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掌心的刺 > 第336章 数据里的力量

第336章 数据里的力量(1 / 2)

深夜十一点,江念初盯着电脑屏幕上跳动的播放量数字,指尖下意识攥紧了鼠标。B站后台显示,她两小时前发布的“性别平等小课堂”新视频——《职场性别歧视:那些藏在offer和升职里的隐形门槛》,播放量正以每分钟上千的速度增长,评论区的留言已经刷到了三千多条,甚至还收到了B站官方发来的“首页推荐”邀约。

“还没睡?”陈屿端着一杯温蜂蜜水走进书房,看见妻子盯着屏幕的模样,忍不住放轻了脚步。江念初抬头时,眼底还带着一丝不敢置信:“你看,播放量快破十万了,还有好多人在求‘应对职场偏见的具体方法’,我之前做‘理科偏见’视频时,都没这么快的增长速度。”她指着屏幕上的热评,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这条‘刚面试被问“结婚后会不会立刻生孩子”,看了视频终于知道该怎么回应’,已经有五千多个赞了!”

陈屿凑过去,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评论区里满是职场人的共鸣:“我做项目时提出的方案,被领导换成男同事的名字汇报”“同岗位的男生薪资比我高20%,HR说‘他要养家’”“怀孕后被调去打杂,说‘孕妇不适合做核心工作’”。这些带着无奈与愤怒的留言,让他忽然明白,为什么这条视频能迅速引发关注——职场性别歧视,是太多人亲身经历却难以言说的痛。

“你准备的那些案例,确实戳中了大家的痛点。”陈屿把蜂蜜水递到她手里,想起她为了这条视频熬了三个通宵,从收集200多个真实职场故事,到整理《劳动法》里关于性别平等的条款,再到请教做HR的朋友“如何在面试中应对歧视性提问”,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打磨,“尤其是你总结的‘三步应对法’——先明确态度、再摆事实、最后用法律兜底,特别实用,比单纯讲理论要有用得多。”

江念初抿了口蜂蜜水,暖意顺着喉咙滑进胃里,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了些。她想起白天采访的那位女程序员——对方因为“女生做技术活后劲不足”的理由,连续三年没得到升职机会,直到今年公司推行“性别平等考核机制”,才凭借过硬的项目业绩当上了技术组长。“她跟我说,要是早知道怎么应对这些偏见,就不会在基层岗位耗那么久。”江念初的声音软了下来,“我做这条视频,就是想让更多人知道,遇到歧视不是‘自己的问题’,更不是‘忍忍就过去了’,我们有权利,也有方法去争取平等。”

凌晨一点,视频播放量正式突破50万,B站首页的“职场成长”分区里,这条视频被放在了显眼位置,标题旁还加了“热门”的红色标识。江念初刚想关掉电脑休息,手机突然震个不停,点开一看,全是江念熙发来的消息,附带一张朋友圈截图——江念熙在朋友圈晒出了视频首页推荐的界面,配文写着:“我姐太牛了!从‘理科偏见’到‘职场歧视’,每一条视频都是真正的‘干货’!遇到职场不公的朋友,一定要看!”

截图里的朋友圈评论区,已经挤满了江念熙的同学:“求整理视频里的‘应对技巧’!上课没来得及记笔记”“刚拿到offer,怕入职后被问婚育问题,想提前准备话术”“能不能建个文档,汇总下大家遇到的职场歧视案例?以后遇到类似情况也有个参考”。江念熙还在消息里说:“姐,我已经在弄共享文档了,先把你视频里提到的‘面试应对技巧’‘升职谈判话术’整理出来,再收集大家的问题,你明天有空补充吗?”

江念初看着妹妹发来的消息,心里忽然涌起一股暖流。她回复“当然可以”后,点开江念熙分享的共享文档链接,里面已经整整齐齐分了三个板块:“常见职场歧视场景”“法律依据”“实操应对技巧”,每个板块观众补充案例”的空白区域。

“这丫头,比我还细心。”江念初笑着摇摇头,想起江念熙之前帮她整理“理科偏见”视频的笔记时,也是这样,熬夜把观众关心的问题分类汇总,还画了思维导图方便大家理解。她端起桌上的蜂蜜水,继续对着电脑补充内容,把视频里没来得及细讲的“如何留存歧视证据”“向劳动部门投诉的流程”,一条条敲进文档里,不知不觉就到了凌晨三点。

而在江念熙的宿舍里,台灯还亮着暖黄的光。她趴在书桌前,盯着共享文档里不断增加的访问量,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着。室友李萌揉着眼睛从床上坐起来,看见她还在忙,忍不住问:“念熙,都三点了,你还在整理文档啊?明天没课吗?”

江念熙抬头时,眼底带着一丝疲惫,却笑得格外明亮:“你看,已经有两千多人访问文档了,还有好多人在‘案例补充区’分享自己的经历。有个姐姐说,她用我姐视频里的方法,跟领导争取到了和男同事一样的出差机会,之前领导总说‘女生出差不安全’。”她指着屏幕上的新留言,声音里满是成就感,“能帮到大家,这点累算什么?而且我姐为了这条视频熬了那么久,我帮她整理笔记,也是在帮更多需要的人。”

李萌凑过去,看着文档里密密麻麻的内容,忍不住感叹:“你姐的视频确实有用,我表姐去年找工作时,因为‘未婚未育’被拒绝了三次,要是早看到这样的视频,说不定就能少走些弯路。”她忽然想起什么,从抽屉里拿出笔记本,“对了,我之前收集的‘职场性别平等调研报告’里,有一些企业的‘反歧视措施’,我可以补充到文档里,比如有的公司会屏蔽简历里的‘性别’‘婚育状况’信息,这样能减少HR的主观偏见。”

江念熙立刻点头:“太好了!这样文档就更全面了!”两人一起对着电脑,把“企业反歧视案例”“高校就业指导建议”等内容补充进文档,还根据观众的留言,新增了“职场性骚扰应对方法”“孕期权益保障”等板块。宿舍里的时钟指向凌晨四点时,共享文档的访问量已经突破了五千,“案例补充区”里挤满了来自不同行业的故事——有互联网公司的产品经理,有医院的护士,有学校的老师,还有刚毕业的大学生。

第二天早上七点,江念初醒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共享文档。看着江念熙和她室友补充的内容,还有观众们自发分享的案例,她的眼睛瞬间湿润了。文档里有一条来自35岁职场妈妈的留言:“我因为‘要照顾孩子’被调岗,看了视频后,拿着自己过去一年的项目业绩表,跟领导谈判,终于争取回了核心岗位。谢谢UP主,也谢谢整理文档的同学,让我知道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她立刻给江念熙发消息:“文档整理得特别好!已经有职场妈妈用视频里的方法争取到了岗位,还在文档里分享了经验。你要不要跟你的同学一起,把文档里的内容分类做成‘职场平等手册’?我可以联系B站官方,把手册放在视频简介里,方便大家下载。”

江念熙收到消息时,正在食堂吃早餐。她激动地差点打翻手里的豆浆,立刻回复:“好啊!我这就跟室友们说,我们还可以把文档里的案例按行业分类,比如‘互联网行业’‘教育行业’‘医疗行业’,这样不同领域的人都能快速找到参考。”她放下筷子,拿出手机给室友们发消息,群里的回复很快就刷屏了:“我负责整理‘教育行业’的案例!”“我来做‘法律依据’的板块,确保每条条款都准确!”“我可以设计手册的封面,用咱们之前学的设计软件,做得好看点!”

上午九点,江念初去教育机构上班时,视频的播放量已经突破了80万,还收到了多家媒体的采访邀约,甚至有企业HR私信她,想邀请她去公司做“职场性别平等”培训。“念初,你这条视频真的火了!”同事李姐拿着手机跑过来,给她看微博上的热搜话题#职场性别歧视应对指南#,里面有一半的内容都在推荐她的视频,“我表妹在国企上班,昨天刚被问‘要不要为了家庭放弃晋升’,看了你的视频,今天就跟领导谈了,领导还跟她道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