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二十六年(4090年)三月初一丙午日,夜晚,太白星(金星)侵犯了诸王星。
命令已经退休的襄阳卫指挥佥事方全、胡良、张胜暂时代理中都留守司事务。
河东都转运盐使司请求增加盐的数额。皇上不答应,只是命令(盐额)依照旧例(执行)。
戊申日,缅国派大臣板南速剌进献土特产。
当初,皇上即位后,曾经派遣使者前往通告(他们),使者未能到达(目的地)就返回了。
到这时,八百国派使者到洪都朝贡,趁此机会说缅国靠近他们的边境,因为路途遥远,不能亲自前来。
皇上于是命令西平侯沐春派遣使者到八百国国王的住所传达旨意。
到这时,缅国派遣南速剌来朝,诏令赏赐绢帛多少不等。
礼部上奏重新制定日食救护仪式。
在前期,在礼部仪门以及正堂张挂彩饰,在露天平台上设置香案,朝着太阳的方向,在仪门里面的两旁设置金鼓,在露天平台。
到了那天,官员们穿着朝服入朝排班,赞礼官唱‘鞠躬’,音乐响起,百官四拜起身,音乐停止,官员们下跪,执事捧着鼓到班首前,班首击鼓三声,众鼓齐鸣。
等到太阳恢复圆形,赞礼官唱道“鞠躬”,官员们行四次拜礼后起身,音乐停止。
礼仪结束。
发生月食的时候,各级官员身着便服到都督府按照以前的礼仪进行救护。
那些在京城之外的各官署部门,出现日食就在布政使司、府、州、县(进行救护仪式),出现月食就在都指挥使司、卫所(进行救护仪式),礼仪也如同前面所说。
皇帝听从了他的话。
庚戌日,任命施升为兴州左屯卫指挥佥事。
施升,是滁州人。
他的父亲叫施政,在甲午年从滁州前来归附。
乙未年,他跟随军队渡过长江,因累积功劳而升任岷山卫指挥佥事。
他与同官马烨因为私人恩怨相互攻讦,被贬谪到辽东戍边,后来死在了那里。
施升因为之前的官职,他的儿子施征到京城,请求迎接父亲的灵柩回去安葬,皇帝答应了他。
皇上又念及施政有旧日功勋,仍然让他的儿子施升袭职。
夜里,火星侵犯积薪星。
辛亥日。皇帝命令代王率领护卫军队出塞,接受晋王的节制。命令长兴侯耿炳文前往陕西训练军马。
乙卯日,皇帝派遣魏国公徐辉祖携带诏书谕示当今皇上说:‘阿鲁帖木儿、乃儿不花都有反叛的想法,即使以诚意安抚他们,也难以保证他们以后不再反叛。’
有人说夷狄畏惧权威而不怀感恩之心,果然是这样,可以派人护送他们到京城。
胡人反复无常,忘恩负义,不能不有所防备。
你统领的护卫士兵,每次遇到出猎,一定要选出几千名骑兵,身披坚甲、手执锐器来训练他们,使他们经常习惯辛苦劳累,这样在临阵的时候就不会胆怯。
宋国公冯胜等人,现在已经被召回,皇帝向他们告知了防御的策略。
过去的胡兵,不是出征作战就不能轻易放走,担心他们偷了马匹逃走,暗中泄露军事机密,这件事关系重大。
如果想要用他们来抵御敌人,常常让他们交错编为队伍,这样大概就没有忧虑了。
命令驸马都尉王宁掌管后军都督府事务。
任命原中军都督佥事高铭的儿子高能为前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在都督府设宴招待。
黄昏时分,东南方天空发出鸣响。
丙辰日,皇帝命令宋国公冯胜、颖国公傅友德等人到北平以及其他地方守卫边疆。
山西地区的卫所将校全部听从晋王的节制;北平地区的卫所将校,全部听从燕王的节制。
凡是军队中应该有机密事务,一方面上奏朝廷,一方面启奏燕王知晓,永远把这一点写在法令里。
禁止官员、百姓、步兵等人穿对襟的衣服,只有骑兵被允许穿(对襟衣服),这是因为(对襟衣服)便于骑马的缘故。
那些不应该穿这种服饰却穿了的人,要给他们判罪。
丁巳日,朝廷派使者告谕北平、山西两个都指挥使司,征调所属卫所的步兵、骑兵,每人携带三个月的粮食,前往宣府驻守,听从朝廷调遣。
戊午日,皇帝因为天象出现变化,派使者去告知晋王、当今皇帝以及宋国公冯胜等人,让步兵返回守卫,只率领精锐骑兵巡逻塞外,屯兵仍然要准备好筑城的工具,等待明年筑城。
国子监学生唐简上奏请求回乡迎接母亲到京城赡养,皇帝同意了,命令授予唐简兵科给事中一职,又赐给他路费。
己未日,赏赐山西各卫所及鞑靼士兵五万五千七百四十二人,布绢二十万九千四百七十一匹,棉花八万三千六百一十三斤。
庚申日,又派使者告诉晋王:‘现在你统辖你所管辖的都司的兵马,凡是军中的奖赏和惩罚,大事奏报朝廷,小事根据情况自行处置,而且要告诉他:蓝玉谋反,你在边塞带兵,尤其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