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见汪细卫,便热情地嗔怪道:“细卫啊,你可算露面了!个大忙人,回来这么久都不来家里坐坐,细月和勤儿整天念叨你呢!”
汪细卫见秦茹芳态度亲热,心下稍安。
他笑着回应:“秦姨,刚从五县回来,一堆杂事缠身,就没顾上。过两天一定登门看望细月和小外甥。”
秦茹芳将汪细卫引向自己的办公室,对身后那些好奇探究的目光浑不在意。
办公室不大,里面还坐着一个中年男人,正是储蓄所主任夏衍。
夏衍四十多岁年纪,靠在藤椅上,端着个搪瓷茶杯,正慢条斯理地品着茶,眼皮耷拉着,一副爱搭不理的模样。
他是乡里管着钱包的人,靠着资历混上这个位置,平日架子端得十足。
汪细卫认得他,主动打招呼:“夏主任。”
夏衍只是从鼻子里“嗯”了一声,连屁股都没抬一下,继续吹着茶杯里的浮沫,眼神淡漠地扫过汪细卫,那目光里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
汪细卫心里当即“咯噔”一下,像是被泼了一盆冷水。
看这情形,今天这事在夏衍这里怕是难有善了。
他顿时失了在这里详谈贷款事宜的兴致,强扭的瓜不甜,何况对方明显不待见自己,再说下去也是自讨没趣。
于是,他只与秦茹芳拉了几句家常,便顺势提出:“秦姨,我最近可能要把存的那笔钱取出来,另有用处。”
这话声音不大,却像颗小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
一直装作不在意的夏衍端茶杯的手微微一顿,眼角余光立刻扫了过来。
储蓄所最怕的就是大额存款流出,这直接关系到他的业绩考评。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
但汪细卫已经不想多言,对秦茹芳使了个眼色,便一同走出了办公室。
夏衍望着两人背影,脸上有些挂不住,悻悻地朝地上啐了一口,低声骂道:“呸!不就是有几个臭钱吗?牛气什么!”
来到储蓄所门外,阳光有些刺眼。
乡储蓄所外那棵老槐树下,投下一片阴凉。
没了外人在场,汪细卫和秦茹芳的谈话都放松、实在了许多。
秦茹芳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对汪细卫说:“细卫,你别跟他一般见识。和我也是合不来,整天阴阳怪气的。”
“秦姨,不用管他呢。”汪细卫开门见山,眉头微蹙着说。
“砂石场的批文是跑下来了,可我这仔细一算,全套设备置办齐,少说也得三十万。我手头实在凑不出这么多,想来问问,所里有没有什么政策能支持一下贷款?”
秦茹芳沉吟片刻,手指无意识地在树皮上划了划。
“我们所里,每个人既有揽储任务,也有放贷指标。我个人的权限,最多能批十万的额度。这十万,我肯定紧着你用。”
“另外,我还能想办法再帮你从别处协调一点,凑够十五万,问题不大。”
十五万。
汪细卫心里飞快地盘算:自己那七万存款加上这十五万贷款,买设备还差八万。
这还不算修路时需要垫付的流动资金,那至少还得准备十万左右。这么一来,总的资金缺口接近二十万!
他忍不住用力抓了抓头发,一股无力感涌上心头。原以为自己算是个有钱人了,可真要干点实事,才发觉自己穷得像个叫花子。
“还有个情况,”秦茹芳压低了声音,身体微微前倾。
“孙老四前几天也来找过夏主任,也是谈贷款。具体谈了什么我不清楚,但夏主任的审批权限比我大得多……”
她没有把话说完,但意思不言而喻。
这简直是雪上加霜!
汪细卫的心又沉了下去。
孙老四果然也在行动,而且可能从夏衍那里获得更大力度的支持。
秦茹芳观察着他的神色,谨慎地问:“细卫,你跟秦姨透个底,你觉得这事,风险到底大不大?”
汪细卫苦笑着摇摇头:“秦姨,这世上哪有什么稳赚不赔的买卖?风险肯定有。”
“但我之所以敢干,是因为魏书记要修路这是板上钉钉的事,路一开工,砂石的需求量就摆在那里。我看准的就是这个市场,不然我也不敢这么折腾。”
秦茹芳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四下看了看,声音压得更低了:“这样,你晚上来家里一趟,跟老梅再详细聊聊。”
她指的是她丈夫,梅副乡长。
汪细卫本不想过多麻烦乡领导,但想到回来后还没去看望妹妹细月和外甥,于情于理都该去一趟,便点头应承下来。
“好,秦姨,我晚上过去。”
夜幕降临,汪细卫提着两包点心来到了梅副乡长家。
小院整洁安静,妹妹细月和妹夫梅先军在客厅陪着孩子,见到他来都很高兴。
但寒暄过后,梅副乡长和秦茹芳却直接将汪细卫引进了书房,还顺手关上了门,把梅勤和细月留在了外面。
汪细月脸上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落和不满,嘟囔着:“什么事啊,神神秘秘的,连自己儿子儿媳都瞒着……”
书房里,气氛严肃。
梅副乡长坐在书桌后,手指轻轻敲着桌面。
秦茹芳给汪细卫倒了杯茶,这才切入正题。
原来,他们夫妻俩商量后,想拿出自家的积蓄十万块钱,投资到汪细卫的砂石场里。
但这笔钱来路不便明说,更不能让儿子儿媳知道自家有这么多存款,以免生出事端。
因此,他们希望委托汪细卫代为持股和管理,做个偷偷分钱的股东。
对于这笔意外之喜,汪细卫自然欢迎。
他清楚,有了梅副乡长的暗中投资,砂石场在乡里就等于多了一层无形的保护伞,许多潜在的麻烦,梅副乡长自然会帮忙挡掉。
毕竟,谁也不会眼看着自己的投资打水漂。
再说了,再好的生意,你没钱撑不起来,这事有和没有有啥区别?吃独食会肚子疼的!
汪细卫详细阐述了自己的规划和股份设想,包括给赵德祝、高前缸的管理股。
梅副乡长夫妇听后表示支持,双方约定,等汪细卫看好设备准备付款时,他们就把钱拿出来,等摊子完全支起来后再具体核算股份比例。
当然他们还是不会出面,只会让汪细卫出面持股分红,最后将钱给他们就行。
这也是两口子看到汪细卫的为人,对他很是信任,加上又是亲戚,才敢如此行事。
多了这十万块,汪细卫心头压力骤减,但肩上的责任也更重了。
这可是梅副乡长家的全部积蓄,万一失败了,妹妹细月在梅家的日子恐怕就难过了!
从梅家出来,夜风微凉。
资金缺口缩小到十万左右,但这仍然不是个小数目。
汪细卫思前想后,如今能快速借到这笔钱的地方,只有一个了!
就是他那位富有的师父李池卫。
他深吸一口气,踏着月色,再一次朝着师父那远离尘嚣的住处走去。
心中盘算着该如何开口,毕竟师父虽然有钱,但这次是自己为了自己的事业来借钱的,如何说,还是得盘算。
然而,当他来到师父那熟悉的院门外,却看见院门虚掩,里面漆黑一片,寂静得有些异样。
往常这个时候,师父屋里的灯总是亮着的。
汪细卫心头莫名一紧,轻轻推开院门,低声唤道:“师父?您在家吗?”
没想到一晃又是周末了,好想抱着电脑去外面找个地方码字,可是重庆实在是太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