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过了腊八这就是年”,到了腊月初八,过年的序幕也就正式拉开了。
江步月迷迷糊糊从被窝里抬起头,看着穿戴整齐的望朝,声音黏糊糊的:“煮腊八粥……要这么早吗?”
望朝看着她炸成鸡窝的头发,被可爱得不行,笑着扑到炕上,伸手揉了揉她的头:“没有高压锅,豆子熬得久才会软糯,你再睡会儿,等粥好了我叫你。”
他细心地给她掖了掖被角,才轻手轻脚出了屋。
灶房里,刘玉兰正蹲在盆边淘洗豆子,昨晚泡下的花生、芸豆、赤小豆,颗颗饱满。
等豆子下锅,望朝蹲到灶前,添了把干柴,火苗“噼啪”窜起来,映得他脸上暖融融的。
他时不时起身掀开锅盖查看水位,刘玉兰则在一旁把糙米混好,两人配合默契,没一会儿,灶房里就飘起了豆子的清香。
清晨九点,阳光透过窗棂洒进屋里,金晃晃的一片,晃得人睁不开眼。
江步月在暖烘烘的被窝里蛄蛹几下,鼻尖萦绕着浓郁的粥香,甜丝丝的。
都说形成一个习惯只要二十一天,她现在能够完美习惯赖床这件事了,整个人懒洋洋的,惬意得不行,冬天果然适合躲被窝睡觉。
可这粥实在太香了!
饿得她肚子咕咕叫。
江步月不再犹豫,意念一动,直接在被窝里闪身进了空间。
不到五分钟,穿衣、洗脸、刷牙,动作一气呵成,连头发都梳得整整齐齐。
刚走出房门,正在灶房门口擦灶台的刘玉兰就看见了她,立刻笑着招手:“月月快来!灶房里暖和,别冻着了!”
她拉着江步月进灶房,指着锅里咕嘟冒泡的腊八粥,满脸骄傲:“快来尝尝朝娃的手艺!在大队里可是独一份儿的!”
望朝盛好了一碗粥递过来,黏稠的粥里满满的都是料。
别人家做腊八粥都是家里有啥豆放啥豆,舍不得糖,水还加得多,也就是吃个意思。
望朝这一碗可就不一样了,大米糯米小米黑米玉米糁、红豆绿豆黄豆芸豆扁豆赤小豆,百合枸杞莲子花生杏仁红枣,主打一个‘五福俱全’,还加了不少红糖,这煮出来的腊八粥那叫一个香气飘飘,看着就让人胃口大开。
江步月吹了吹,小心翼翼尝了一口。
软糯香甜的口感瞬间在嘴里化开,各种豆子的清香混合着红糖的甜,还有红枣的微酸、杏仁的脆,层次丰富得让人回味无穷。
她边吃边点头,含糊地说:“好吃!太好吃了!”
手里的勺子根本停不下来,没一会儿就把一碗粥吃了个精光,连碗底都刮得干干净净。
刘玉兰看得乐呵,从橱柜里拿出一个干净的瓦罐,满满盛了一罐腊八粥,递给望朝:“给铁柱家送去,他家十个娃呢,日子过得紧,肯定又是一点黄豆花生豆凑活。”
望朝应了一声,接过瓦罐。
当年被猪拱下山,还是铁柱爹给他背回来,他娘一直记着恩呢,有富余的东西都会想着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