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李老师家离学校不远,咱们快去吧!”陈小梅拉着她的手,把围巾又给她紧了紧,“这道题很重要,要是弄不懂,下次遇到肯定还会错。”
两人踩着厚厚的雪,深一脚浅一脚地往李老师家走。雪粒子打在脸上,疼得慌,可她们却一点都不觉得冷,心里只想着那道题的解法。到李老师家的时候,两人的头发和眉毛上都沾了雪,像两个小雪人。
李老师看到她们,又惊又喜,赶紧让她们进屋烤火:“这么晚了,雪又这么大,你们怎么来了?”
“李老师,我们有道题不会做,想请教您。”陈小梅把辅导书递过去,指着那道代数题。
李老师接过书,仔细看了看,然后拿起笔,在草稿纸上给她们讲解:“这道题要用因式分解法,先把多项式拆成两个平方差,再提取公因式……”他讲得很仔细,一遍没懂就讲第二遍,直到她们都点头说“懂了”才停下。
临走的时候,李老师把自己的保温杯递给她们:“这里面是热水,你们路上喝,别冻着了。竞赛快到了,别太累,注意身体。”
林晚星和陈小梅接过保温杯,心里暖烘烘的。走在回家的路上,热水在杯子里晃,热气从杯口冒出来,映着雪地里的月光,像撒了把碎银。
“晚星,你看,”陈小梅突然停下脚步,指着远处的路灯,“那盏灯亮得很,像不像县一中的方向?”
林晚星顺着她指的方向看过去,远处的路灯在雪雾里泛着暖黄的光,微弱却坚定。她点点头:“像!等咱们考上县一中,就能天天看到这样的灯了。”
“嗯!”陈小梅用力点头,“咱们一定能考上!到时候咱们还做同桌,一起去图书馆看书,一起去食堂吃炒青菜!”
林晚星笑着说好,心里却比谁都清楚——如果没有陈小梅,她可能早就放弃了竞赛,放弃了考县一中的梦想。是陈小梅的笔记,是陈小梅的辅导书,是陈小梅的陪伴,让她在寒冷的冬天里,感受到了温暖,看到了希望。
竞赛前一周的周六,陈小梅把林晚星叫到自己家,从书包里掏出个布包,递给她:“晚星,这是我给你准备的竞赛用品,你看看缺不缺。”
林晚星打开布包,里面有两支新钢笔,是陈小梅攒了半个月零花钱买的;有一块新橡皮,带着淡淡的香味;有一本新草稿本,纸页厚实;还有一个煮鸡蛋,用油纸包着,还带着温度。
“小梅,你怎么买这么多东西?”林晚星的声音有点哽咽。
“竞赛要用心准备嘛!”陈小梅笑着说,“钢笔要多带一支,万一没水了呢?橡皮买新的,擦得干净;草稿本厚一点,能多写几道题;鸡蛋给你考试那天早上吃,补脑子。”她顿了顿,又认真地说,“晚星,我知道你紧张,我也紧张,可咱们都准备这么久了,肯定能行。不管结果怎么样,咱们一起努力过,就不后悔。”
林晚星用力点头,把布包紧紧抱在怀里,像抱着全世界最珍贵的礼物。她看着陈小梅,看着陈小梅妈妈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看着窗外飘着的雪,心里突然特别踏实——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她有最好的朋友,有支持她的人,有值得为之奋斗的梦想。
竞赛那天早上,天还没亮,林晚星就起床了。她把陈小梅给的钢笔、橡皮、草稿本放进书包,又把那个煮鸡蛋揣在怀里,然后背着书包往学校走。雪已经停了,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照在雪地上,反射出耀眼的光。
到学校的时候,陈小梅已经在门口等她了,手里拿着两杯热豆浆:“快喝了,暖暖身子。”
林晚星接过豆浆,喝了一口,甜丝丝的暖意顺着喉咙滑下去,暖得她心里发颤。两人手拉手走进考场,走到门口的时候,陈小梅突然停下来,看着她的眼睛说:“晚星,加油!咱们一起考,一起拿奖!”
林晚星用力点头:“嗯!一起加油!”
走进考场,林晚星找到自己的座位,把文具摆好。监考老师发下试卷,她深吸一口气,拿起钢笔,开始答题。试卷上的题型很多都在陈小梅给的辅导书和笔记里见过,解题步骤她也记得很清楚。她沉着冷静地思考,一笔一划地写,遇到难一点的题,就想起陈小梅说的“别着急,先找突破口”,慢慢就有了思路。
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林晚星放下笔,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她看着试卷上满满的解题步骤,心里满是踏实。走出考场的时候,陈小梅已经在门口等她了,两人相视一笑,不用说话,就知道对方发挥得不错。
“晚星,咱们去吃炒青菜吧!”陈小梅拉着她的手,“我妈给了我五块钱,咱们去食堂点两份炒青菜,庆祝一下!”
林晚星笑着说好,跟着陈小梅往食堂走。阳光洒在她们身上,雪地上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两条紧紧靠在一起的线。她知道,不管这次竞赛结果如何,她都永远不会忘记,在十三岁的冬天,有一个叫陈小梅的女孩,用一本笔记、一本辅导书、一条围巾、一杯豆浆,给了她最珍贵的帮助,给了她坚持梦想的勇气。
后来,竞赛成绩出来了,林晚星拿了二等奖,陈小梅拿了三等奖。班主任在班上表扬她们的时候,陈小梅悄悄对她说:“你看,我说咱们能行吧!”
林晚星看着她,笑着点头。她知道,这只是她们梦想路上的一小步,未来还有更长的路要走,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着她们。但她不怕,因为她有陈小梅这个好朋友,有一起奋斗的约定,有对未来的期待。她们会一起考上县一中,一起考上大学,一起走出这个小镇,去看更广阔的世界——就像她们当初约定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