认。

唐治一听,顿时冷笑,带着五千颗“茶一号”,直奔金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