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砺剑惊涛(2 / 2)

· 情报与特种作战:张贲被任命为南洋侦缉营主官,负责训练专职的侦察、渗透与破坏部队,并开始尝试利用热气球进行早期空中侦察。

整个吕宋基地,俨然成了一个巨大的、嘈杂而高效的兵工厂与试验场。白天,厂区机床轰鸣,船台铆接声震耳欲聋;夜晚,“南工院”的实验室往往灯火通明,争论声、演算声不绝于耳。

然而,进展并非一帆风顺。技术的鸿沟并非轻易能够跨越。新型锅炉的爆炸事故时有发生,线膛枪的枪管寿命极短,电磁研究更是屡屡碰壁,耗费巨大却收效甚微。来自帝都的钦差行辕,如同幽灵般,冷眼旁观着这一切,他们的奏报,既会记录下每一次爆炸的失败,也会呈递上每一份看似激进的预算申请。

压力,无处不在。

这一日,凌云正在审阅“南工院”提交的关于电磁推进(一种取代螺旋桨的大胆设想)的初步可行性报告,这份报告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但所需资源和时间都堪称无底洞。就在他眉头紧锁之际,亲卫通报,马三宝从南京发来了密电。

密电内容简短却惊心:“朝中非议未绝,多以‘靡费无度,未见实功’攻讦。陛下虽信重,然耐心非无限。近有御史上‘南洋钱粮审计疏’,数目惊人,陛下览后,沉默良久。凌公,当有以‘惊涛’示人,安帝心,慑群小。”

马三宝的提醒再明白不过:皇帝的支持不是无限的,朝中的反对派正在利用技术研发的高投入和暂时未见显着产出来大做文章。他需要尽快拿出一些能够产生“惊涛”效应、足以堵住悠悠之口的实质性、可见的成果来稳固地位。

凌云放下密电,走到窗前,看着下方一片繁忙的基地。他知道,一些长远的研究无法急于求成,但确实需要一些能够在短期内震撼朝野、证明道路正确的“硬货”了。

他的目光,落在了港口内,那艘正在接受大规模改装的“定远号”,以及船台上,那艘刚刚铺设完龙骨、初具雏形的“破浪2型”首舰“镇南号”上。

技术突破需要时间,但战术与体系的威力,或许可以提前展现。

一个计划在他脑海中迅速成型。

他转身,对传令兵沉声道:“传李参将、张贲、陈默,即刻来见!我们有‘客人’要招待了,得让他们看看,我们这把正在淬火的剑,到底有多锋利!”

砺剑三载,终需一试锋芒。而这第一次的“惊涛”,必须足够响亮,足够耀眼,才能劈开朝野的疑云,为后续更深远的改革与备战,赢得宝贵的时间和空间。真正的惊涛,即将在精心选择的舞台上,悍然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