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山里那点破事 > 第123章 匠心熔铁开新灶,志守寒庐净烟尘

第123章 匠心熔铁开新灶,志守寒庐净烟尘(2 / 2)

屋外,那个半成品的炉子静静地躺在雪地里,等待着下午的“落地生根”。

午饭过后,师徒俩歇了一会儿,便起身开始干活。

首先得把火塘清出来。李池卫拿着铁锹,小心地将还在微微发红的火炭和热灰转移到厨房的灶眼跟前,确保不留下火星隐患。

很快,火塘露出了原本的模样:四块条石围着一个方形的浅坑,一块被柴火烧得黝黑,还有三块被人踩得发亮。

“来,细卫,搭把手,先把这老伙计请出来。”李池卫说着,拿起钢钎插进石缝里。

汪细卫也找来一根木棍做杠杆,两人一起用力。

“一、二、三——起!”李池卫低吼一声,额上青筋微显。

条石被撬松,两人合力将它们一块块搬到旁边空地上晾着,这些耐烧的石头以后或许还能用上。

接着,汪细卫拿起锄头,开始扩大和加深那个浅坑。

“师傅,这坑得挖多大?圆坑是吧?”

“对,照着桶底的大小再放宽一圈,深么……差不多四公分就行,得把桶身埋稳当嘞!”

李池卫站在边上指挥,用手比划着,“边上的土夯结实点,不然到时候炉子一热,土一松,歪了就麻烦了。”

汪细卫吭哧吭哧地挖着,屋里的土都是经过捶打坚实的,过了这么些年,依然坚硬,没一会儿他就出了一身薄汗。

坑挖好了,两人小心翼翼地将那个焊着钢筋炉箅子的半截油桶安置进去,调整好位置,确保它稳稳当当。

接着,就是最考验技术和耐心的环节——糊耐火泥。

汪细卫和好了一盆黄泥掺石棉灰的耐火泥,黏糊糊、沉甸甸的一团。

“这泥得糊匀实了,特别是桶壁和炉箅子接缝的地方,不能漏风,也不能堵了漏灰的缝。”

李池卫一边示范,一边讲解,“还有里头这挡火墙,是关键!糊不好,烟就倒灌!”

他用手抓起一大坨泥,仔细地抹在桶壁内侧,塑造出引导烟气流向的弧度。

汪细卫也跟着学,师徒俩四只手沾满了泥浆,小心地涂抹、拍打、塑形。

这活计看着粗笨,实则精细,需要极大的耐心。等泥坯初步塑形成功,时间已经快下午四点了。

接着是安装烟囱底座,连接上自制的铝皮烟囱管,一直延伸到窗外。

“成了!点火试试!” 李池卫直起酸痛的腰,脸上带着期待和一丝紧张。

汪细卫赶紧抱来一捆细柴,塞进炉膛,从很旺。

“嘿!着了着了!”汪细卫兴奋地说。

但很快问题就出现了:原本锯下来的那个圆形桶盖,因为面积小,怎么也盖不严实了,一不小心还掉进炉子里面去了。

火焰和浓烟直接从桶顶大口子汹涌而出,呛得人直咳嗽。

“哎呀!忘了这茬了!”李池卫一拍大腿,夹出那个铁片,“快!拿水壶来压上!”

汪细卫赶紧把灌满冷水的铁壶压在桶顶开口处。

火焰被压了下去,但新的问题来了:烟雾无法顺利从烟囱排出,反而从投柴口倒灌出来,瞬间屋里又是一片烟雾弥漫。

“不行不行!烟囱吸力不够!准是里头挡火墙的弧度没弄对,烟走不顺!”李池卫皱紧了眉头,凑近观察,被烟熏得直流眼泪。

“先把火撤出来,咱们得返工!”他果断下令。

师徒俩只好手忙脚乱地取出柴火,等炉子稍凉,又伸手进去,忍着余热,小心翼翼地修改耐火泥塑造的挡火墙形状。

他们反复试验了好几次:点火——观察烟道——熄火——修改——再点火……

每一次失败,两人的脸上都多一层烟灰和凝重,但眼神里的专注和不服输的劲头却越来越盛。

“这边,师傅,这边再垫高一点试试?”

“成!你扶着点,我再来一坨泥!”

终于,在不知道第几次尝试后,烟雾大部分都乖乖地顺着烟囱溜走了,虽然自制烟囱的连接处还有丝丝缕缕的漏烟,但屋里已经基本清爽了!

“成功了!”汪细卫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和烟灰,露出了一口白牙,笑得像个孩子。

李池卫也长舒一口气,脸上露出了疲惫而满足的笑容:“总算没白忙活!这玩意儿,比想象中难搞啊!”

虽然烟囱还有点漏烟,投柴口的挡板也只是临时用一块铁皮凑合,需要拿木棍顶着,但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屋里再也没有了往日烟熏火燎的感觉,温暖却比以前更甚,铁皮油桶高效地将热量散发出来,烤得人浑身暖洋洋的。

“哎呀!这好!这真好!”师娘摸着暖和墙壁,感受着清爽的空气,高兴得不知说什么好,一个劲地夸赞,“细卫就是有心!这下我可享福了,眼睛再也不用受罪了!”

眼看天快黑了,汪细卫又找来一截铁丝和一小块铝皮。

他比划着投柴口的大小,用钳子弯折铁丝做合页,用小锤子叮叮当当地将铝皮敲成一个能灵活开合的小门,安装在投柴口上。

“这下方便了!添柴的时候打开,烧着了就关上,省事又安全!”他得意地展示着自己的小改进。

晚饭就在这新炉子边吃的。 屋子里温暖如春,空气清新。

师娘不断给汪细卫夹菜:“多吃点多吃点!俺们细卫今天可是出了大力了!这炉子真是做到我心坎里去了!”

李池卫呷了一口小酒,红光满面:“没错!解决了大问题!这火塘屋可是咱们待得最久的地方,弄好了,比啥都强!厨房的灶台以后再说,那个好办!”

潘高园看着这新奇又实用的炉子,感受着屋里的温暖洁净,心里喜欢得不得了。

她想起昨晚丈夫的描绘,如今实物就在眼前,甚至更好。

她在桌子底下,用膝盖轻轻碰了碰汪细卫的腿,眼睛瞟向院子里那剩下的半个油桶,眼神里充满了渴望和暗示。

奈何汪细卫正和师傅聊得高兴,没领会到这细微的暗示。潘高园有点着急,又不好明说。

这时,正在啃鸡腿的大狗子汪务实,抬起头,看着那呼呼冒着一点白烟的炉子,大声嚷嚷道:“爹!咱家也要有这个!这个暖和!没烟!”

童言无忌,一下子点醒了汪细卫。

他恍然大悟,看着妻子那期待又有点不好意思的眼神,哈哈一笑,用力揉了揉儿子的脑袋。

“臭小子,就你机灵!好好好,爹给你和你妈妈也做一个!”

他转头对李池卫说:“师傅,那剩下那半个油桶,我可就厚着脸皮扛走了啊!”

李池卫大手一挥:“拿走拿走!本就是不用的玩意儿,能派上这么大用场,值了!回头需要帮忙吭声!”

夜里, 汪细卫扛着那半截沉甸甸的油桶,潘高园背着熟睡的小秋葵,手里牵着一步三回头的大狗子,小白狗欢快地在前面跑着开路。

一家人的身影在雪地上拉得长长的,朝着沙硕地那座等待温暖的新家走去……

又是一个星期的结束,加油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