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川走到标注着炼丹心得与控火凝丹秘术的区域,开始学习。
一枚枚玉简被拿起,灵识沉入其中。
他看到了《青木控火九要》,里面详细阐述了木属性丹药炼制时,如何模拟四季轮转、草木生长之律动来调控火力,细腻精妙。
他看到了《离火爆炎凝丹诀》,讲述了一种极其刚猛暴烈的凝丹手法,适用于炼制火属性强效丹药,追求瞬间将药力精华压缩到极致,风险高但威力大,能够略微提升丹药品质。
他看到了《水月夫人冰心凝露手札》,记载了一种以水属性灵力引导,如冰晶凝结般缓慢、稳定、追求极致纯净度的凝丹技巧,适用于炼制疗伤、解毒类丹药。
还有《千藤缠丝凝丹法》、《地脉引火诀》、《星辉淬丹术》……林林总总,五花八门。
孟川沉浸其中,如同海绵吸水。
他很快发现,这些控火法诀、凝丹手法,关键在于契合!
契合丹药的属性,契合灵材的特性,契合炼丹者自身的灵力属性与操控习惯!
“原来如此!法诀或许有强弱之分,但并不是绝对的,契合自身以及材料更为重要!”
孟川心中豁然开朗。
他不再执着于寻找一种万能的手法,而是开始理解每一种方法的精髓与适用场景,思考如何将它们融入自己的炼丹体系。
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眉头微微皱起,这些玉简里很多知识相互矛盾!
《青木散人控火九要》强调火力需如春风化雨,绵绵不绝,而《离火真君爆炎凝丹诀》则主张烈火烹油,瞬间爆发。
《水月夫人冰心凝露手札》认为凝丹当如滴水穿石,缓慢稳健,《千藤缠丝凝丹法》却说需趁药力沸腾活跃之时,如藤缠树,一举定鼎。
这些孟川还能理解,毕竟丹药属性不同,适用的手法也不一样。
但接下来的内容,他也有些愣神!
这几个心得玉简对于同一种灵药的处理,大相径庭,各执一词。
孟川眉头紧锁,深感丹道之博大精深与个体经验的巨大差异。
他意识到,这些前辈的心得固然宝贵,但绝不能照单全收,生搬硬套。
他必须结合自己青帝长生诀的特性、对草木生机的独特感知,去芜存菁,融会贯通,走出属于自己的丹道之路!
当然这些不是他一个炼气期杂鱼一朝一夕能够研究明白的,这需要时间,更需要实践去验证。
在浩如烟海的玉简中钻研了十数日后,孟川在一个偏僻角落、落满灰尘的书架底层,发现了一枚材质异常古旧、甚至有些破损的暗青色玉简。
玉简上没有华丽的名字,只刻着一个简单的标记,一枚缠绕着藤蔓的古朴药鼎。
灵识探入,开篇赫然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