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掌心的刺 > 第267章 社团的公益合作

第267章 社团的公益合作(2 / 2)

张萌收到苏晓雨的回信,里面夹着一张用树叶做的书签,信里写道:“萌姐姐你好,我把你写日记的技巧告诉了班里的同学,大家都开始写日记了!我最近写了一篇《板栗熟了》,里面写了我和妈妈一起捡板栗的故事,现在读给你听:‘秋天到了,山上的板栗熟了,我和妈妈背着竹筐去捡板栗。板栗的外壳有很多刺,妈妈说‘就像我们的梦想,要付出努力才能拿到里面的甜’……’下次我再写新的日记,还跟你分享好不好?”张萌看完,立刻回信:“晓雨你写的《板栗熟了》太感人了!‘梦想需要付出努力’这句话说得特别好,我把你的日记读给社团的同学听,大家都夸你写得好呢!我也给你寄了一本带锁的日记本,你可以把最珍贵的故事写在里面。”

随着书信的往来,30对结对伙伴渐渐熟悉起来,社团还发起了“书信故事分享会”,让大家把收到的暖心片段读给彼此听。念熙读了张悦写的“我们村的科学角”:“最近学校建了科学角,有放大镜、温度计,我每天都去那里观察蚂蚁搬家,老师说‘只要认真观察,就能发现科学的秘密’,我以后想当一名科学家,研究星星和蚂蚁。”陈阳读了李苗苗写的“小图书馆的新变化”:“陈阳哥哥寄的书到了,大家都抢着看《昆虫记》,有同学说‘原来外面的世界这么有趣’,我现在每天都帮老师整理图书,希望小图书馆能有更多书。”

为了让结对关系更紧密,社团还和“微光计划”一起策划了“新年心愿”活动——让乡村女孩写下自己的新年愿望,由实验中学的结对伙伴帮忙实现。张悦的愿望是“想要一本《星星百科全书》”,念熙立刻去书店买回来,还在书里夹了一张手写的“星星观察指南”;李苗苗的愿望是“给小图书馆买一本新字典”,陈阳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了一本最新版的《新华字典》,还在扉页上写着“送给小图书馆的伙伴们,愿你们在文字里找到远方”;苏晓雨的愿望是“想有一套水彩笔,画下大山的颜色”,张萌买了一套24色的水彩笔,还附上了自己画的“大山绘画教程”。

当乡村女孩们收到新年礼物时,纷纷写信来感谢:“念熙姐姐,《星星百科全书》太好看了,我每天都看几页,现在知道了很多星星的名字”“陈阳哥哥,新字典大家都能用,老师说‘这是最珍贵的新年礼物’”“萌姐姐,水彩笔的颜色特别鲜艳,我画了一幅《大山的春天》,下次寄给你看”。

寒假的时候,社团还组织了几位成员跟着“微光计划”去粤北乡村探访。念熙终于见到了张悦——那个喜欢星星的女孩,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扎着马尾,见到念熙时,害羞地递过来一个用树枝做的“星星模型”:“念熙姐姐,这是我用村里的树枝做的,送给你,就像我们信里说的星星一样。”两人一起坐在村里的山坡上看星星,张悦指着天上最亮的一颗说:“姐姐你看,那是北极星,不管走多远,它都能指引方向,就像你的信,总能给我力量。”

陈阳见到了李苗苗,女孩拉着他去看村里的小图书馆:“陈阳哥哥,你寄的书都在这里,大家都给它们贴了新标签,上面写着‘来自深圳的礼物’。”苗苗还给他看自己攒的零花钱:“我已经攒了50块钱,再攒一点,就能给小图书馆买一本新的童话书了。”

张萌见到了苏晓雨,晓雨把自己的日记本拿给她看,里面夹着很多树叶书签,还有一幅画着“两个女孩手拉手”的水彩画:“萌姐姐,这是我画的我们,左边是你,右边是我,虽然我们在不同的地方,但我们的心连在一起。”

探访结束时,乡村女孩们送给社团成员们很多“大山的礼物”——晒干的板栗、自己做的手工、画着大山风景的画。念熙把张悦送的星星模型放在书包里,心里满是感动:“原来书信的力量这么大,能把两个素不相识的人连在一起,能给乡村女孩带去这么多温暖。”

回到深圳后,社团成员们把探访的故事整理成《书信里的大山》小册子,分发给全校同学,还发起了“第二批书信结对”的招募,这次有更多同学报名,公益组织也匹配了更多乡村女孩,结对数量从30对增加到了50对。

新学期开始,社团活动室的墙上贴满了乡村女孩寄来的画和书信片段,最显眼的是一张大纸条,上面写着30个乡村女孩的梦想:“苏晓雨想当老师”“李苗苗想当图书管理员”“张悦想当科学家”“……”念熙看着这些梦想,跟社团成员们说:“我们的书信结对不只是传递温暖,更是在帮她们守护梦想。以后我们还要跟公益组织合作,开展‘线上共读’‘科学小实验分享’等活动,让乡村女孩感受到,不管她们有什么梦想,都有很多人在支持她们。”

陈阳点点头,指着墙上的画说:“下次我们可以把这些画做成展览,让更多人看到乡村女孩的才华和梦想,说不定还能吸引更多人加入公益合作,给她们带去更多帮助。”张萌也笑着说:“我还想跟晓雨一起写一本‘两地故事集’,把我们的书信和故事整理成书,让更多人知道,远方有一群可爱的女孩,正在为梦想努力。”

窗外的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墙上的梦想纸条上,也照在社团成员们充满期待的脸上。他们知道,30封书信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联结等着他们去搭建,还有更多的乡村女孩等着被看见、被鼓励。就像“微光计划”的周姐说的:“每一封书信都是一颗小小的星星,虽然微弱,但聚在一起,就能照亮乡村女孩的成长路。”

念熙拿起一张新的信纸,开始给张悦写新的一封信:“张悦你好,最近深圳的樱花开了,特别美,我拍了照片,下次寄给你看。我最近在准备物理竞赛,遇到了很多难题,但一想到你说‘要像星星一样发光’,就又有了动力。你最近有没有观察到新的星星?有没有在科学角发现新的秘密?期待你的回信,期待听到更多大山里的故事……”

信纸在指尖轻轻翻动,文字里藏着的温暖与期待,正跨越城市与乡村的距离,飞向那个有星星、有小溪、有追梦女孩的远方。而社团与公益组织的合作,也像这书信一样,在“性别平等”与“乡村帮扶”的路上,一步一步,坚定地走向更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