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山里那点破事 > 第152章 泥土心灯照远行,月华清朗步履深

第152章 泥土心灯照远行,月华清朗步履深(2 / 2)

手艺扎实,经验丰富,最关键的是懂得分寸,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但也不能冷了年轻兄弟们的心。

第二天一早,汪细卫就直奔高前缸家,把他从被窝里拎出来:“前缸,去,把陈阳、王老五他们几个都叫上,晚上都来我家吃饭!我请客!”

高前缸揉着惺忪睡眼,一听有饭吃立马来了精神:“好嘞卫哥!保证都叫到!”

安排完年轻人,汪细卫又马不停蹄地去找村里最德高望重的老刘叔。

老刘叔以前和李池卫一起干过不少大工程,在老师傅里很有威信。

汪细卫恭敬地递上烟,说明来意:“刘叔,麻烦您老跑个腿,帮我给张木匠、李木匠、袁石匠还有老沈头几位老师傅带个话。”

“明天一早,在我家院子集合,我师傅在五县接了个大活儿,需要老师们傅出山搭把手,工钱好商量,就是工期紧点,得马上动身。”

老刘叔接过烟,眯着眼笑了笑:“是李师傅的活儿啊?行,那帮老家伙闲得骨头都快生锈了,我这就去帮你叫人,保证一个不落!”

晚上,汪细卫家的院子格外热闹。

高前缸、陈阳等五六个年轻伙伴早早来了,嘻嘻哈哈地挤满了院子。

出乎意料的是,赵大膀子也带着他的新媳妇邹海欣来了。

新娘子模样周正,眉眼温和,一看就是踏实过日子的内秀姑娘。

她一点也不认生,一来就脆生生地喊潘高园“嫂子”,然后挽起袖子就钻进厨房帮忙,洗菜、切菜、烧火,手脚麻利得很,看得潘高园连连点头称赞。

汪细卫把几个年轻兄弟叫到楼上,大家围坐在一起,气氛热烈。

汪细卫给大家散了烟,这才切入正题:“兄弟们,这次叫大家来,一是好久没聚了,一起吃个饭;二是有个事得跟大家说一声。”

“这次五县的工程,是给我师傅和一位老道长修缮一座老观子,活儿主要是精细的木工和古法修缮,咱们兄弟几个力气没得说,但这方面的技术确实差点火候。所以这次……恐怕带不了大家了。”

这话一出,刚才还喧闹的房间顿时安静下来。

高前缸脸上的笑容僵住了,陈阳也下意识地挠了挠头,眼神里明显流露出失望。

汪细卫看在眼里,心里也过意不去,但他语气诚恳地继续解释。

“兄弟们,别灰心。我这么说不是瞧不上大家,正是把大家当自己人才说实话。”

“咱们不能总指望靠一把子力气吃饭,五块钱一天的力气钱和十块钱一天的技术钱,差别太大了!咱们都得想想,自己适合学门什么手艺?”

“木工、瓦工、电工都行!有了手艺,走到哪儿都饿不着,挣得也多!等大家手艺学成了,以后有的是活儿一起干!”

他这番推心置腹的话,说得几个年轻人低下了头,默默抽烟,各自思量。

虽然没能跟上这次活计很遗憾,但汪细卫说得在理,是为他们长远考虑。

赵大膀子率先开口:“卫哥说得对!我是得寻摸个手艺了,不能光靠膀子力气。”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气氛重新活跃起来,开始讨论各自想学什么。

最后,汪细卫看似随意地问了句:“对了,我出去这一个多月,乡里有啥新鲜事没?”

高前缸抢着说:“没啥大动静,还是老样子。不过听说原来的梅主任,调到乡里当副乡长去了!厉害了啊!”

汪细卫心里顿时明了,魏书记(原魏乡长)已经顺利上位,而梅叔果然搭上了线,迈出了关键一步!

他心里盘算开来:晚上要不要去梅叔和魏书记家拜访一下?

魏书记新官上任,自己一直在外,马上又要走,于情于理都该去露个脸,毕竟以前也没少走动。

梅叔那里更是必须去,一是祝贺,二是打听打听乡里的风向。

打定主意后,他便下楼和大家一起热热闹闹地吃饭。

女人们手艺好,饭菜香气四溢,男人们喝酒划拳,暂时抛开了烦恼。

汪细卫看着这群兄弟,心中既有歉意也有期盼。

饭后,他送走了众人,便对潘高园说:“我出去一趟,去梅叔和魏书记家转转。”

潘高园理解地点点头,帮他拿出两包好烟和两瓶酒,还有一些适合上门的伴手礼,让汪细卫带上。

夜色中,汪细卫提着东西,先朝梅叔家走去,心里琢磨着该如何开口,又如何自然地向魏书记表达祝贺与敬意。

马上要国庆了啊!大家都有安排好出行计划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