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京口风云(2 / 2)

“果然出事了!”工部右侍郎猛地站起,厉声喝道,“凌云!这是怎么回事?!皇恩浩荡,将如此重任交予你手,你竟弄出此等纰漏!这‘格物’之学,莫非就是此等不堪用的样子货?!”

周御史更是激动,指着凌云:“陛下!诸位大人!大家都看到了!此等关键之时,机械崩坏,贻误漕运,其罪非小!臣恳请立刻将凌云拿下问罪,并彻查天工院所有工程!”

观礼台上顿时一片混乱,质疑、幸灾乐祸、担忧的目光齐刷刷投向凌云。马三宝脸色也瞬间变得难看。

沈敬仁坐在宾客席上,轻轻摇着折扇,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仿佛在欣赏一出好戏。

压力如山崩海啸般向凌云压来。李小柱、郭衡等人脸色煞白,就要冲向动力舱排查。

“都站住!”凌云一声断喝,声音竟异常平静,甚至带着一丝冷冽。他早就料到不会一帆风顺,只是没想到对方出手如此狠辣精准,同时破坏了两套系统!

他没有理会工部侍郎的斥责和周御史的弹劾,而是快步走到指挥台边缘,目光如电,迅速扫视现场。他注意到,一号机组停机前的声音异常短暂而剧烈,更像是某个关键承重部件瞬间断裂,而非一般故障;水力系统卡死也颇为蹊跷。

“是人为破坏!而且是对机械极其了解的人所为!”凌云瞬间判断。他脑海中飞速运转,思考着应急预案。仅剩的二号机组不能停,必须维持闸室现状。

他转身,面向混乱的观礼台和骚动的人群,朗声道:“诸位大人,诸位父老!机械运行,偶有故障,本是常事!何须惊慌?”

“常事?说得轻巧!如今漕运中断,你待如何?”工部侍郎咄咄逼人。

“中断?”凌云嘴角露出一丝傲然的笑意,“谁说要中断?”

他不再看那些官员,直接对李小柱和郭衡下达了一连串清晰、迅速的命令,声音通过简易扩音装置传遍现场:

“李小柱!带你的人,立刻检查一号机组断裂点,确认是否是主连杆轴承座铸造暗伤或被人为锯伤!如果是,启用应急方案,用备用的大型手摇液压千斤顶组,临时顶替蒸汽动力,辅助二号机组关闭闸门!方案三,演练过的!”

“郭衡!带人检查水轮传动箱,重点查看减速齿轮组是否有异物卡入!清除异物,若齿轮损坏,暂时断开水力链接,依靠蒸汽动力和人力辅助完成本次通闸!”

“赵老蔫!组织所有备用人力,准备协助操作备用绞盘!”

“工坊区机修组,携带工具,立刻支援!”

他的指令精准、果断,仿佛早已预料到各种可能发生的故障并准备了预案。这种临危不乱的强大自信,瞬间稳定了天工院团队的军心。

工匠们如同上了发条般迅速行动。很快,李小柱那边传来消息:“大人!一号机组主连杆轴承座根部发现新鲜锯痕,几乎断裂! 是人为破坏!” 郭衡也报告:“水轮传动箱内发现数块特制硬木楔子,卡死了齿轮!”

真相大白!是蓄意破坏!

现场再次哗然,但这次,舆论开始转向。人们震惊于破坏者的歹毒,更惊叹于天工院应对突发故障的能力和准备。

在手摇液压千斤顶(利用帕斯卡原理,由多人合力摇动产生高压,顶起重物)的辅助和备用人力绞盘的配合下,仅剩的二号蒸汽机组爆发出全部潜力,沉重的主闸门再次缓缓移动,最终成功关闭。水位顺利调节,十艘漕船安全驶入运河下游!

通闸流程,虽有波折,但最终圆满完成!其展现出的效率,依然远超旧闸,更重要的是,天工院在突发人为破坏下的应急处理能力,让人印象深刻。

余波落定与新的开端

仪式结束后,马三宝震怒,东厂与镇江府联合彻查,最终揪出了几名被重金收买的内部匠户和外部潜入的破坏者,线索隐隐指向与漕运利益相关的某些地方豪强,但更深层的指使者却隐匿无踪。工部右侍郎和周御史等人,在铁一般的事实(人为破坏)和天工院成功的应急表现面前,只能灰溜溜地返回南京,弹劾之事不了了之。

沈敬仁在献上一份贵重的“贺礼”后,飘然离去,临走前对凌云意味深长地说:“凌侍郎临危不乱,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佩服。看来,我主的合作提议,侍郎暂时是不需要了。不过,来日方长。”

经此一役,凌云的声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京口新闸和镇江工坊区的成功,成了“格物”之学最有力的广告。朱棣闻报,大喜过望,下旨褒奖,并明确支持将“工坊新制”与漕运改良经验择要向全国推广。朝中保守派的气焰受到沉重打击,徐理更是称病许久不朝。

然而,凌云站在京口闸上,看着脚下奔流的江水和远处轰鸣的工坊,心中并无太多喜悦。他粉碎了一次明枪暗箭,但更大的风暴或许正在酝酿。“四海商会”如同幽灵般徘徊不去,其真正的目的和实力,依旧成谜。工业化的巨轮虽然已经启动,但其碾过的道路,注定充满了荆棘与陷阱。

京口风云暂息,但时代的风暴眼,正缓缓移向更广阔的天地。凌云知道,他不能停歇,必须趁着这股势头,将工业的火种,撒向更远的地方。帝国的蜕变,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