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掌心的刺 > 第424章 江念初手册的重量

第424章 江念初手册的重量(2 / 2)

“今天在学校表现怎么样?作业写完了吗?”江念初摸了摸他的头。

“表现超好!作业在托管班就写完了!”陈志鹏得意地扬起下巴,“对了妈妈,今天我们老师还讲了东北的冬天,说有冰雕,可好玩了!我跟同学们说我外曾祖父江卫国就是哈尔滨的,他们都可羡慕我了!”

江念初笑着点点头,这时,双胞胎陈语安和陈语宁也从房间里跑了出来,像两只小蝴蝶一样扑到她腿边。

“妈妈!妈妈!”穿着一样粉色连衣裙的两个小姑娘仰着小脸,“我们今天学了新课文,老师还夸我们朗读得好呢!”安安静静的是姐姐陈语安,活泼好动的是妹妹陈语宁,两人长得一模一样,不熟悉的人根本分不清。

“是吗?我的安安和宁宁真厉害!”江念初弯腰抱起她们,在每人脸上亲了一口,“快下来,妈妈要洗手吃饭了。”

陈屿从厨房里走出来,擦了擦手,接过她手里的桂花糕:“累坏了吧?快去洗手,爸和妈都等你呢。”他伸手揽住江念初的腰,在她耳边轻声说,“妈刚才还念叨,说你太拼了。”

江念初靠在他怀里笑了笑:“没事,值得。”

公公陈斌也走了过来,看到江念初手里的手册,眼睛亮了亮:“这就是你说的那个工作手册?我当年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还听过江老的讲座呢,他讲的教育评估,那叫一个透彻!”

原来,陈斌年轻时刚进入教育系统工作,江卫国已经是局里德高望重的老专家了。他曾多次听过江卫国的培训讲座,对这位从部队转业、做事一丝不苟的老前辈印象深刻。江卫国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后辈的提携,让陈斌一直很敬佩。

“嗯。”江念初把手册递给他,“爸,你看看,我把爷爷和奶奶的名字都加上了。”

陈斌接过手册,仔细地翻看着。他今年五十八岁,头发已经花白了不少,脸上刻着岁月的痕迹,但眼神依旧清明。翻到扉页,看到那行“纪念爷爷江卫国、奶奶赵慧兰”的小字时,动作顿了顿,随即用粗糙的手指轻轻摸了摸,眼眶也有些发红:“江老和赵老师这一生,真是为教育事业操碎了心。当年听江老讲座,他就反复强调,做教育的,不能只看分数,要看孩子的本心。赵老师也是出了名的好老师,耐心又温柔。你能把他们的理念传承下来,他们要是知道了,肯定特别欣慰。”

婆婆苏敏端着汤从厨房里出来,笑着说:“好了好了,快吃饭吧,汤都要凉了。念念啊,你也别太辛苦了,家里不是还有我们和陈屿嘛。”苏敏是个温和慈祥的老太太,一直很心疼这个能干的儿媳妇。

“知道了妈,谢谢妈。”江念初笑着接过汤碗。

吃饭的时候,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其乐融融。陈志鹏扒拉着碗里的米饭,时不时抬头看一眼放在桌上的手册,小脸上满是好奇。终于,他忍不住问道:“妈妈,这就是外曾祖父江卫国和外曾祖母赵慧兰的手册吗?就是他们教你讲冰雕故事的?”

“是呀,这是妈妈根据爷爷和奶奶的想法做的工作手册。”江念初给他夹了一块排骨,“妈妈和很多叔叔阿姨一起,用它来帮助别的小朋友,就像奶奶赵慧兰当年帮助她的学生一样。”

“帮助小朋友?”陈志鹏眼睛一亮,放下筷子,凑到手册边,小手轻轻摸着封面,“妈妈,我也想帮助小朋友!我也想当评估员,帮你做事!我还能给小朋友讲外曾祖父江卫国和外曾祖母赵慧兰在哈尔滨的故事呢!”

江念初愣了一下,随即笑了起来:“好啊,不过评估员要认识很多字,还要会写很多东西,你现在上四年级了,可以先学着帮妈妈整理一些简单的资料。”

“真的吗?太好了!”陈志鹏兴奋地拍了拍手,“我明天就开始学!”

一旁的陈语安也小声说道:“妈妈,我也想帮忙,我可以给小朋友画画,画哈尔滨的冰雕。”

陈语宁跟着点头:“我可以给他们唱歌!唱外曾祖母赵慧兰教妈妈的那首东北民歌!”

陈斌看着三个孩子认真的样子,哈哈大笑起来:“好啊好啊,咱们家后继有人了!等你们长大了,都帮你妈妈做事,把江老和赵老师的精神传下去!”

陈屿也笑着说:“是啊,到时候爸爸也帮你们。”

江念初看着眼前的一家人——公公陈斌、婆婆苏敏、丈夫陈屿,还有三个可爱的孩子,心里充满了幸福感。窗外的月光洒进来,落在手册上,仿佛给它镀上了一层银色的光晕,就像哈尔滨冬天的冰雪那样透亮。她知道,这本手册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指南,更是一份责任,一份传承。它承载着爷爷江卫国和奶奶赵慧兰的期望,藏着哈尔滨人的实在与热忱,也装着陈家所有人的支持与爱。这薄薄的手册里,藏着沉甸甸的重量,那是跨越山海的家风,是代代相传的真心。

晚上,哄睡了三个孩子,江念初坐在书房里,又翻开了那本工作手册。陈屿走了进来,从身后抱住她:“还没睡?在想什么呢?”

“在想爷爷和奶奶。”江念初靠在他怀里,“也在想,一定要把这个项目做好。”

“我相信你。”陈屿吻了吻她的额头,“别给自己太大压力,我永远支持你。”

江念初拿出爷爷笔记里夹着的丁香花瓣,轻轻放在扉页上,仿佛能闻到哈尔滨春天的气息。她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个评估项目做好,不辜负爷爷和奶奶的期望,不丢老江家的实在劲儿,让这份温暖的重量,陪着更多孩子成长,也陪着自己的孩子们,慢慢长大。而这份爱与责任,也将在陈家和江家之间,永远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