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 > 第148章 北上的巨舰与暗处的刀锋

第148章 北上的巨舰与暗处的刀锋(1 / 2)

凌云的奏疏——《为报效圣恩、修缮战舰、以竟靖海全功事》——以一种近乎“自投罗网”的姿态,伴随着韩雍那封言辞激烈的《十大罪疏》,一同摆在了永乐皇帝朱棣的龙案之上。

朝堂之上,因此而引发的波澜远超之前任何一次。支持凌云者,如部分勋贵、与南洋贸易利益攸关的官员,以及悄然崛起的“格物派”年轻官员,竭力为凌云辩护,强调“龙威”巨舰乃国之重器,其修缮关乎海防大局,吕宋工坊能力有限,移师天津卫实为无奈之举,亦是忠君体国之表现。他们更指出,韩雍奏疏中多为臆测之词,并无实证,若因此耽搁战舰修复,致使海疆不宁,才是真正的误国。

反对者则如嗅到血腥的鲨鱼,紧紧抓住“凌云欲挟巨舰近畿,其心叵测”这一点大做文章,言辞激烈,仿佛“龙威”号一旦北上,便会炮轰紫禁城一般。双方在朝堂上争得面红耳赤,几乎演变成全武行。

深居宫禁的朱棣,看着这两份截然相反的奏章,陷入了长久的沉默。他手指轻轻敲打着龙椅扶手,目光深邃难测。

韩雍的弹劾,句句敲在他的心坎上,凌云的独立性和强大力量始终是他的一块心病。但凌云主动提出将“龙威”号送至天津卫维修,这个举动又大大出乎他的意料。这无异于将最锋利的刀柄,主动递到了他的手中。

是趁机收回这把利刃,还是……继续用之劈荆斩棘?

他想起了南方那未曾亲见却屡有传闻的“巨兽”与“妖物”,想起了“龙威”号战报中描述的惨烈,也想起了内帑因南洋贸易而日益充盈的金银。

最终,帝王的权衡之术再次占据了上风。

朱棣下旨,准允“龙威”号前往天津卫格物分苑进行“必要之维修”,但同时严令:一、维修期间,“龙威”号所有武备需由朝廷派员(自然包括韩雍)监督封存;二、维修过程,朝廷工部及兵部需派员“协理学习”;三、凌云本人,需随舰北上,“以备咨询”。

这是一道充满矛盾的旨意。既同意了凌云的请求,又将他和他的巨舰置于严密的监控之下。

圣旨传到吕宋,韩雍虽然对未能彻底扳倒凌云感到些许遗憾,但对此结果也颇为满意。在他看来,凌云这是自入牢笼。只要“龙威”号到了天津卫,脱离了吕宋的根基,便成了无牙老虎,迟早能找到机会将其彻底掌控。

而凌云接到旨意后,只是平静地领旨谢恩。这正是他想要的结果——一个将证据(伤痕累累的巨舰)和实力(格物分苑的技术)展示在皇帝和朝堂面前的机会。

准备工作迅速展开。受损严重的“龙威”号在进行了必要的临时加固后,在一支小型护航舰队的陪同下,拔锚启航,踏上了北上的航程。凌云、陈默(作为技术总顾问)以及部分核心技术人员随行。李参将则留守吕宋,主持大局,并继续秘密推进“深潜者计划”和新型武器的研发。

航行途中,凌云与韩雍同处一舰,却几乎没有任何交流。韩雍恪尽职守,每日巡视,记录着战舰的每一个细节,尤其是那些触目惊心的战斗伤痕——巨大的爪痕状凹坑、被强酸腐蚀融化的装甲、以及舰体上那些非炮弹所能造成的、诡异的撕裂伤。这些痕迹,无声地佐证着南方敌人的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