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的路上,陈阳看着江逸晨手里的锦旗,笑着说:“以前总觉得做设计是为了追求创意和美感,现在才知道,有温度的设计才最有力量。你这次为了这些孩子,不仅推掉了两个商业订单,还自己贴钱做样品,值了!”
江逸晨点点头,想起自己当初决定接这个设计订单时,很多人不理解——特殊教育学校的校服订单利润低,要求又多,还不如接商业品牌的设计。但他始终记得江哲说过的话:“设计的本质是以人为本,不管是高端服饰还是校服,都要考虑使用者的真实需求。”
“下次我们再去学校,带些布料样品让孩子们选,看看他们喜欢哪种触感的面料。”江逸晨突然说,“还有,可以在校服的内侧绣上孩子们自己画的小图案,比如小宇喜欢的小汽车,朵朵喜欢的小花,这样每个孩子的校服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肯定会更开心。”
陈阳立刻拿出笔记本记下来:“这个想法好!我明天就联系刺绣厂,看看能不能做小批量的定制刺绣。对了,咱们之前设计的‘无性别运动服’不是要参加公益展吗?要不要把这次的校服设计也加进去,让更多人关注特殊群体的设计需求?”
“当然要加!”江逸晨眼睛一亮,“不仅要展示设计稿和样品,还要把孩子们的反馈和画的画一起展示,让大家知道,为特殊群体做设计,需要的不只是专业能力,更需要耐心和用心。”
接下来的日子里,江逸晨全身心投入到校服设计的调整中。他亲自上门,为需要特殊版型的孩子量体,记录下每个人的特殊需求——为脊柱侧弯的孩子设计了可调节的后背松紧带,为手部不灵活的孩子把纽扣全部换成魔术贴,为听力障碍的孩子在衣领内侧预留了助听器的放置空间。
他还特意联系了一家环保面料厂,选用了透气性好、耐磨又柔软的有机棉,即使孩子长时间穿着,也不会觉得闷热或不舒服。在颜色选择上,根据孩子们的投票,最终确定了浅蓝、浅绿两种颜色,既清新又不会刺激视觉。
一个月后,第一批调整后的校服样品再次送到特殊教育学校。这次,江逸晨还带来了绣有孩子们专属图案的校服——小宇的校服内侧绣着一辆小汽车,朵朵的绣着一朵小花,安安的绣着他最喜欢的小兔子。
当小宇发现自己的新校服里有小汽车图案时,激动得跳了起来,拉着江逸晨的手,非要给他看自己画的汽车画;朵朵摸着衣领内侧的助听器预留空间,用手语对江逸晨说:“谢谢江哥哥,这个衣服就像为我量身定做的一样。”
李老师看着孩子们开心的样子,给江逸晨发了一条消息:“江设计师,谢谢您用设计温暖了孩子们的童年。现在每天早上,孩子们都能自己穿校服,再也不用老师帮忙了,他们的自信心也增强了很多。有个孩子还说,以后想当设计师,像您一样,为更多小朋友设计舒服的衣服。”
江逸晨收到消息时,正在准备公益展的展品。他把李老师的消息截图保存下来,旁边放上孩子们的画和校服样品的照片,心里满是成就感。他想起自己刚开始做设计时,总想着追求独特的风格、华丽的效果,却忽略了设计最本质的“人”。而这次的校服设计,让他真正懂得,好的设计不需要多么惊艳,只要能解决用户的问题,能带给人温暖,就是最有价值的设计。
公益展开展那天,江逸晨的“特殊教育学校校服设计”展区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有位从事特殊教育的老师,在展区前驻足了很久,认真地看着每一份设计稿和反馈表,最后找到江逸晨:“江设计师,我们学校也想定制这样的校服,能不能跟您合作?很多孩子因为校服不合适,每天都很抗拒上学,我相信您的设计能帮到他们。”
还有位年轻的设计师,看完展览后对江逸晨说:“以前我总觉得做公益设计是在‘牺牲’商业利益,现在才明白,公益设计能让我们更懂用户,更懂设计的意义。以后我也想参与这样的设计,为特殊群体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江逸晨耐心地回答每个人的问题,分享自己的设计理念和调研经历。他还在展区设置了“意见征集箱”,邀请大家为特殊群体的设计提出建议,希望能有更多人关注这个领域,一起为特殊群体打造更友好的生活环境。
展览结束后,江逸晨收到了很多合作邀请,有特殊教育学校想定制校服,有公益组织想合作设计特殊群体的生活用品,还有高校邀请他去做“有温度的设计”主题讲座。
江哲和林晚星特意去看了展览,当看到孩子们的画和校服样品时,林晚星忍不住红了眼眶:“逸晨,你现在做的设计,比任何大奖都有意义。能用心对待每个孩子的需求,让他们感受到温暖,这才是最难得的。”
江哲也点点头,拍了拍江逸晨的肩膀:“爸为你骄傲。设计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种情怀。你能把这份情怀融入设计,用设计传递温暖,这就是你作为设计师最大的价值。”
江逸晨看着父母欣慰的眼神,又想起特殊教育学校里孩子们的笑脸,突然明白——细节里的用心,从来都不是白费的。那些调整了无数次的魔术贴、反复检查的缝线、为每个孩子定制的图案,看似微不足道,却能在不经意间,温暖一个孩子的童年,甚至改变他们对生活的态度。
后来,江逸晨成立了“温暖设计工作室”,专门为特殊群体做设计,从特殊教育学校的校服,到老年人的无障碍服饰,再到残障人士的生活用品,每一件设计都充满了细节和用心。他还在大学里开设了“无障碍设计”选修课,鼓励更多年轻设计师关注特殊群体的需求,用设计的力量,为他们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每次去特殊教育学校,江逸晨都会带上新的设计样品,跟孩子们聊聊最近的生活。小宇会跟他分享自己新画的汽车,朵朵会用手语告诉他最近助听器又升级了,安安则会安静地递给他一幅画,画里总是穿着新校服的孩子们,在阳光下开心地奔跑。
江逸晨知道,他的设计之路还有很长,但只要能继续用设计温暖更多人,能让更多特殊群体感受到被尊重、被用心对待,这条路就值得一直走下去。因为他始终记得,在特殊教育学校第一次听到小宇说“这个衣服比以前的好穿多了”时,心里那份难以言喻的感动——那是设计带来的最珍贵的礼物,也是他坚持做“有温度的设计”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