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余波(2 / 2)

“姑娘,歇会儿吧,都练了一个时辰了。”青禾端着水过来,语气里带着心疼,“太后都发话了,您犯不着这么拼。”

阿菀接过水碗,仰头灌了大半,喉结滚动的弧度在灯火下格外清晰。她抹了把脸,笑道:“太后是太后,我是我。靠谁都不如靠自己扎实,你忘了上次祥嫔怎么堵咱们门的?”

青禾撇撇嘴:“那老虔婆,现在怕是正哭呢。”

“哭也没用。”阿菀重新拿起弓,搭上箭,目光锁定靶心,“宫里的眼泪最不值钱,能靠的只有手里的力气和心里的数。”

话音落,箭矢再次破空而出,稳稳钉在先前那支箭的尾羽上,两支箭并成一线,在灯影里颤巍巍地晃。

青禾看得咋舌:“姑娘这准头,快赶上侍卫营的教头了!”

阿菀嘴角扬了扬,没接话。她想起母亲留下的那本旧箭谱,里面夹着张字条,写着“箭尖要利,心要稳,手要准——但不必事事都要赢”。从前她不懂,总觉得母亲是怕她闯祸,如今才慢慢品出味来——不是不赢,是别为了赢把自己耗成淬了毒的箭,到头来伤了别人,也磨坏了自己。

正想着,院墙外传来细碎的脚步声,伴着低低的说话声。阿菀示意青禾熄了灯,两人隐在树后,就见两个小太监鬼鬼祟祟地往景仁宫方向去,手里还提着个食盒。

“……娘娘说,让咱们把这碗燕窝送去,就说是太后赏的,让她先稳住气……”

“可祥嫔被禁足了,咱们这么做,要是被发现了……”

“怕什么?祥嫔娘家还在呢,等风头过了,她出来了,还能忘了咱们的好?”

脚步声渐渐远了,青禾压低声音:“是祥嫔宫里的人,这是想找外援呢?”

阿菀摸了摸箭杆,冷笑道:“她娘家是镇国公府,是厉害,可太后刚处置了她,这时候谁还敢沾?怕是要偷鸡不成蚀把米。”

她转身回屋,边走边说:“去把那几个在宫道上巡逻的侍卫叫来,就说发现形迹可疑之人往景仁宫去了,请他们多留意。”

青禾眼睛一亮:“姑娘是想……”

“我什么也不想,”阿菀打断她,语气平淡,“只是按规矩办事罢了。禁足期间私相授受,可是大罪。”

灯火重新亮起时,映着她眼底的清明。她知道,这宫里的路,从来不是直来直去的,拐个弯,或许能走得更稳些。

窗外的风还在吹,靶心的两支箭依旧颤着,像在应和着什么,又像在等待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