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治目送李大同等兄弟离开,内心满满是感动。
一百人的队员,牺牲九十人,仍然悍不畏死,与鬼子拼到底。这是何等的气概,何等的英勇。
有这样的抗战前辈,岂能不胜?
剩下的这十位前辈,必须保护好。
他给校长发了一封明码电报,感谢他派来的狙击队伍,称赞狙击队取得巨大战果,歼灭鬼子一千多人,击毁七辆坦克、十余辆装甲车,摧毁几十辆军车。
同时,他提到李大同击落鬼子两架战斗机,炸死炸伤两百多砂鬼子,建议宣传李上尉的彪悍战绩,鼓舞军民士气。
很快,校长发来电报,表示狙击队是国家功臣,活下来的队员每人晋升两级,成仁的队员发十倍抚恤金。
另,李大同晋升中校,树立为击落鬼子飞机的传奇英雄。
同时,校长告诉唐治,沈平安带资料与毒气弹到达武汉,他已经召开国际记者大会,取得巨大成功,鬼子研制生化武器的事情传遍全世界,受到国际社会的抨击!
唐治摇摇头。
他知道西方表面功夫做得很足,强烈抨击倭寇,实际没有太大作用,西方不会因此停止与倭国生意往来,不会停止出售武器弹药及原材料,欧美人只有利益,没有文明。
为了利益,他们会出卖文明!
这场国际记者大会,对华夏也大有好处,意义非常重大。
它让华夏军民彻底醒悟,清醒认识倭寇侵略华夏的最终目标是灭国灭种,投降只有死路一条,要么变成奴隶,要么成为尸体,成为“马路大”,最后,华夏民族将彻底消亡。
倭国侵略华夏,要的不是人,是土地,他们最终目的是将华夏人全部消灭。
明白这种道理之后,华夏军民的卫国决心将空前高涨,团结一致,想尽一切办法,与鬼子死磕到底。
不抗战,不卫国,全家全族都得死。
当然要拼命。
在这种基础上,唐治有信心将倭寇杀得魂飞魄散,将他们杀回倭岛,什么北方四岛、钓鱼岛、冲绳、塞班、硫磺等岛全部夺取,还有沙俄占领的华夏领土,都争夺回来……
另外,欧美对倭寇在舆论上抨击,虽然是表面功夫,但对华夏也有好处,至少国际道义在华夏这一边,对争取国际支援有好处。
虽然这些“支援”有代价,多数是贷款,但有比没有好,欠钱总比死人好。
唐治骑上边三轮,往下一个伏击地点飞奔而去。
他刚离开,三架侦察机、五架战斗机疯狂飞来。
它们去追杀其他狙击队,浪费了不少时间,狙击队早就做好撤退准备,利用地形地势、山沟山洞躲避,不是那么好追杀的,就算被追上,他们也与鬼子干到底,同归于尽。
等它们接到命令,再飞到这里时,晚了。
看着地面上燃烧的飞机残骸,鬼子飞行员心惊胆战,不明白发生什么事情。
这么多飞机被干掉,证明对方有防空武器。
可是,这种荒郊野岭,怎么可能有防空武器,这不是荒唐,这是荒谬!
没有防空武器,怎么可能击毁这么多飞机,这不是荒谬,这是天方夜谭。
侦察机、战斗机在天空久久盘旋着、搜索着,一无发现,只得飞到公路那边,继续护航,保护五万关东军南下。
但是,飞行员的心态变了,内心恐惧,疑神疑鬼,一发现风吹草动就会扫射,这导致一个后果,子弹消耗速度大为增加,只要没有子弹,就必须返航,浪费大量时间。
唐治在小黑山的山脚停下来。
这里,距离新哈公路3500米。
在山脚是看不到公路的,但是,唐治使用的是九六式迫击炮,不需要看到公路,只要坐标准确,炮弹就能够以抛物线砸到公路,将公路的鬼子炸翻。
为什么在山脚,不在山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