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要出钱,个个都闭上了嘴巴,讪讪离开。
张支书从兜里掏出一张纸,递给望朝:“批下来了,公社盖了章,这下能放心干了!”
望朝接过来一看,红灿灿的公章盖在申请书末尾,心里瞬间踏实了。
“走吧,择日不如撞日,咱今天就开整。”大队长带着几个身材高大的汉子走过来,这都是他昨天精心挑选的干活勤快、手脚麻利的汉子,平时都是拿满工分的那种。
“队长叔,我和月月还要去县城玻璃厂,订点装腐乳的瓶子,豆腐坊的事儿只能拜托您了。”望朝从挎包里拿出连夜赶制的室内图,跟大队长等人大概讲了一下,“对着这张图,大差不差的。”
“行!”大队长看着图纸,心里对又发掘了望朝一个技能感到开心,转头叮嘱道:“你们俩去县城自个儿悠着点,别大剌剌空着手去。”
两人点点头,骑上大队长的自行车往县城赶。
玻璃厂的主任姓李,是个将近一百八十斤的胖子,办公室的门刚打开,比人先出来的就是一个圆滚滚的肚子。
这年代能把自己养得这么好的,实在少见。
跟人寒暄了一番,望朝才递上画好的玻璃瓶草图,“我们要这种一斤装的食品级玻璃瓶,暂时先要五百个,您给报个价。”
李主任扫了眼草图,又瞥了眼望朝和江步月两个小毛头,眼神里满是不屑,慢悠悠开口:“这种瓶子啊,三毛钱一个。”
“啥?”望朝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
江步月也皱起眉,他们早就打听好了,现在食品级一斤装玻璃瓶批发价最低是0.15元,最高也就0.25元,李主任这是把他们当冤大头宰啊!
望朝压下火气,耐着性子问:“李主任,您这价是不是太高了?我们打听的,最高也就两毛五。”
李主任往椅背上一靠,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慢悠悠说:“你们打听的是普通瓶子,这可是食品级的,质量好,成本高,三毛钱一个,少一分都不行。”
江步月在旁边听着,心里冷笑。
难怪这李主任能吃这么胖,原来是狮子大开口,专宰他们这种“不懂行情”的呢。
可别小看这一分一毛之差,按最低价来算,一个玻璃瓶就有0.15元的差价,十个就是1.5元。
一块五能买什么?
就玉米面,现在玉米的收购价是0.108元\/斤,1.5元能买12斤玉米面,够一家人吃4到5天。
要是买鸡蛋,还能买上15个,一斤鸡蛋才多少个?大7小8,这都快两斤了!
盐巴一斤0.15元,1.5能买上将近5斤盐巴,够农村普通人家用上一年的!
望朝和江步月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底看到了怒火,双双站起身,”看来我们这小作坊是入不了李主任的眼了,那就不浪费大家的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