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掌心的刺 > 第403章 冬雪里的约定

第403章 冬雪里的约定(2 / 2)

“姐,你回来啦!”江念熙突然打来视频电话,屏幕里的她刚从图书馆出来,身后是飘着雪的街道,手里还拿着一个小小的雪人钥匙扣,“我论文写完了,明天就买票回深圳。对了,我给你们带了杭州的特产,还有这个雪人钥匙扣,虽然深圳没有雪,但咱们也能留个纪念。”

江念初笑着凑到屏幕前:“别带太多东西,路上不方便。等你回来,咱们一起去公园看勒杜鹃,我还跟学生们约好了,春天带他们去乡村学校,跟那里的孩子一起做实验。”

林晚星也凑过来,看着屏幕里的江念熙,心疼地说:“在外面别太累了,回来妈给你炖你最爱喝的银耳羹。你弟说等他下个月休假,要带咱们去深圳湾公园骑自行车,还说要给你和念初买军营门口那家的糖炒栗子——你们小时候最爱吃的。”

视频电话还没挂,江逸晨的电话就打了进来。他的声音带着刚训练完的沙哑,却满是笑意:“爸、妈、姐、念熙,我刚跟战友结束训练,现在在军营食堂吃晚饭呢。今天食堂做了深圳的特色菜——客家酿豆腐,我多吃了两碗,想着回来给你们露一手,我跟炊事班的师傅学了做法。刚才看到北方战友拍的雪景,虽然深圳没有雪,但我想起春天的时候,咱们家阳台的勒杜鹃该开了,到时候咱们一起在阳台喝茶,看看花,多好。”

电话里传来战友们的笑声,江逸晨说他们正在准备春节的节目,打算合唱一首《我和我的祖国》,还说要录成视频发给家人看。林晚星笑着说:“好,我们等你回来,等你带我们去深圳湾骑自行车,等你做客家酿豆腐。你在部队要照顾好自己,训练别太拼,你的平安就是最好的礼物。”

江逸晨的声音带着暖意:“妈,我知道了。对了,我给你们带了军营的小礼物——给爸带了个手工做的茶杯,是用深圳的竹子做的,上面刻了‘平安’两个字;给妈带了条羊毛围巾,是炊事班师傅的爱人织的,特别暖和;给姐带了本军营出版的诗集,里面有很多战士写的关于深圳的诗;给念熙带了张明信片,上面是深圳军营的大门,我在背面写了‘等你回来,一起看勒杜鹃’。”

挂了电话,一家人坐在客厅里,看着窗外的夕阳。深圳的冬天没有雪,却有着不输北方的温暖——灯光下,排骨汤的香味弥漫在房间里,相册里的照片记录着孩子们的成长,每个人心里都藏着对春天的约定。

江念初想起白天在课堂上,学生们说“想看看北方的雪,想知道春天的勒杜鹃是什么样子”,她笑着说:“等明年春天,咱们一起去北方看雪,也让北方的朋友来深圳看勒杜鹃。其实不管有没有雪,只要心里有约定,有牵挂,每天都是温暖的。”

林晚星拿起针线,继续缝补江逸晨的作训服,嘴里念叨着:“春天很快就会来的,到时候逸晨回来,咱们一家人去深圳湾公园野餐,带着勒杜鹃的花瓣,带着他做的客家酿豆腐,多好。”

江哲看着窗外的夕阳,手里拿着江逸晨寄来的信,心里满是温暖。他知道,不管是北方的雪,还是深圳的勒杜鹃,不管是孩子们的约定,还是家人的牵挂,都是生活里最珍贵的礼物。就像江逸晨在信里写的:“深圳没有雪,但有家人的温暖;军营的训练很苦,但有对春天的期待。只要心里装着家人,装着约定,不管在哪里,都能感受到幸福。”

夜色渐浓,深圳的街头亮起了灯光。江念初在厨房帮母亲洗碗,江念熙在视频里给他们讲杭州的雪景,江哲坐在客厅里看报纸,每个人的心里都藏着对春天的期待——期待江逸晨回来,期待一起去深圳湾骑自行车,期待一起看阳台的勒杜鹃,期待所有美好的约定都能实现。

窗外的月光洒进房间,照亮了桌上的全家福。照片里,一家人笑着站在一起,身后是深圳的蓝天和勒杜鹃,阳光正好,微风不燥。就像林晚星说的:“生活里的温暖,从来不是轰轰烈烈,而是藏在每一个小小的约定里——是逸晨手里的木头书签,是念熙论文里的乡村案例,是念初课堂上的温暖故事,是咱们一家人坐在一起喝的普洱茶。”

深圳的军营里,江逸晨和战友们坐在宿舍里,看着窗外的月光。他手里拿着给家人写的信,心里想着春天的约定——要带父亲去深圳湾公园打太极,要帮母亲打理阳台的勒杜鹃,要听姐姐讲课堂上的故事,要尝妹妹做的红烧肉。虽然深圳没有雪,但他知道,远方的家人正等着他,等着一起赴那个关于春天、关于温暖的约定。

所有的等待,所有的牵挂,所有的约定,都像冬日里的暖阳,温暖着每个人的心房。就像江逸晨在信里写的:“冬天会过去,春天会带着勒杜鹃来,而我们的约定,也会在春天里,开出比雪更洁白、比花更灿烂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