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吕宋基地内部,一场关于未来道路的争论,在高层中悄然展开。
一方以李参将和部分军队将领为主,主张 “武力优先” 。他们认为,当务之急是尽快消化凌云留下的技术遗产,尤其是“多相水晶核心”,以此打造更强大的舰队和武器,主动出击,肃清南方海域所有“圣主”的残余势力,甚至寻找机会,反攻苍梧大陆,彻底根除后患。他们坚信,只有绝对的力量,才能保障安全。
另一方则以陈默、玄玑子以及部分格物派官员为代表,主张 “技术深耕与根基建设” 。他们认为,盲目扩张风险巨大,尤其是目前对“圣主”的了解依然有限,其本体和真正实力仍是未知。当前应首先确保“多相水晶核心”的成功复现,并以此为契机,全面提升大明在能源、材料、灵能应用等基础领域的水平,夯实根基。同时,加强对星陨遗民技术的研究,争取在更高层面上理解并克制“圣主”。他们强调,“格物”的真谛在于认知和利用规律,而非单纯的破坏。
“没有总督大人掌舵,我们每一步都必须如履薄冰。”陈默在争论中沉声道,“武力不可或缺,但若技术根基不牢,再强大的舰队也只是无根之木。我们必须先‘读懂’总督留给我们的‘钥匙’,才能打开正确的‘门’。”
李参将则反驳:“强敌环伺,岂容我们慢慢读书?唯有以战养战,以血与火锤炼出的力量,才是最可靠的保障!总督大人若在,也必会支持主动出击!”
双方争执不下,谁也说服不了谁。吕宋的未来,笼罩在了一层新的迷雾之中。
而就在这内部争论、技术攻关与外部压力并存之际,遥远的南方,那片刚刚经历过惊天动地大战的海域,似乎也并未真正恢复平静。
偶尔有巡逻的舰船回报,在深渊之门原址那巨大的漩涡逐渐平息后,深海中偶尔会捕捉到一些极其微弱、断断续续的异常能量波动,与“圣主”的冰冷意志有所不同,更像是一种……无序的哀鸣,或者某种濒死的挣扎?
同时,玄玑子通过灵能遥感,隐隐感觉到,在苍梧大陆的方向,那股曾经庞大而集中的冰冷意志似乎真的消散了,但却仿佛化作了无数更加细微、更加隐蔽的碎片,散入了那片大陆的山川河流、草木生灵之中,如同一种……沉寂的污染,在等待着下一次复苏的契机。
凌云用生命换来的,是一场惨胜,是一个宝贵的喘息之机,也是一份沉重而充满未知的遗产。
他的意志,如同那颗“多相水晶核心”的蓝图,深深烙印在了幸存者的心中。
是选择继承他的力量,化身更锋利的剑?
还是选择追随他的智慧,成为更坚固的盾?
抑或是……走出一条他未曾设想的,属于这个时代自己的道路?
吕宋基地,这个失去了舵手的巨轮,正承载着希望与迷茫,驶向充满挑战的未来。而深埋在南方深渊与星陨之谜中的真相,依旧等待着被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