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掌心的刺 > 第471章 志愿微光,汇聚成炬

第471章 志愿微光,汇聚成炬(2 / 2)

接下来的一周,小组成员们忙得脚不沾地。小陈设计了分享会的电子邀请函,通过社区微信群和公告栏广泛宣传;赵师傅给活动室装了新的音响和灯光;张阿姨和李姐则准备了水果和茶水,还特意给孩子们做了小点心。江念熙和苏晓则反复核对嘉宾名单,确认分享流程。

分享会当天,活动室里坐得满满当当。张班长穿着笔挺的军装,讲述着自己如何在男性主导的通信领域站稳脚跟:“刚入伍时,战友们都觉得我扛不动设备、记不住代码,但我每天比别人多练两个小时,三个月后,我成了第一个独立完成应急通信保障的女兵。性别从不是能力的标尺,努力才是。”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之前拒绝李姐的那位男主人,悄悄坐直了身子。

男舞蹈老师的分享更让现场气氛热烈起来:“我小时候学舞蹈,被人嘲笑‘娘娘腔’,但我爸说,喜欢就去坚持。现在我教过的男学生里,有考上专业舞蹈学院的,有成为文艺兵的。艺术不分性别,热爱也不分。”他现场表演了一段刚劲有力的舞蹈,孩子们看得眼睛都直了。

分享会结束后,那位男主人主动找到江念熙:“念熙老师,之前是我太固执了。刚才听了张班长的话,我才明白,不能用性别捆住孩子的手脚。朵朵要是想踢足球,我以后肯定支持她。”江念熙笑着递给他一本平等主题的绘本:“这是我们给孩子准备的礼物,里面有很多和朵朵一样热爱运动的小女孩的故事。”

随着活动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居民加入了志愿小组。社区超市的王老板送来大批饮用水和零食,供活动时取用;书店的李老板整理了一百多本平等主题和儿童读物,捐给童伴服务室;就连之前有些冷漠的六号楼住户,也主动报名参加敬老服务队,说想“为社区出点力”。

但新的问题很快出现了。月底的总结会上,李姐皱着眉说:“最近报名的志愿者越来越多,但好多人只是登记了名字,实际参加活动的没几个。上周童伴服务,报名了十个志愿者,只来了三个,害得我们差点忙不过来。”

小陈也叹了口气:“我查了下记录,有二十多个志愿者的服务时长还不到一小时。这就是社区志愿服务常见的‘空挂名’问题,不利于团队长期发展。”

刘教授推了推眼镜,提出解决方案:“咱们得建立健全监督测评机制。每次活动前一天确认到场人数,活动后做好服务记录,每季度搞一次评优表彰。对表现突出的志愿者,不仅要在社区公告栏表扬,还可以申请街道的‘优秀志愿者’称号,用荣誉激励大家。”

江哲补充道:“还得搞岗前培训。新志愿者来了,先讲清楚咱们的服务宗旨、规章制度,再根据他们的特长分配任务,让他们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能做什么,这样参与感才会强。”

周航立刻响应:“我来联系支队的培训科,让他们派教官过来,给志愿者做团队协作和应急处理培训,保证专业。”

培训那天,三十多个新老志愿者齐聚活动室。支队的教官从基础的沟通技巧讲起,还现场模拟了“如何安抚情绪激动的居民”“老人突发疾病如何急救”等场景。志愿者们分组演练,气氛热烈。之前总是缺勤的几位年轻人,在模拟照顾老人的场景后,红着脸说:“原来照顾老人这么不容易,以后我们一定按时参加活动。”

为了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江念熙和苏晓跑遍了街道办和辖区企业。街道办主任对他们的工作非常认可,答应给予每年两万元的专项经费;辖区的一家科技公司愿意赞助童伴服务队的教学设备,还承诺定期派工程师来给孩子们上科技课。

“这下咱们的活动总算能可持续开展了!”张阿姨拿着经费审批表,激动得手都有些抖,“以前总担心活动搞到一半没钱了,现在心里踏实多了。”

深秋的一个周末,社区举办了“平等嘉年华”活动。操场上搭起了舞台,童伴服务队的孩子们表演了合唱《平等的阳光》,歌词是江念熙和苏晓一起写的,“粉色的裙子能追风,蓝色的工装能绣花,每个梦想都该发芽”,稚嫩的歌声打动了在场所有人。

舞台旁的展位前,敬老服务队的志愿者们正给老人免费理发、测血压;平等宣传队设置了互动游戏区,通过“性别偏见大扫雷”“职业猜猜看”等游戏,让居民在欢笑中理解平等的含义。江逸晨和周航带着几位战士,展示了队列表演和装备操作,引来孩子们阵阵欢呼。

活动尾声,街道办主任亲自给十位“优秀志愿者”颁奖。赵师傅拿着奖状,笑得合不拢嘴:“没想到我修个水电还能得奖,以后更得好好干!”那位曾经拒绝李姐的男主人,也因为积极支持女儿踢足球、主动参加平等宣传活动,获得了“平等理念践行者”称号。他抱着朵朵上台领奖,哽咽着说:“是这个小组让我明白,最好的父爱不是替孩子设限,而是陪她追光。”

夕阳西下,嘉年华落下帷幕。志愿者们收拾着场地,江暖暖和周庭萧拿着自己画的志愿者画像,送给每一位忙碌的叔叔阿姨。江景郉和周清禾坐在婴儿车里,挥舞着小手,嘴里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像是在为大家鼓掌。

江念熙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心里满是感慨。从最初的平等周活动,到如今拥有八十多名志愿者的正规团体,从几个人的热血付出,到整个社区的共同参与,这两个月的时光,像一粒种子生根发芽,开出了最美的花。

刘教授走到她身边,笑着说:“你看,这就是志愿微光的力量。每个人做一点小事,汇聚起来就能照亮整个社区。”

江念熙点点头,望向远处的晚霞。江逸晨和周航正帮赵师傅搬音响,林晚星和张阿姨在给孩子们分发糖果,苏晓和小陈在整理活动照片。这幅充满温情的画面,正是她心中最美好的社区模样。

“刘教授,”江念熙轻声说,“下个月咱们搞个‘亲子平等日’活动吧,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做游戏、学知识,把平等的理念代代传下去。”

刘教授笑着应允:“好啊,我已经开始期待了。”

月光慢慢爬上院墙,洒在忙碌的身影上。志愿小组的故事还在继续,那些细碎的善意与坚持,正像涓涓细流,汇聚成推动社区温暖前行的力量,在岁月里静静流淌,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