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掌心的刺 > 第186章 微光聚星河,助学暖童心

第186章 微光聚星河,助学暖童心(2 / 2)

孩子们围着物资车,眼睛亮晶晶的。小陈和江哲把文具、图书搬下来,李姐给每个孩子发笔记本,林晚星则拉着小雅,跟校长、班主任坐在办公室里聊学习情况。

“这8个受助的女生,进步都挺大的。”班主任翻着成绩单,指着其中几个名字,“小雅、莉莉、娟子,这三个孩子脑子活,要是能一直读下去,考高中肯定没问题。”

林晚星点点头,又想起什么,轻声问:“那……之前跟小雅一起说要去打工的几个女生,现在怎么样了?”

班主任的脸色沉了沉,叹了口气:“别提了,小花和梅子,去年冬天还是被家长送去广东了,听说在电子厂流水线,一天干12个小时,上个月小花给我打电话,说手都磨起茧子了,后悔没读书。还有小婷,家里要给她定亲,15岁的娃,就要嫁人生娃了……”

办公室里静了下来,窗外的蝉鸣声格外清晰。林晚星攥紧了手里的笔,心里像堵了块石头——她想起小花,那个上次见面时,还跟她偷偷说“想当护士”的女孩;想起小婷,扎着两个小辫子,算数学题特别快。

“所以咱们这助学计划,得再抓紧点。”校长接过话,语气沉重,“村里重男轻女的老思想难改,好多家长觉得女孩迟早要嫁人,不如早点挣钱。你们能帮一个是一个,帮一个,就少一个像小花那样后悔的娃。”

林晚星点点头,从包里拿出助学方案:“校长,我们这次来,除了送物资,还想跟您商量下学期的‘课后辅导’——我们联系了深圳的大学生志愿者,每周用视频给孩子们补英语、数学,还会开‘梦想课’,跟他们讲讲大学、讲讲不同的职业,让孩子们知道,读书能有更多选择。”

“太好了!”校长眼睛亮了,“孩子们现在就缺这个——不知道外面有啥,就觉得打工、嫁人是唯一的路。有志愿者讲课,他们肯定高兴!”

接下来的两天,林晚星和团队忙着对接助学细节:跟老师核对8个受助女生的家庭情况,确保助学金能精准到账;给孩子们上“梦想课”,放深圳大学的视频,问他们“以后想做什么”,小雅举手说“想当老师”,莉莉说“想当医生”,孩子们的声音脆生生的,像春天的新芽;江哲则带着念念,跟孩子们一起在操场玩游戏,教他们踢足球,念念还把自己的绘本分给大家看。

离开的前一天下午,林晚星去了小雅家。土坯房的院子里,小雅的妈妈正在喂猪,看见她来,赶紧擦手迎上来:“林老师,快进屋坐,我给你煮鸡蛋。”

屋里的桌子上,摆着小雅的作业簿,每页都写得工工整整。小雅的爸爸坐在炕边,腿上盖着毯子,看见林晚星,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多亏了你们,不然小雅早就去打工了。现在她每天教我认字,说以后要带我们去深圳看看。”

小雅坐在旁边,抱着弟弟,小声说:“林老师,我不会像小花姐姐那样,我要好好读书,考上高中,再考上大学。”

林晚星摸了摸她的头,心里满是感慨。她知道,不是每个乡村女生都能像小雅这样幸运——还有很多像小花、小婷那样的孩子,正被家庭、被老思想推着,走上一条看不到光的路。但她也相信,只要她们坚持做下去,多帮一个,就多一点希望,就像微光聚在一起,总能照亮一片星河。

离开青川乡那天,孩子们在村口送他们。小雅抱着念念的奥特曼玩具,一直追到车子拐弯处,大声喊:“林老师,我会好好读书的!”

车子驶远,林晚星从后视镜里看着越来越小的身影,眼眶有点红。江哲握着她的手,轻声说:“别难过,咱们以后还会来的,会帮更多孩子。”

念念趴在窗边,小声说:“妈妈,下次我们还来好不好?我想小雅妹妹了。”

林晚星点点头,心里更坚定了——她要把“乡村女童助学计划”做得更好,联系更多企业、更多志愿者,帮更多像小雅这样的孩子留住读书的机会,让她们知道,女孩子的未来,不止打工和嫁人,还能有梦想,还能去更远的地方。

回到深圳后,林晚星立刻召开团队会议,把青川乡的情况整理成报告,发给合作企业,争取更多赞助;又联系深圳的高校,招募了20名大学生志愿者,制定了详细的视频辅导计划;还在公益组织的公众号上,写了小雅和小花的故事,呼吁更多人关注乡村女童教育。

没过多久,公众号的文章就收到了很多留言——有人说想捐文具,有人说想加入志愿者,还有一位企业家留言,说愿意资助10个乡村女生的学费。林晚星看着这些留言,心里暖暖的。她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努力,有很多人都在关心这些孩子,都在为她们的未来添砖加瓦。

一天晚上,林晚星正在整理助学档案,手机突然响了——是小雅的班主任打来的。电话里,班主任的声音很激动:“林老师,告诉你个好消息!小雅这次期中考试,全班第二!她还跟我说,以后要考上县里的重点高中,再考去深圳的大学,跟你一样做公益,帮更多孩子!”

林晚星握着手机,笑着笑着,眼泪就掉了下来。窗外的深圳灯火通明,她想起青川乡小学的孩子们,想起他们亮晶晶的眼睛,想起他们说的“想当老师”“想当医生”。她知道,这些孩子的梦想,就像种子,只要有人浇水、施肥,总有一天会发芽、开花,长成参天大树。

而她和她的团队,愿意做那个浇水的人,用微光聚成星河,照亮孩子们的求学路,也照亮他们充满希望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