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席的气氛变得有些微妙。凌云成功的将话题引向了不可知的方向,一定程度上化解了郑和直接的质询。
宴后,郑和提出希望参观吕宋的“民生设施”,尤其是与医药、公共卫生相关的场所。凌云欣然应允,亲自陪同他参观了新建的、采用了许多格物院研究成果(如基础消毒、隔离理念、标准化护理)的“吕宋惠民药局”和负责城市供水、排污的“水务司”。
在这些地方,郑和看到了不同于传统医馆的整洁与秩序,看到了利用水力驱动的初步过滤设备,也看到了吕宋在改善民生方面的切实努力。这与他印象中穷兵黩武、一心割据的军阀形象,产生了不小的偏差。
当晚,郑和在下榻的驿馆内,秘密召见了随行的、精通医术和阴阳术数的随员。
“你等今日观那药局与水务司,感觉如何?”郑和问道。
“回公公,其法虽奇,然条理清晰,效验颇着,非虚妄可比。尤其那净水之法,若推行于北地,或可活人无数。”医官如实回答。
“咱家观其气象,虽锐意进取,却并非一味穷兵黩武,于民生亦有所用心。”另一位随员补充道。
郑和默然不语。他心中的疑虑与判断,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而就在郑和于吕宋境内观察、权衡之际,远在格物院地下深处的玄玑子,再次通过加密信道发来紧急信息:
“那股意志之‘扫描’频次加剧!其‘程式化’冰冷之中,似多出一丝……‘确认’之意?犹如猎犬锁定猎物气息!贫道心绪不宁,大凶之兆愈显!彼之降临,恐已进入倒计时!”
信息的末尾,甚至带上了一丝修道之人罕见的惊惶。
凌云接到密报,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海面上,大明舰队的灯火如同点点鬼火,近在咫尺。而星空深处,那无形的猎手,似乎已经磨利了爪牙。
郑和的舰队是眼前的麻烦,但星空的威胁,才是真正悬于头顶的利剑。
他必须尽快稳住大明这边,才能集中全部精力,应对那即将到来的、真正的考验。
宴无好宴,暗藏玄机。而更大的风暴,正在无声中加速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