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掌心的刺 > 第281章 打破“坚强”枷锁

第281章 打破“坚强”枷锁(2 / 2)

- 平等尊重篇:当孩子与女孩发生矛盾时,不说“你是男孩,要让着女孩”,而是说“不管男孩女孩,都要讲道理,你们可以好好沟通,找出解决办法”;当孩子对性别话题好奇时,不说“这有什么好问的”,而是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坦诚回答他们的问题。

江哲还结合自己的经历,给父亲们支招:“上次逸晨说想学编织,用来做校服的装饰设计,我没有反对,而是跟他一起买毛线,还跟着网上的教程学编织,虽然我编得不好,但逸晨特别开心,还跟我说‘爸爸,你真好’。其实孩子不需要我们有多专业,只要我们愿意支持他们,尊重他们的选择,他们就会觉得很温暖。”

工作坊过半,江哲留出了“互动交流”时间,让父亲们分享自己的困惑和计划。陈爸爸第一个站起来:“我回去后,要跟儿子道歉,上次他被嘲笑,我不该说他‘没出息’,还要陪他一起做他喜欢的手工,听他说心里的事。”李爸爸也说:“我要把儿子的芭蕾舞鞋找回来,要是他还想学,我就陪他去报名,别人爱笑就笑,孩子喜欢最重要。”

还有位张爸爸,分享了自己的故事:“我小时候因为哭被爸爸打骂,所以我一直告诉自己‘不能让儿子像我一样’,可不知不觉,我也开始对儿子说‘不许哭’。今天听了江老师的课,才知道我一直在重复爸爸的错误,以后我要改,要做个能倾听儿子心声的爸爸。”他的话引起了很多父亲的共鸣,不少人都红了眼眶,纷纷表示要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

为了让父亲们更好地实践所学,江哲还建立了“父亲成长群”,让大家可以在群里分享自己的进步和遇到的问题,互相交流、互相鼓励。他还制定了“21天行动计划”,每天给父亲们布置一个小任务:第一天“认真倾听孩子说一件开心或难过的事,不评判、不指责”;第七天“陪孩子做一件他喜欢的事,不管是不是‘男孩该做的’”;第十四天“跟孩子聊一次性别话题,告诉他们‘每个人都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第二十一天“给孩子写一封信,告诉他们‘你可以不坚强,爸爸永远支持你’”。

工作坊结束时,江哲给每位父亲送了一本“情绪记录本”,让他们记录自己和孩子的情绪变化,还在扉页上写下:“教育不是塑造‘完美的男孩’,而是培养‘真实的孩子’——允许他们哭,允许他们软弱,允许他们做自己,才是对他们最好的爱。”

离开教室时,陈爸爸拉着江哲的手说:“江老师,谢谢您!今天的课让我明白,我以前对孩子的要求太苛刻了,以后我要多倾听他的心声,做他的朋友,而不是只会提要求的爸爸。”李爸爸也笑着说:“我已经跟儿子约好了,周末一起去买画画材料,他听说我要陪他画画,开心得跳了起来,还说‘爸爸,你今天怎么这么好’。”

看着父亲们满载而归的样子,江哲心里满是欣慰。他想起自己年轻时,因为不懂怎么跟孩子沟通,错过了很多陪伴儿子成长的机会,现在能通过工作坊,帮助更多父亲改变教育方式,让更多男孩摆脱“必须坚强”的枷锁,他觉得特别有意义。

接下来的日子里,江哲经常在“父亲成长群”里分享性别教育的知识和案例,还定期组织线上交流活动,解答父亲们的疑问。有位父亲在群里分享:“今天儿子跟我说,他被同学冤枉偷东西,哭着跟我说‘爸爸,我好委屈’,我没有说‘男孩子不能哭’,而是抱着他说‘爸爸知道你委屈,我们一起去跟老师说清楚’,最后事情解决了,儿子跟我说‘爸爸,谢谢你相信我’,我当时特别感动。”还有位父亲说:“我陪儿子学了一周的芭蕾舞,虽然我看不懂,但儿子每次跳完都特别开心,还跟我说‘爸爸,你看我跳得好不好’,现在他变得越来越自信了。”

21天后,江哲组织了“父亲成长分享会”,邀请父亲们分享自己的收获。陈爸爸拿着“情绪记录本”,开心地说:“这21天,我跟儿子的关系好了很多,他现在有什么事都愿意跟我说,上次他考试没考好,主动跟我说‘爸爸,我这次没发挥好,下次我会努力’,要是以前,他肯定会瞒着我。”李爸爸也展示了儿子的画:“你们看,这是我儿子画的‘我们一家人’,里面有我陪他画画的样子,他还在旁边写‘爸爸是最好的爸爸’,我看了特别开心。”

看着父亲们的改变和孩子们的进步,江哲想起了妻子林晚星说的话:“教育的本质是传递爱,当你用爱和尊重对待孩子,孩子也会用爱回报你。”他知道,性别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父亲们长期坚持,但只要有更多父亲愿意改变,就会有更多男孩能在自由、包容的环境中成长,勇敢地做自己,不再被“必须坚强”的枷锁束缚。

后来,江哲的“父亲性别教育工作坊”在全市推广开来,不少学校和社区都邀请他去讲课,还有出版社联系他,想把工作坊的内容整理成书籍,帮助更多家庭。江哲也没有停下脚步,他不断完善工作坊的内容,加入了“父亲与女孩的性别教育”“家庭中的性别平等”等板块,希望能让更多家长明白,性别教育不是针对某一个性别,而是要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平等、尊重的环境中成长,拥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

有一次,江哲在工作坊上,遇到了之前电子维修课上那个怕焊接失误的男孩的爸爸。那位爸爸笑着说:“江老师,谢谢您!我家孩子现在不仅敢主动请教问题,还参加了学校的电子制作比赛,得了二等奖!他跟我说‘爸爸,你说我可以不勇敢,但我想试试,没想到真的做到了’,我现在才明白,允许孩子不坚强,反而能让他们更勇敢。”

江哲看着眼前的父亲,心里满是感慨。他知道,自己做的这些事,或许不能立刻改变所有家庭的教育方式,但只要能影响一个父亲,改变一个孩子的成长轨迹,就已经足够。就像播下一颗种子,只要用心浇灌,终有一天会开出美丽的花朵,让更多孩子在爱与尊重中,成长为真实、勇敢、快乐的自己。

夕阳下,江哲走在回家的路上,手里拿着父亲们送的“感谢卡”,上面写着“谢谢您,让我们学会了怎么爱孩子”“您的工作坊,改变了我和孩子的关系”。他抬头望向天空,晚霞染红了半边天,就像孩子们充满希望的未来。他知道,自己的“父亲性别教育工作坊”之路还很长,但他会一直走下去,带着对孩子的爱和对教育的初心,帮助更多父亲打破“坚强”的枷锁,让更多男孩在自由的天空下,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