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7月的深圳,盛夏的热浪裹着潮湿的风漫过街道,梧桐树叶被晒得发亮,蝉鸣从枝叶间此起彼伏地涌出来,和街角冰室“冰镇酸梅汤”的叫卖声缠在一起,透着热烈又鲜活的气息。林晚星站在深圳第三中学的校门前,手里攥着皱巴巴的实习介绍信,指尖因为紧张微微出汗——这是她拿到教师资格证后第一次正式实习,也是她第一次走进中学的校园,心里既期待又忐忑。
“林晚星同学是吗?”一个温和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林晚星回头,看到一位穿着浅蓝色衬衫的女老师,胸前别着“李敏”的工作牌,手里还拿着一本教案。“我是初二(3)班的班主任,也是你的指导老师,叫我李老师就行。”李老师笑着伸出手,“咱们先去办公室,我跟你说说这学期的实习安排。”
跟着李老师走进教学楼,走廊里回荡着学生们的笑声,偶尔有抱着作业本的学生跑过,会停下来礼貌地喊“李老师好”。林晚星看着墙上贴满的“优秀班级”奖状和学生们的手抄报,心里悄悄期待起接下来的实习生活。
办公室里,李老师给她倒了杯凉白开,把一份实习计划表放在她面前:“你这次实习主要负责两个任务,一是协助我管理初二(3)班的日常,比如收发作业、组织班会;二是跟着我听语文课,熟悉中学课堂的教学节奏,后面有机会的话,也可以试着自己上几节课。”她顿了顿,又补充道,“咱们班有45个学生,大部分都很听话,就是有几个男生比较调皮,比如坐在最后一排的陈阳和王浩,上课爱开小差,你多留意就行。”
林晚星认真地把李老师的话记在笔记本上,还特意在“陈阳、王浩”的名字旁边画了个小圈。“谢谢李老师,我会好好跟您学习的。”她抬起头,眼里满是认真。
第二天一早,林晚星提前半小时来到学校,帮李老师整理初二(3)班的语文作业。她按照学号把作业分成两摞,一摞是按时交的,一摞是没交的,还在没交作业的学生名单旁标注了“需提醒”。李老师走进办公室时,看到整齐的作业,笑着说:“你倒是细心,比我当年实习时还认真。”
第一节课是李老师的语文课,讲的是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林晚星坐在教室后排的空位上,手里拿着笔记本,认真记录李老师的教学方法。李老师没有直接讲课文,而是先问学生:“你们小时候有没有过特别喜欢去的地方?比如院子里的小花园、老家的田野?”学生们立刻活跃起来,纷纷举手分享自己的经历,等大家说得差不多了,李老师才笑着说:“今天咱们要学的课文里,鲁迅也有一个特别喜欢的地方,叫百草园,咱们一起去看看里面有什么好玩的。”
这样的导入方式让林晚星眼前一亮——她之前在小学实习时,也常用“分享经历”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没想到中学课堂也能用。她赶紧在笔记本上写下“导入:联系学生生活经历,激发兴趣”,还画了个五角星标注重点。
课上到一半,坐在最后一排的陈阳偷偷把漫画书放在课本边,轻声问:“陈阳,你觉得百草园里的覆盆子,和你昨天说的老家山上的野果,哪个更好吃呀?”陈阳愣了一下,赶紧把漫画书收起来,红着脸说:“应该是覆盆子吧,鲁迅写得好像很好吃。”全班同学都笑了起来,陈阳也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开始认真听课。
下课后,林晚星跟着李老师回到办公室,忍不住问:“李老师,您刚才为什么不批评陈阳呀?他上课看漫画书,影响多不好。”
李老师笑着端起水杯喝了一口:“中学阶段的孩子自尊心强,直接批评容易让他们反感,反而不愿意听课。咱们换个方式,既提醒了他,又给了他台阶下,他反而会更愿意听你的话。以后你要是遇到这种情况,也可以试试这种‘温和提醒’的方法。”
林晚星点点头,把李老师的话记在心里。她发现,中学老师不仅要教好知识,还要懂得怎么和青春期的学生相处,这比小学教学更需要耐心和技巧。
接下来的几天,林晚星渐渐熟悉了初二(3)班的情况。每天早上,她会提前到教室,帮学生们打开窗户通风,检查教室的卫生;上课前,她会帮李老师把课件和教具搬到教室;课后,她会留在教室,帮有疑问的学生解答难题。
有一次,班里的女生张晓雅因为数学考试没考好,趴在桌子上偷偷哭。林晚星看到后,走过去坐在她身边,轻声说:“我以前数学也不好,有次考试才考了60分,后来每天放学都留半小时做题,慢慢就赶上来了。你要是有不会的题目,也可以问我,咱们一起想办法。”
张晓雅抬起头,眼里还挂着泪珠:“真的吗?可是我觉得数学好难,不管怎么学都学不会。”
“别着急,咱们一步一步来。”林晚星拿出张晓雅的数学试卷,帮她分析错题,“你看这道题,其实就是你上课学的‘一元一次方程’,只是题目换了个说法,你就没认出来了。咱们把题目里的‘买东西’换成‘你熟悉的事’,比如‘你有50块钱,买了2支钢笔,还剩20块,每支钢笔多少钱’,是不是就好理解了?”
张晓雅跟着林晚星的思路,很快就解出了这道题,眼里渐渐有了光亮:“原来这么简单!我之前就是太紧张了,没看清题目。”
“对呀,你其实很聪明,就是缺乏点信心。”林晚星笑着摸了摸她的头,“以后有不会的题目,随时来找我,咱们一起加油。”
从那以后,张晓雅经常找林晚星问数学题,林晚星也耐心地帮她讲解,还教她怎么整理错题本。慢慢的,张晓雅的数学成绩有了明显提高,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
一周后,李老师让林晚星试着组织一次班会,主题是“我的初中目标”。林晚星既兴奋又紧张,提前三天就开始准备班会流程:先是播放一段关于“初中生如何制定目标”的短片,然后让学生们分组讨论自己的目标,最后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分享,李老师和她再做总结。
班会开始那天,林晚星站在讲台上,看着台下45双眼睛,手心忍不住冒汗。她深吸一口气,按照准备好的流程开始主持:“同学们,咱们已经上初二了,很快就要面临中考,大家有没有想过,自己以后想考什么样的高中,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呢?今天咱们就一起来聊聊‘我的初中目标’。”
播放短片的时候,林晚星注意到,陈阳和王浩虽然没有说话,但看得很认真。短片结束后,分组讨论环节,林晚星特意走到陈阳他们组,听他们的讨论。陈阳说:“我想考体校,以后当一名足球运动员,可是我爸妈觉得踢球没出息,不让我学。”王浩也说:“我想当一名游戏设计师,可是我妈说我天天玩游戏,不务正业。”
林晚星没有打断他们,而是等他们说完后,轻声说:“你们的目标都很有意思呀!足球运动员能为国争光,游戏设计师能做出好玩的游戏,让大家开心。其实只要你们好好努力,把学习成绩提上去,再跟爸妈好好沟通,他们肯定会理解你们的。”
陈阳和王浩愣了一下,好像第一次有人肯定他们的目标,眼里露出了惊讶又开心的神色。
在分享环节,陈阳居然主动举手,走上讲台说:“我想考体校,成为一名足球运动员。以前我爸妈不同意,但是今天林老师说,只要我努力,爸妈肯定会理解我。以后我会好好学语文和数学,不让爸妈担心,也不让自己的目标变成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