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山里那点破事 > 第200章 问道只为开山石,机缘却在草木深

第200章 问道只为开山石,机缘却在草木深(1 / 2)

第200章:问道只为开山石,机缘却在草木深

听到常掌柜称呼静娴为师妹,汪细卫心里咯噔一下。

暗自嘀咕:“静娴师妹?看她样子也就二十多岁,难道比静娴道长年纪还大?”

这念头也就在心里转转,是万万不敢说出口的。

他想起静娴道长,初见时觉得她宛若二十许人,清丽绝俗。

但靠近了,尤其是那双深邃沉静的眼眸,又让人觉得她仿佛经历了数十载岁月,底蕴深厚。

这些修道之人,真实年纪实在难以从外表判断,与普通人差异太大了。

他现在都搞不清静娴道长究竟芳龄几何,也不好意思问。

不过对方既然问起,他自然不敢怠慢。

与静娴道长那场惊世骇俗的“龙藩双修”是绝对不能提的,天晓得她们玄女门对这种秘事有什么特殊的门规和忌讳。

他斟酌着用词,将如何在玄云观结识静娴道长,以及后来自己遇到静娴道长出手相助,并留下这个电话号码的过程,大致说了一遍。

重点强调了静娴道长说过,若在机械设备方面遇到难题,可以打这个电话寻求帮助。

常掌柜安静地听着,纤长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温热的茶杯壁。

她其实早已接到过静娴师妹的电话,知道眼前这个高大青年是一位金丹修士。

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还是让她有些意外。

这汪细卫言语朴实,眼神清澈,甚至带着点乡下人的局促。

与修真界那些大多精明深沉、眼高于顶的修士相比,简直淳朴得像个不谙世事的小白兔。

她实在想不通,这样的人究竟是怎么修炼的,竟能在如此年纪就结成金丹?

而且师妹还在电话里特意强调这是个“穷得叮当响”的金丹。

想到此处,她清冷的唇角几不可察地微微牵动了一下,觉得这事儿颇有几分滑稽。

也正是因为汪细卫是修道之人,更是静娴师妹特意交待需要“慎重对待、尽力相助”的重要人物,才勾起了她极大的好奇心。

否则,她绝不会轻易将一个初次见面的陌生男子,带到这处店铺最核心、最机密的场所。

这间地下密室看似是闺房,实则是玄女门在省城的一处重要联络点和安全屋,平时绝不启用,只有门内长老或极其重要的客人到访,才会在此接待。

这番安排,堪称超规格的礼遇。

她估计,眼前这个“小白”金丹修士,根本意识不到这其中的分量。

“这么说,你也认识玄云尊长?”常掌柜看似随意地换了个话题,语气中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敬意。

“玄云尊长?”汪细卫一愣。

在他印象里,静娴道长提起玄云道长,总是带着点熟稔甚至戏谑地称呼“玄云老道”,怎么到了这位常掌柜嘴里,就变成了充满敬意的“尊长”?

看来玄云道长在修真界的地位,远比自己想象的要高啊!

他哪里知道修真界等级森严,玄云道长乃是金丹境中公认的顶尖存在,一身道法玄通,据说连一些初入元婴境的修士都奈何他不得。

而坐在他对面的常掌柜,本名常静婉,天资不俗,却因心障或机缘未至,常年困在筑基巅峰,迟迟无法凝结金丹,这才被门派委以重任,派来打理省城的产业,成为此地的实际话事人。

以一个筑基期修士的身份,面对一位金丹巅峰的大修士,尊称一声“尊长”,是最基本的规矩和敬畏。

“认识呢,”汪细卫老实回答,甚至还补充了一句,“我这点修炼的底子,就是玄云道长教的。”

他这话本是事实,说得也坦然。

但听在常静婉耳中,却不啻于平地惊雷!

玄云道长没有亲传弟子,这在修真界几乎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不知多少天赋异禀的年轻人想拜入其门下而不可得。

如今,他竟然愿意亲自教导汪细卫修炼?

这岂不是意味着,玄云道长有收他为徒的打算?

若真如此,这汪细卫的背景和潜力,就远不是金丹修士那么简单了!

他的价值,需要重新评估!

接下来的谈话,便在一种微妙的气氛中进行。

常静婉看似随意地闲聊,问及汪细卫的家乡、家人、以及目前经营的砂石场和承接的修路工程,语气平和,不着痕迹。

汪细卫本就没什么心机,觉得对方是静娴道长信赖的“自己人”,又有求于人,便知无不言,几乎将自己的底细和盘托出。

而常静婉则凭借着高超的谈话技巧和敏锐的洞察力,将这些零散的信息在脑中迅速拼接、分析,对汪细卫的状况有了相当清晰的了解。

反观汪细卫,除了知道对方姓常,是玄女门的人,负责这家山货店之外,对其他信息几乎一无所知。

这种信息上的不对等,让这场看似平常的对话,实则充满了常静婉单方面的审视与探究。

她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鉴宝师,在仔细评估着一件突然出现的、看似质朴却可能内藏乾坤的宝物。

了解了汪细卫的大致情况后,常静婉常掌柜端坐在那里,纤细的指尖轻轻敲击着光滑的桌面,蛾眉微蹙,陷入了两难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