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霞峰的望霞殿前,三日的光阴在忙碌中悄然滑过。各大门派的修士陆续抵达,青灰色的石阶上铺满了各色道袍的影子,寒水阁的蓝、百草谷的绿、青云门新换的月白,在晨光中交织成一幅流动的画卷。
林澈站在丹房的露台上,望着广场上集结的人群。水伶月正和她的师弟们调试冰箭,冰魄玉悬在箭簇上,折射出细碎的光,那些曾经狰狞的裂纹,如今已被灵泉露滋养得只剩淡浅的痕迹,像玉上天然的纹路。
“寒水阁的‘破冰弩’都调试好了。”她转身朝林澈挥手,风掀起她的衣袂,露出腰间挂着的香囊——里面装着沉渊泽的忘忧花干,是叶凝霜特意为她缝制的,“李长老说冰原的寒气能冻住灵力,让我们多备些暖玉。”
林澈低头看了看自己的储物袋,里面除了渊麟剑和母亲的玉戒,还躺着小远塞来的符纸。那孩子昨夜特意熬了通宵,画了满满一叠“暖阳符”,说能在冰原上燃出火光,虽然符纹歪歪扭扭,却透着一股执拗的暖意。
“百草谷的药队到了。”叶凝霜的声音从台阶下传来,她穿着一身便于行动的短打,药箱上的铜锁擦得锃亮,“苏师姐带了‘回阳散’和‘抗寒丹’,足够支撑到冰窟边缘了。”她身后跟着十几个背着药篓的弟子,篓里的灵草还带着晨露的湿气。
李长老拄着拐杖从殿内走出,杖头的灵光比往日更盛。他将一卷地图摊在石桌上,手指点向极北的冰原:“忘川冰原比记载中更大,我们得分三路走——寒水阁的弟子熟悉冰系法术,走北路探冰况;百草谷沿西路采药,顺便标记安全路线;我带青云门和落霞峰的人走中路,直抵冰窟,林澈你……”
“我跟中路。”林澈接过话,指尖落在地图上冰窟的位置,那里标注着一行小字:“灵族祭坛旧址”,“母亲的玉戒或许能感应到祭坛的气息,中路最可能需要它。”
水伶月立刻道:“我也跟中路。寒水阁的师弟们能应付北路,我跟着你更稳妥。”她晃了晃手腕,冰魄玉与林澈腕间的光链轻轻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
叶凝霜笑着点头:“那我带药队走西路,沿途若发现异常,就用‘传讯蝶’联系你们。”她从药箱里拿出个玉盒,里面装着三只银蓝色的蝴蝶,翅膀上泛着灵力的光泽,“这是用灵泉露养的,能穿透冰原的寒气。”
广场上的钟声突然响起,浑厚的声响惊飞了殿前的白鸽。各门派的长老聚到石桌前,李长老将地图分发给众人,声音在风里格外清晰:“记住,我们的目标是守住冰窟封印,不是与魔影殿硬拼。若遇不可敌的情况,立刻发信号撤退,切不可逞能。”
出发的号角吹响时,林澈回头望了一眼落霞峰。丹房的露台上,小远正挥着手臂朝他们大喊,晨风吹起他的衣袍,像只展翅的雏鹰。望霞殿的匾额在阳光下闪着金光,那些曾经的裂痕已被新的漆料填满,却仍能看出岁月的沉淀——就像他们将要面对的路,纵然布满伤痕,也总有新生的力量在悄然生长。
北上的路越走越冷,空气里的湿气渐渐凝成霜花,沾在眉梢和发间。寒水阁的弟子在前方开路,冰魄玉的蓝光扫过之处,路面的薄冰化作清水,露出坚实的土地。林澈走在队伍中间,腕间的光链偶尔会微微发烫,那是地脉的气息在与他呼应,像是在指引方向。
行至第七日,他们进入了忘川冰原的边缘。放眼望去,天地间一片苍茫,白色的冰原与灰色的天空连在一起,分不清哪里是尽头。寒风卷着冰屑呼啸而过,打在脸上像细小的刀子,连灵力都运转得滞涩起来。
“前面有个冰洞!”走在最前的寒水阁弟子突然喊道,“里面似乎有火光!”
众人走近才发现,那是个天然形成的冰窟,洞口挂着冰晶凝成的帘子,里面隐约透出昏黄的光。林澈挥剑劈开冰帘,一股混杂着烟火气的暖流涌了出来——洞内竟坐着个披兽皮的老者,正围着一堆篝火烤着什么,火上的铁架串着几块黑色的肉,散发着奇异的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