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掌心的刺 > 第142章 灯下的蓝图,掌心的约定

第142章 灯下的蓝图,掌心的约定(2 / 2)

接下来的几周,江哲把所有空闲时间都扑在了机构上。白天他去装修队安排好工作,就立刻往商铺跑,跟装修师傅沟通“教室要装隔音棉,避免影响孩子听课”“灯光要选暖白光,保护孩子视力”;晚上回家,就跟林晚星一起改课程方案,两人趴在茶几上,对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逐字逐句抠细节——哪些知识点适合低年级,哪些需要中高年级重点突破,怎么把江哲当年学的“游戏化教学”融入进去,都讨论得清清楚楚。

有一次周末,两人在商铺里打扫卫生,江哲踩着梯子贴隔音棉,不小心把乳胶漆蹭到了林晚星的袖口。他赶紧跳下来,拿湿纸巾帮她擦,却越擦越脏。“都怪我,没注意旁边的漆桶。”江哲有点懊恼,林晚星却笑着说:“没事,这是咱们‘启航教育’的‘第一枚纪念章’,以后看到就想起今天。”

江哲看着她的笑脸,突然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小盒子,打开是一枚银戒指,样式简单,却闪着光。“我攒了三个月工资买的。”他的耳朵有点红,“当年毕业时我就想,要是以后遇到想共度一生的人,就用第一个月工资给她买枚戒指。现在虽然晚了五年,但我想跟你说——等机构稳定了,咱们就买房、结婚,一起把机构做好,一起帮更多孩子。”

林晚星的眼泪一下子掉了下来,她伸出手,让江哲把戒指戴在她的无名指上。戒指大小刚好,贴着皮肤暖暖的,像两人紧握的初心。“我等这句话,等了好久。”她靠在江哲怀里,听着他的心跳,心里满是踏实——她知道,这个放弃教师职业却没丢教育初心的男人,会陪着她,把这件温暖的事一直做下去。

为了挑选老师,林晚星利用课余时间帮江哲面试。有个刚从师范学院毕业的女生,试讲时有点紧张,却能耐心地蹲下来跟“模拟学生”沟通,林晚星想起自己第一次上课的样子,立刻跟江哲说“这个姑娘有耐心,能跟孩子处好”;还有个有两年教学经验的老师,试讲时张口就说“要让孩子每天刷二十道题”,江哲当场就婉拒了:“咱们要的不是‘刷题机器’,是能懂孩子的老师——我当年在师范学的,可不是让孩子靠刷题提分。”

课程设置上,两人结合江哲的师范专业基础和林晚星的一线教学经验,制定了“分层辅导”方案:

- 低年级(1-3年级):以“兴趣培养”为主,语文带孩子读儿歌、编小故事,数学用积木、卡片教孩子认数字、算加减法,每节课留十分钟做“小游戏”,比如“词语接龙”“数字捉迷藏”;

- 中年级(4-6年级):以“基础巩固”为主,语文重点补拼音、字词和简单阅读理解,数学侧重应用题解题思路,每节课后留“小任务”,比如让孩子给家长讲一道题,巩固知识点;

- 高年级(7-9年级):以“能力提升”为主,语文主攻作文立意和阅读理解答题技巧,数学针对难点题型拆解,还会定期跟学校老师沟通,确保辅导内容跟课堂进度衔接。

机构开业那天,没有隆重的仪式,只在门口挂了个简单的“启航教育”牌子,却来了六个学生——有李伟,有班里的张萌萌,还有三个是家长听龙三中的老师推荐来的。江哲站在门口,看着家长牵着孩子走进来,紧张得手心都出汗了,还是林晚星悄悄捏了捏他的手,他才放松下来;林晚星则在教室里,跟孩子们做“自我介绍接龙”游戏,很快就把气氛活跃了起来。

晚上关店后,江哲坐在空教室里,看着墙上孩子们写下的“小目标”,又看了看身边的林晚星,笑着说:“咱们当年在师范学的东西,今天终于用上了。”林晚星靠在他肩上,轻声说:“这只是开始,以后咱们会帮到更多孩子的。”

接下来的日子,机构的口碑慢慢做了起来。家长们都说“这里的老师不催着刷题,孩子愿意学了”,有的家长还把朋友的孩子推荐过来。李伟在机构补习了两个月,语文成绩从期末的六十五分提到了单元考的七十八分,他奶奶特意拎着一篮自己种的橘子来机构,拉着林晚星的手说:“孩子现在回家都主动写作业,还跟我说‘林老师和江老师都相信我能学好’。”

有一次,江哲给高年级孩子讲数学题,遇到一个总怕答错的女生,他想起自己当年在师范学的“鼓励式教学”,蹲下来跟她说:“别怕,咱们把题目拆成小步骤,你看,这一步你昨天就做对过,特别厉害。”女生慢慢放松下来,真的把题解了出来。课后江哲跟林晚星说:“原来当年学的东西,真的能帮到孩子——早知道这样,或许我早几年就该做教育了。”

林晚星笑着摇摇头:“不晚。你现在做的,比当年当老师更有意义——咱们不仅在教孩子,还在搭建一个让更多好老师发光的平台。”

晚上回家,两人坐在沙发上,看着机构的学员登记表,上面的名字越来越多,江哲握着林晚星的手,轻声说:“晚星,谢谢你。要是没有你,我可能还在工地跑,不知道自己真正想做什么。”林晚星靠在他怀里,看着窗外的月光落在两人交握的手上,银戒指闪着温柔的光:“是咱们一起的——你有师范的底子,我有教学的经验,咱们俩一起,才能把‘启航’做好。”

深圳的夜晚很安静,远处的路灯透过窗户,在地板上投下温暖的光斑。江哲和林晚星手牵手看着桌上的机构规划图,上面的“短期目标”已经打了勾,“长期目标”——“打造让孩子喜欢、家长放心的教育品牌”——还等着两人一起去实现。

林晚星知道,江哲当年放弃教师职业,是为了闯荡;现在选择回归教育,是为了初心。而她,会一直陪着他,用两人的专业和耐心,让“启航教育”的灯,照亮更多孩子的成长路。他们的未来,就像机构门口的牌子一样,正朝着充满希望的方向,稳稳地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