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一旦点燃,便如同黑暗中的灯塔,驱散了漫长疗伤带来的麻木与沉寂。陈掠影的生活,从之前纯粹的苦修与忍耐,多了一项至关重要、且需要投入巨大心神的任务——观察与计算。
他不再长时间沉浸于深层次的疗伤,而是将大部分意识用于感知外界。盘坐在暗青色陨石上,他如同一尊石雕,唯有那双深邃的眼眸,时刻紧盯着气泡边缘那层不断扭曲、变幻的光影壁障。
起初,一切看似混乱无序。壁障的形态时刻在变,如同被无形大手揉捏的面团,毫无规律可言。外部的空间乱流更是狂暴莫测,时而如怒海狂涛,冲击得整个气泡剧烈震荡;时而如涓涓细流,只是缓缓推动着气泡旋转、飘移。
但陈掠影有着足够的耐心。他将《镇元秘录》中关于能量感知、轨迹推演的法门运用到极致。心神如同最精密的雷达,不断扫描、记录着壁障每一处细微的波动,外部乱流能量强度、方向、频率的每一次变化。
这是一个极其耗费心力的过程。需要将海量无序的信息,在大脑中快速处理、归纳、寻找潜在的关联。几天下来,他感觉比连续大战一场还要疲惫,灵魂传来阵阵虚弱感。但他坚持着,因为他相信,再复杂的系统,只要存在,就必然有其内在的规律,哪怕这规律隐藏得再深。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持续观察了约莫大半个月后(根据他自身气血运转和混沌气流恢复速度做的粗略估算),陈掠影终于捕捉到一丝端倪!
他发现,当外部某几种特定频率、特定属性的空间能量波动同时达到峰值时,气泡壁障的扭曲会呈现出一种奇异的“共振”现象。整个气泡并非完全被动地随波逐流,而是在这种“共振”的瞬间,会受到一股微弱但持续的、指向某个大致方向的“推力”!
这股推力非常微弱,在狂暴的乱流背景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它的方向,在多次“共振”发生时,都惊人地保持一致——指向气泡斜下方,那片更加深邃、能量色彩更加暗沉的乱流深处!
“不是随机的!这个气泡,确实在朝着某个特定的方向缓慢移动!” 陈掠影眼中爆发出惊人的神采!他的猜测很可能是正确的!这个空间气泡,就像宇宙中的一个“漂流瓶”,正被某种力量(或许是更大范围的能量潮汐,或许是某个强大存在的引力场)牵引着,驶向未知的彼岸!
这个发现让他精神大振。虽然前路依旧吉凶未卜,但至少有了明确的方向,不再是毫无希望的困守。他立刻调整了策略。一方面,继续加紧疗伤,恢复实力是应对一切变故的基础;另一方面,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这种“共振”规律的深入研究上。
他需要更精确地预测“共振”发生的时间、持续的长度,以及每次“共振”后,气泡实际移动的距离和方向偏移。这需要更长时间、更细致的数据积累。
在等待和观察的间隙,他也会小心翼翼地探索附近那些有价值的“遗藏”。除了那块蕴含锋锐剑意的暗金残片,他又陆续发现了几样有趣的东西:
一块巴掌大小、通体温润、散发着微弱生命波动的青色木牌,上面刻着玄奥的藤蔓花纹,触手生温,对灵魂有微弱的滋养效果。他将其贴身收好,与镇元珠放在一起。
一截焦黑的、仿佛被雷劈过的断箭,箭杆上残留着一丝狂暴的毁灭雷霆意蕴,虽然微弱,却让陈掠影的混沌气流都感到一丝悸动。他没有轻易触碰,只是默默记下了那种意蕴。
还有几块刻着残缺阵纹的玉石碎片,虽然阵法早已失效,但那些古朴的纹路本身,就蕴含着某种天地至理,对他参悟《镇元秘录》中的阵法篇颇有启发。
这些来自不同时代、不同强者的遗物,就像一页页残缺的史书,向他无声地诉说着曾经的辉煌与惨烈。每一件遗物蕴含的意蕴,都拓宽着他对“力量”认知的边界。他的混沌原点在缓慢恢复的同时,似乎也变得更加“丰富”和“灵动”,隐隐有包容、演化万法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