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熔炉炼心(2 / 2)

周御史更是言辞激烈:“耗费国帑百万,至今未见一舰可用,反惹来海上强敌!凌云之罪,罄竹难书!臣恳请陛下,立即停止‘定海’计划,将凌云革职查办,另选贤能,与那‘四海商会’缓和关系,方为上策!”

一些原本中立的官员也开始动摇,认为凌云的项目确实代价高昂且树敌过多,不利于稳定。

奏章如雪片般飞向通政司。要求停止项目、惩处凌云的呼声越来越高。朱棣虽然依旧信任凌云,但朝野的压力和海上实实在在的威胁,也让他倍感棘手。他对项目的拨款和支持,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些许迟滞和更多的审查。

内外交困,天工院内部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有年轻学子感到前途渺茫,心生退意;有工匠在反复的失败和巨大的压力下变得焦躁易怒。

“大人,我们……是不是真的走得太快了?”连郭衡都有些动摇,看着反射炉那复杂的设计图,面露难色。

“是啊,凌大哥,那帮酸儒说得也不是全无道理,咱们是不是先缓一缓?”李小柱也闷声道。

面对质疑和压力,凌云没有斥责,而是将核心成员带到了龙江船厂的最高处。脚下,是初具规模的“扬威”舰龙骨,如同巨兽的骨架,在夕阳下泛着冷硬的光泽。远处,长江奔流入海,水天一色。

“你们看到了什么?”凌云问。

“是……是我们的船。”李小柱道。

“是困难,也是烂摊子。”有人小声嘀咕。

凌云摇头,目光深远:“我看到的,是未来。是未来百年,我大明商船能够安全航行四海的保障!是未来千年,我华夏子孙不再受来自海上威胁的基石!”

他转过身,看着每一张疲惫而迷茫的脸:“我知道很难,知道外面很多人等着看我们的笑话,知道敌人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大。但正因如此,我们才更不能停下!”

“徐理他们怕的是什么?怕的不是我们失败,而是我们成功!‘四海商会’为什么急着跳出来?因为他们也怕!怕我们真正掌握这力量!”

“这熔炉,炼的不仅是钢,更是我们的心志!这艘船,承载的不仅是火炮蒸汽,更是我华夏能否抓住这次机遇,屹立于时代潮头的命运!”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我们现在退一步,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漕运的旧弊会卷土重来,海上的敌人会更加肆无忌惮!我们无路可退,唯有向前,碾碎一切障碍!”

夜幕降临,龙江船厂的工棚里,炉火再次燃起,比以往更加炽烈。反射炉的夯土地基开始挖掘,改进蒸汽机的图纸铺满了案头。没有人再抱怨,每个人的眼中都重新燃起了火焰。

熔炉炼心,淬炼出的是更深的裂痕,还是更坚的意志?答案,写在每一个通宵达旦的灯火里,写在每一次失败后毫不犹豫的重新开始中。真正的较量,现在才真正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