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掌心的刺 > 第295章 陈屿的“工作邀约”与江念初的公益同行

第295章 陈屿的“工作邀约”与江念初的公益同行(2 / 2)

陈屿看着她眼里的光芒,嘴角忍不住上扬:“能跟你一起做这个项目,我也很开心。其实我之前做乡村法律公益时,总觉得‘法律’和‘教育’是分开的,直到认识你,才发现两者结合起来能发挥更大的作用——用法律保障教育公平,用教育传递法律意识,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帮到乡村孩子。”

晚饭结束后,陈屿主动提出送江念初回家。车上,他从副驾驶的储物格里拿出一本《乡村未成年人法律纠纷案例解析》,递给江念初:“这是我最近整理的书,里面有很多‘性别相关的法律纠纷’案例,比如‘女孩被强制辍学如何维权’‘男孩因喜欢手工被嘲笑如何处理’,你可以给志愿者们当培训教材,也能帮你完善工作室的‘乡村女孩法律援助手册’。”

江念初接过书,指尖轻轻拂过封面,心里满是感动:“谢谢你,陈屿哥!你总是这么用心,每次都能帮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我也有个东西想送给你——这是我们工作室最新的《乡村教育公益年报》,里面有很多乡村女孩的成长故事和项目数据,或许能给你的法律方案提供更多参考。”她说着,从包里拿出一本彩色印刷的年报,递给陈屿。

车子停在江家门口,江念初下车前,陈屿突然说:“念初,下周三我要去云南的一所乡村学校提前踩点,了解当地的法律需求和学校情况,你要不要一起去?你更懂乡村学校的运作模式,能帮我判断哪些需求是最紧急的,而且路上也能顺便聊聊试点方案的细节,毕竟这也是工作的一部分。”

江念初心里一动——她早就想去云南的乡村学校看看,之前因为忙着整理调研数据一直没机会,这次陈屿的邀请刚好合了她的心意。“好啊!我正好想实地了解一下云南乡村女孩的法律援助需求,跟你一起去,还能及时记录下重点,回来后也好跟志愿者们沟通。”

看着江念初走进楼道的背影,陈屿坐在车里,嘴角忍不住上扬。他拿出手机,翻看江念初刚才送的《乡村教育公益年报》,里面的每一个故事、每一组数据,都透着她对公益的热爱和坚持。他知道,以“工作”为理由接近她,或许有些“私心”,但他更希望能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合作,让她看到自己的真诚和专业,让两人能在公益的路上,走得更近、更远。

接下来的几天,陈屿和江念初频繁地通过微信沟通云南踩点的细节——从“需要带的调研工具”到“跟学校沟通的重点”,从“当地的天气情况”到“需要准备的物资”,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得面面俱到。陈屿还特意查了云南当地的习俗,提醒江念初“当地村民比较热情,见面时可以主动打招呼”“有些乡村路况不好,要穿舒适的鞋子”,这些细微的关心,让江念初心里暖暖的。

周三早上,两人在高铁站集合。陈屿背着一个大大的登山包,里面装着调研问卷、法律资料,还有给乡村孩子带的文具;江念初则提着一个装满“性别教育小册子”的手提袋,脸上带着期待的笑容。“念初,昨晚没睡好吧?眼睛里有点红。”陈屿看着她,语气里满是关切,“我带了眼药水,你要是觉得眼睛不舒服,随时跟我说。”

江念初有些惊讶,随即笑着说:“昨晚整理调研资料到有点晚,不过没事,一想到要去乡村学校,我就特别有精神。”高铁开动后,两人坐在靠窗的位置,继续聊试点方案的细节。陈屿拿出平板电脑,打开“云南乡村学校地图”,指着其中一所学校说:“这所学校是咱们这次踩点的重点,校长说有十几个女孩因为家庭贫困或性别原因,面临辍学风险,咱们去了要重点了解她们的情况,看看能提供哪些法律和公益支持。”

江念初凑过去,看着地图上的学校位置,认真地说:“我们可以先跟这些女孩聊一聊,了解她们的真实想法和家庭情况,再跟家长沟通,用你之前整理的案例,告诉他们‘让女孩读书不仅是道德责任,也是法律义务’。如果家长还是不同意,咱们再通过律所提供法律援助,帮女孩维权。”

陈屿点点头,目光落在江念初认真的侧脸,心里悄悄泛起一丝悸动——她对乡村女孩的真心关怀,对公益项目的细致规划,都让他越发欣赏。他知道,这场以“工作”为名的同行,不仅能推进试点项目,更能让他和江念初的距离,在共同的理想和努力中,慢慢拉近。

高铁一路向南,窗外的风景从城市的高楼大厦变成乡村的青山绿水。江念初靠在窗边,看着远处的田野,心里满是期待——她能感觉到,这次云南之行,不仅会让试点项目有新的进展,也会让她和陈屿的关系,在共同为乡村女孩努力的过程中,绽放出不一样的光彩。而陈屿坐在她身边,看着她眼里的憧憬,心里也充满了期待——他要用每一次认真的合作,每一次真诚的关怀,让这个意气风发的女孩知道,他不仅想做她公益路上的伙伴,更想做她人生路上的同行人。

夕阳西下时,高铁终于抵达云南的小县城。陈屿提着两人的行李,江念初拿着调研资料,一起走出高铁站。晚风带着乡村特有的清新气息,吹拂在两人脸上,远处的山峦被夕阳染成温暖的橙红色。陈屿看着身边的江念初,笑着说:“接下来的几天,就要辛苦你跟我一起跑学校了。”江念初摇摇头,眼里满是坚定:“能跟你一起帮乡村女孩,一点都不辛苦。我相信,只要我们一起努力,一定会让更多女孩能安心读书,实现自己的梦想。”

陈屿看着她眼里的光芒,心里悄悄许下一个心愿——他要以法律为笔,以公益为纸,和江念初一起,为乡村女孩写下最温暖的成长故事,也为他们自己,写下最动人的同行篇章。而这场始于“工作”的接近,终将在未来的日子里,慢慢变成一场以爱为名的相守,陪伴着他们一起,在公益的路上,向暖而行,向阳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