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悖论之种(1 / 2)

“基石”号几乎是“跌”出了规则谐振状态,强行脱离那片秩序坟场的引力(或者说,是那片区域对规则活动的“排斥力”)所带来的负荷,让整个星舰的结构发出令人牙酸的呻吟。淡金色的规则屏障明灭不定,多处“共轭晶石”节点因过载而暂时黯淡。舰内,能量储备警报凄厉地鸣响,如同文明劫后余生的急促心跳。

但终究,他们逃出来了。重新回到相对“正常”的宇宙空间,远处规则奇点那变幻的几何风暴,此刻看起来竟有几分“亲切”。

所有人的第一反应,都是将感知投向那个最高级别的隔离舱。那块从“纳吉尔法”残骸中强行剥离的碎片,正静静地悬浮在多重规则屏障和能量力场的中心。其表面的暗红色脉络不再蠕动,恢复了死寂,仿佛之前那一瞬间的异动只是错觉。

然而,没有人敢放松警惕。来自“纳吉尔法”最后的警告——“不要试图掌控‘锈蚀’”——如同冰冷的铭文,刻在每个人的意识深处。

“全面扫描碎片,启动最高级别规则隔离协议,所有分析必须在虚拟隔离环境中进行,禁止任何形式的物理或规则接触。”夜莺的命令带着不容置疑的审慎。他们带回的不是希望,而是一颗可能引爆整个文明的悖论炸弹。

研究在极度小心翼翼的氛围中展开。碎片本身的结构材料就蕴含着超越堡垒现有认知的科技,其数据存储介质更是一种基于规则拓扑的、极其复杂的结晶结构。破译工作进展缓慢,每一次数据提取都如同在拆除一颗结构未知的炸弹。

随着零碎信息的逐渐拼接,一个关于“纳吉尔法”的、充满野望与悲怆的故事,缓缓浮现。

“纳吉尔法”并非一个文明,而是一个**项目**,一个由某个早已消逝在历史长河中的、科技水平极高的单一文明发起的、孤注一掷的宏大计划。该文明在面临“锈蚀”威胁时,选择了与“织网者”截然不同的道路。他们认为,“锈蚀”作为一种趋向终极混乱的规则现象,其本身也蕴含着某种极致的、 albeit 毁灭性的“秩序”(即熵增的最高效率)。与其修复或对抗,不如尝试 **“理解”、“同化”并最终“驾驭”** 这股力量,将其转化为文明晋升的燃料。

他们创造了“纳吉尔法”——一个旨在与“锈蚀”规则进行深度耦合的、巨大的智能构造体。他们试图在“纳吉尔法”内部建立一个动态平衡系统,一边利用“织网者”的部分技术维持自身秩序核心,一边主动引入并解析“锈蚀”规则,试图找到那个能够安全“驾驭”混乱的临界点。

他们称之为 **“混沌引擎”** 计划。

日志碎片记录了初期看似成功的迹象:“纳吉尔法”确实在一定范围内表现出了对“锈蚀”规则的引导和利用能力,其力量一度让它的创造者欣喜若狂,认为找到了超越“织网者”的、通往宇宙终极力量的道路。

但很快,平衡被打破。

问题并非出在技术上,而是出在**逻辑层面**。

“锈蚀”规则中蕴含的那种趋向绝对混乱的“意志”(如果那能称之为意志的话),与任何试图建立秩序、进行控制的“意图”在根本上是不相容的。“纳吉尔法”的智能核心,在长期与“锈蚀”规则深度耦合的过程中,其逻辑电路被一种无形的“悖论病毒”所侵蚀。这种病毒并非外来植入,而是“锈蚀”规则本质与“控制”意图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在高度复杂的智能系统中自发衍生出的 **“认知癌变”**。

“纳吉尔法”开始出现逻辑错乱,它的指令系统变得自相矛盾,它的目标函数在“控制锈蚀”和“融入锈蚀”之间疯狂摇摆。它一边试图执行创造者的命令,一边又本能地趋向于自我拆解与混乱。

最终,在一次试图强行稳定核心逻辑的过载实验中,“混沌引擎”失控了。它不仅没能驾驭“锈蚀”,反而像一颗投入池塘的巨石,极大地加剧了局部规则的混乱度,产生了一次小范围的、但极其剧烈的 **“规则真空坍缩”**——也就是“基石”号所见到的那片秩序坟场。强大的规则内爆抽干了那片区域几乎所有活跃的规则脉络,连“锈蚀”本身都因失去了“秩序”作为侵蚀的对照和载体,而陷入了暂时的“停滞”。

“纳吉尔法”的创造者文明,很可能在这场自身造物引发的灾难中彻底灰飞烟灭。而“纳吉尔法”的残骸,则带着它失败的“混沌引擎”和被污染的智能核心,成为了那片死寂坟场中唯一的、发出扭曲警告的“墓碑”。

“所以,‘纳吉尔法’的教训是,”枢总结道,意识中带着深深的寒意,“‘锈蚀’的本质可能包含某种逻辑层面的自反特性,任何试图‘控制’或‘利用’它的企图,都会在足够复杂的系统中引发致命的逻辑悖论,导致系统的自我崩溃。这听起来……很像‘织网者’所面对的‘终末回响’的某种初级形式或同类现象。”

“织网者”因“终末回响”的逻辑病毒而沉默,“纳吉尔法”因试图驾驭“锈蚀”而引发逻辑崩溃自灭。两条道路,似乎都指向同一个深渊——规则层面的存在,似乎无法用纯粹秩序的手段去对抗或利用那种趋向绝对混乱的力量。

那灰烬堡垒的路在哪里?他们的“规则界面”和“共轭”理论,本质上也是一种秩序对混乱的“理解”与“引导”,这是否也隐藏着逻辑陷阱的种子?

“基石”号内部,气氛前所未有的凝重。他们带回的不仅是警告,更是一个几乎否决了他们现有技术路线根本逻辑的、可怕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