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雪给天下城 “进化共生田” 盖了层厚毯,田旁 “本源进化碑” 上的 “认新守本,进化共生” 刻字还沾着冰棱。可风漠部落的阿沙宝却蹲在沙海区边缘,看着脚下正在 “移动” 的沙粒发怔 —— 按 “本源进化机制”,沙海节点应固定在沙海中心,可今天他刚在边缘种下 “守本麦”,沙粒就像被无形的力牵引,缓缓向藤原 方向流动,麦种跟着沙粒翻滚,根本扎不了根;更让他心慌的是,沙海的全域意识光带不再沿固定路线走,而是像条 “活蛇”,绕着沙粒流动的方向延伸,之前稳定的储雾沙粒,此刻全跟着光带往远处挪,沙海边缘只剩裸露的干沙,风一吹就扬起细尘。
“节点要跑!连麦都种不了!” 阿沙宝伸手想按住流动的沙粒,可手掌刚贴上去,就被沙粒带着往前滑,指尖的储雾沙粒光带忽明忽暗,“之前认新形态是怕丢本,现在节点要移走,我们连沙海的家都要没了!再这样下去,沙绒菌要跟着沙粒跑散了!” 雾沼部落的阿雾宝也举着雾晶跑来,雾岛的节点正往河泽方向移动,雾潭的雾气顺着光带往河泽飘,潭面缩小了一半,之前聚起的固沙雾气跟着节点走,雾潭边的土壤重新松动,雾岛小信使雾芽抱着雾魂珠哭:“雾都跟着节点跑了,雾丝菌在潭底快喘不过气,我们要不要搬去河泽?”
“节点要丢!雾都留不住了!” 阿雾宝用雾晶试图留住雾气,可雾气像长了脚,绕开雾晶继续往河泽流,雾潭的光带从之前的乳白变成 “淡银”,连雾丝菌分泌的凝雾胶都跟着光带走,潭边的雾生草因缺雾开始发黄。
争吵声中,岩林部落的阿石宝扛着块松动的储水岩片跌跌撞撞跑来。岩林的节点正往冰原方向延伸,岩脉的矿物质顺着光带往冰原流,储水岩片从岩脉上脱落,跟着光带滚动,岩片上的苔藓菌因缺矿质,一半变成灰绿;更诡异的是,岩林边缘的岩片开始 “碎裂”,不是之前的人为破坏,是跟着节点移动的节奏,自动分成小块,像在 “铺路”—— 阿石宝用岩魂晶检测,晶体内的光带不再是固定的绿色,而是掺着冰原的淡蓝光,绕着碎裂的岩片流动。
“节点要逃!岩都要散了!” 阿石宝捡起块碎岩片,上面的水光跟着光带往冰原方向闪,“族里人说要把岩片堆起来挡节点,可岩片根本挡不住,再这样下去,岩脉要跟着节点断成两截!” 河泽部落的阿浪和阿浪宝更焦急,河泽的节点虽没移动,却在接收雾岛、藤原 流来的能量,导致河水 “忽涨忽落”,之前稳定的固沙水珠跟着水流乱漂,河底的水草被冲得东倒西歪,共生鱼绕着节点边缘游,不敢靠近波动的水域。
“不是节点要跑,是网络在自己长!” 阿浪宝捞起一颗乱漂的固沙水珠,水珠的银光跟着光带往雾岛方向闪,“昨天我看到冰原生态的使者冰纹来了,她说这是共生网络在‘长新枝’,不是丢旧节点!再这样拦着,网络要被我们弄伤了!”
龙弈走到形态进化认同坛旁,看着坛中心的意识共鸣草 —— 草叶上的光带不再是之前的交织网,而是像 “脉络” 一样,往沙海 - 藤原、雾岛 - 河泽、岩林 - 冰原三个方向延伸,草叶根部冒出几颗淡金色的 “共生脉络晶”,晶体里映着节点移动的轨迹:沙海节点与藤原 节点会形成 “沙藤共生带”,雾岛节点与河泽节点会连成 “雾水共生环”,岩林节点与冰原节点会搭成 “岩冰共生链”,三个新结构合在一起,是比之前更高效的 “立体共生网”。
“节点移动不是丢家,是网络在升级成‘立体网’!” 龙弈的声音让混乱的人群安静下来,“之前我们认新形态、守本源,现在要学‘跟着网络走’—— 沙海节点移走不是丢沙海,是沙海的家变大了,连藤原 都是沙海的一部分,这不是危机,是共生从‘平面’到‘立体’的飞跃!”
更糟的是,当天上午,进化共生田旁的 “网络演化榜” 被人涂了泥:老辈们在 “节点移动” 旁画了个叉,写着 “节点没了,家就没了”,成年人们在 “立体网” 旁画了个哭脸,写着 “怕跟着网络走,连自己在哪都不知道”,年轻辈在 “脉络晶” 旁画了个问号,写着 “不知道怎么看网络的路”—— 本源进化体系第一次因 “网络自体演化与人类认知滞后” 陷入全域危机。
阿蛊扶着巫蛊部落的老族长阿柏赶来,阿柏手里拿着颗共生脉络晶,晶体贴在意识共鸣草上,草叶的光带立刻变亮:“古籍里记着‘网为脉,动则活,随则荣’!共生网络本就是活的,像树会抽枝、河会改道,节点移动是网络在找‘更顺的路’,不是丢旧路 —— 跟着网络走,家会更大,不是更小!”
冰原生态使者冰纹也走了过来,她手里拿着块冰原的 “冰脉晶”,与共生脉络晶放在一起,两块晶体的光交织,映出更清晰的立体网:“冰原的网络早就这样动了,节点移动后,冰原的雪绒菌能从岩林获取矿质,岩林的苔藓菌能从冰原获取水分,大家都活得更好!”
“我们要跟着网络走,不是拦着它!” 龙弈指着晶体里的轨迹,“今天,我们一起解读共生脉络晶,标记新节点,帮网络搭好立体网,行不行?”
“我试试跟着沙粒走,找新节点!” 阿沙宝虽然还有点怕,但还是捡起颗储雾沙粒,“我想看看,沙海的家会不会变大!” 雾芽也点头:“我跟着雾气走,说不定能找到新的雾水环!”
“共生网络演化行动” 立刻展开,分了 “三阶段”:
第一阶段是 “共生脉络晶解读与新节点探索”—— 全族联合冰原、藤原、雨林生态,分成三支 “演化队”,每队由 “本地族人 + 远域使者 + 脉络晶敏感者” 组成,解读晶体、探索新节点位置:
沙藤演化队(阿沙宝 + 藤络 + 冰纹):他们在沙海 - 藤原 之间搭 “沙藤探索台”,将共生脉络晶放在台中心,阿沙宝按住晶体,默念 “找沙藤新节点”,晶体里映出 “沙海边缘往藤原 走三里” 的轨迹;三人跟着轨迹走,在一片沙藤交界的空地上,发现沙粒不再流动,储雾沙粒自动聚成 “沙藤共生带”—— 带内的沙粒能固沙,藤原 的藤能传腐殖质,沙绒菌和藤生菌在带内一起生长;阿沙宝试着种下守本麦,麦种很快扎根,麦穗比之前更壮;他们把新节点标记为 “沙藤节点”,用 “沙粒 + 藤叶” 的符号记在演化册上,标注 “节点移动不是丢家,是家变大”;
雾水演化队(阿雾宝 + 雨叶 + 冰纹):他们在雾岛 - 河泽之间搭 “雾水探索台”,脉络晶映出 “雾潭往河泽走二里” 的轨迹;三人跟着轨迹,在雾水交界的洼地发现雾气不再流动,固沙雾气自动围成 “雾水共生环”—— 环内的雾气能润水,河水能补雾,雾丝菌和河泽微生物一起生长;阿雾宝试着种雾生草,草很快发芽,叶片比之前更绿;他们标记 “雾水节点”,用 “雾气 + 河水” 的符号记录,标注 “节点连起来,雾和水都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