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灵州后,吴用与李靖马不停蹄,率领大军向夏州进发。夏州乃西夏东部重镇,守将是西夏名将嵬名令公,他率领三万大军,在城外布下严密的防线,企图阻挡华夏军的进攻。
“嵬名令公擅长防守,夏州城墙坚固,不可硬攻。” 吴用手持地图,对李靖分析道,“夏州城外有一条黄河支流,可派明教水军顺流而下,从侧面偷袭夏州;同时,正面用红衣大炮轰击城墙,吸引西夏军注意力,两面夹击,定能攻克夏州。”
李靖深表赞同:“吴先生妙计!末将即刻安排!” 他命明教水军统领率领五千水军,乘坐战船顺流而下,绕到夏州侧面;同时,将十门红衣大炮部署在夏州正面,准备轰击城墙。
次日清晨,战斗打响。正面阵地上,红衣大炮轰鸣,炮弹如雨点般落在夏州城墙上;城楼上的西夏军也不甘示弱,投石机与弓箭不断向华夏军阵地发起攻击。双方激战正酣时,明教水军突然从夏州侧面发起进攻,战船撞开夏州的水门,水军士兵们手持长刀,冲入城中。
嵬名令公见状,大惊失色,连忙调兵前往侧面抵挡。吴用抓住机会,下令正面大军发起总攻:“玄甲军、丐帮弟子,冲锋!” 华夏军士兵们如潮水般冲向夏州城门,与西夏军展开全面厮杀。
李靖与嵬名令公在战场上相遇,两人展开激烈对决。李靖的剑法沉稳凌厉,嵬名令公的刀法悍勇凶猛,两人你来我往,战至数十回合难分胜负。最终,李靖抓住嵬名令公一个破绽,长剑刺入其左肩,嵬名令公惨叫一声,被李靖生擒。
夏州城内的西夏军见主将被擒,军心大乱,纷纷放下武器投降。至此,灵州、夏州两城全部被华夏军攻克,通往西域的道路彻底打通。
吴用与李靖率领大军在夏州城外休整,等待晁盖与张无忌的队伍。三日后,远处传来阵阵马蹄声 —— 晁盖率领的三万大军与张无忌、常遇春率领的明教精锐、常家军骑兵顺利汇合。
“陛下!” 张无忌、吴用、李靖等人快步上前,躬身行礼。
晁盖翻身下马,扶起众人:“诸位辛苦!灵州、夏州两城攻克,你们功不可没!” 他看向张无忌,“西域战况如何?波斯明教的圣火使可有异动?”
张无忌神色凝重:“陛下,波斯明教已派遣十位圣火使抵达西夏,与西夏国主李乾顺汇合,此刻正在西夏都城兴庆府布防。他们的火焰功法诡异难测,我军已有不少将士伤亡。”
“哼!” 晁盖冷哼一声,“不过是些旁门左道,待朕亲自会会他们!” 他转身对众人下令,“全军休整一日,明日兵发兴庆府,攻克西夏都城,生擒李乾顺,迎战波斯明教!”
“遵陛下令!” 众人齐声领命,声音响彻云霄。
次日清晨,华夏大军兵分三路,朝着西夏都城兴庆府进发。东路军由张无忌、常遇春率领,以明教精锐与常家军骑兵为主,负责快速推进;中路军由晁盖亲自率领,李沉舟、西门吹雪、叶孤城随行,作为主力部队;西路军由吴用、李靖率领,以大唐玄甲军与戚家军为主,负责侧翼防御。
三路大军浩浩荡荡,旌旗蔽日,马蹄声如雷,很快便抵达兴庆府外。兴庆府城墙高达五丈,城楼上布满西夏士兵与波斯明教的圣火使,圣火使们身着红色长袍,手中握着燃烧的圣火令,周身散发着诡异的火焰气息。
晁盖立于阵前,手持倚天剑,高声喊道:“李乾顺!波斯明教勾结外敌,妄图侵犯华夏,你若识相,速速打开城门投降,朕可饶你西夏百姓一命!否则,待城破之日,定将你西夏皇室与圣火使斩尽杀绝!”
城楼上的西夏国主李乾顺脸色苍白,身旁的圣火使首领 —— 金轮法王(注:此处为波斯明教高阶圣火使,非神雕角色,同名设定)却冷笑一声:“晁盖!休要猖狂!我波斯明教圣火令武功天下无敌,今日定要让你华夏军葬身于此!” 他举起圣火令,城楼上的圣火使们同时举起圣火令,诡异的火焰在城楼上蔓延,形成一道火墙。
晁盖眼中闪过一丝冷意,对身旁的李沉舟、西门吹雪、叶孤城说道:“三位将军,该你们出手了!” 三人点头,身形一闪,如三道闪电般冲向兴庆府城墙。一场关乎华夏安危的决战,即将在兴庆府外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