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石缝中的知识之光(2 / 2)

里面存储的,并非他们最初期望的武器蓝图或高能物理公式,而是海量的、极其详尽的地质结构数据、水文资料、大气成分历史记录、以及……全球生态数据库的碎片!

这些数据,对于旧时代来说,可能只是基础科研资料。但对于挣扎在废土上的灰烬堡垒而言,这无异于一座无价的宝藏!

“看这里!这片区域的深层地下水脉走向图!如果我们能打通……”一个技术人员指着屏幕上复杂的三维图谱,声音激动。

“还有这个!附近山脉的矿物分布,包括几种我们急需的、用于合成‘活金’催化剂的稀有元素!”另一个也惊呼道。

“大气环流模型……或许能帮助我们更有效地布置风力发电阵列,甚至预测小范围的酸雨或辐射尘暴……”

知识的光芒,在这黑暗的地下废墟中闪耀,驱散了人们心头的阴霾。这些数据,为他们提供了理解脚下这片土地、更高效利用自然资源、甚至规避环境风险的钥匙!

夜莺抚摸着那些冰凉的存储盘,心中百感交集。这难道是巧合吗?在他们最需要方向和基础的时候,这些尘封的知识重见天日。

不,这不是巧合。这是文明火种不灭的证明。是无数前人积累的智慧,在废墟中等待着后来者的发现,等待着为新的生长提供养分。

“将所有数据备份,优先解读与能源、资源和地质稳定相关的部分。”夜莺下达指令,“这些知识,将成为我们‘深根’的又一份养料。”

带着这意外的收获返回堡垒,技术小组立刻投入到对这些海量数据的分析和应用中。根据新的水文资料,他们开始规划挖掘深层水井;根据矿物分布图,疤脸开始筹划下一次风险更高但目标明确的回收任务;根据地质结构数据,他们重新调整了能量栅格的铺设路线,避开了几条不稳定的断层带……

知识的注入,让堡垒的修复和发展工作变得更加有的放矢,效率显着提升。那种在绝境中盲目摸索的无力感,被一种基于认知的、脚踏实地的希望所取代。

然而,就在堡垒因为这“石缝中发现的知识之光”而焕发新的活力时,负责监控北部“枯萎林海”方向的灵能网络节点,再次传来了令人不安的波动。

这一次,不再是模糊的“空洞”感或混乱的“涟漪”。那波动……带着一种清晰的、冰冷的、如同精密仪器扫描般的“探查”意味,并且,其中夹杂着一丝与“清道夫”和公司科技同源,却又更加深沉、更加诡异的……生命反应?

夜莺站在指挥塔上,望向北方那片被不祥传闻笼罩的土地,眉头紧锁。

知识的阳光刚刚照亮前路,新的阴影却已在不远处悄然蠕动。废土的棋局,似乎从未停止过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