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常遇春攻克保定。
十月,攻下了真定。
十一月,徐达从北平进军山西,与常遇春在真定会师。
当时元朝将领扩廓帖木儿率领军队从太原出发,经过雁门关,准备侵犯北平。
徐达侦察到了王保保的动向,派遣薛显、傅友德率领六千骑兵先行前往平定州,留下指挥韦正守卫真定营,自己则率领大军出发。
奔向太原。
扩廓帖木儿到达保安州后,听说了这件事,就立即返回迎敌。
十二月初一,部队抵达太原。
常遇春和徐达商议说:“我们的骑兵虽然集结了,但是步兵还没有到,敌我双方兵力相差悬殊,很难与敌人正面交锋。”
不如派精锐骑兵趁夜袭击他们的军营,敌军可以被打乱,敌军的主将也可以被活捉。
徐达认为他的计策很好。
正好扩廓帖木儿的部将豁鼻马暗中派人来约定投降,并且请求做内应。
徐达于是派兵在夜间偷袭敌军,敌军果然骚动起来。
扩廓帖木儿发觉情况有变,仓促间光着脚从营帐后面出来,骑上马逃走了,跟从他的只有十八个骑兵。
于是攻克太原,俘获敌军四万人,缴获的战马数量也与之相当。
扩廓帖木儿逃到了大同,明军继续追击,扩廓帖木儿又逃到了甘肃。
洪武二年二月,徐达率军抵达平阳,驻扎在河中府。
三月,大军渡过黄河,元朝的鄜城守将、枢密副使施成到军门前投降。
大军抵达鹿台,张良弼等人逃走,于是大军渡过泾河、渭河,到达陕西,一千多位年老的百姓从三陵坡出来投降。
徐达命令左丞周凯进入城中安抚晓谕百姓,严禁士兵侵扰百姓,没有犯下任何罪行。
秦地百姓非常高兴,于是分兵攻取凤翔。
常遇春的军队到达凤翔,李思齐逃到临洮。
四月,徐达率领军队渡过陇州,元将白同佥归降,攻克秦州,擒获元朝将领吕德、张义等人。
逃走了。
大军到达巩昌后,元朝的总帅汪灵真保、平章梁子中、摘暠、左丞周添祥等人都率领众人投降归附,徐达派都督郭子兴驻守巩昌。
于是分别派遣右副将军冯宗异去征讨临洮,都督副使顾时、参政戴德去征讨兰州。
于是李思齐从临洮前来投降,赵琦等人也归附了,于是军队攻克了安定州、会州、靖宁等地。
五月,徐达攻下平凉,派兵巡逻庆阳,张良臣献出城池投降。
六月,张良臣再次叛乱,徐达率领军队前去讨伐,将他击败,张良臣投井自尽,官军将他从井中拉出来,并斩杀了他的父亲。
九月壬寅日,太祖召回徐达返回京城,诏令都督冯宗异代替徐达率领他的军队。
三年正月,皇帝又下诏任命徐达担任征虏大将军,率领军队讨伐扩廓帖木儿。
三月,徐达追击到定西,敌军撤退,屯驻在车道岘。
不久,徐达率领军队进驻沈儿峪口,与敌军隔着深沟筑垒,每天交战数次,扩廓帖木儿派一千多名士兵,从小道从东山下来,偷偷地袭击徐达的营垒,徐达大怒,斩杀了几名将校示众。
第二天,各位将领都奋力作战,在沟北击败了敌军。
俘虏了元郯王、文、齐王以及国公闫思孝、平章韩扎儿、虎林赤等官员共一千八百六十五人,将校士卒八万人。
俘虏了四千五百多人,缴获战马一万二千二百八十多匹,还有不计其数的骆驼、骡子、驴子等牲畜。
扩廓帖木儿与他的妻子等几个人从古城向北逃到了和林。
徐达派遣都督郭英追击到宁夏,没有追上而返回。
五月,徐达率领军队从徽州南面的一百八渡到了略阳,擒获了平章蔡琳,于是进入了沔州。
又派遣副将金兴旺、张龙从凤翔进入连云栈,与大军会合准备攻打兴元,元将刘思中、知院金庆祥迎接投降。
十月份,皇帝下诏令徐达等人返回京城。
达留下兴祖等人率领军队镇守(此地),于是(就)撤回军队。
十一月,军队抵达龙江,皇上亲自出城到江边慰劳他们。
第二天,徐达率领各位将领上奏表章,宣告战事胜利。
皇上驾临奉天殿,评定功劳进行赏赐,封各位功臣为公侯,对诸位将臣说:‘徐达跟随朕起兵,征讨四方,击败强敌,平定叛乱,功劳最大。’
于是进封徐达为魏国公,赐给他铁券。
朱元璋的诏书说:“朕听说自古以来帝王创立帝业传承皇统,都依赖英雄豪杰之臣,削平各路英雄,平定暴乱,然而如果不是主将智勇双全,怎么能够统率(军队)而成就大功呢?
就像汉朝、唐朝刚刚兴起时的各位着名大将那样。
当时虽然占领了中原地区,但四方少数民族还没有全部归顺,把他们的将领与我朝相比,难道有超过我朝的吗?
这是大将军的功劳吗?
自从你起兵以来,一直是我的首将,至今已有十六年了,你平定江汉,肃清淮、楚,像闪电一样扫平西浙,像卷席子一样席卷中原,你的威名远扬,一直传到了塞外。
这期间投降的国君、被俘的将领,数都数不过来。
不久前,陛下下诏命令班师,臣马上星夜兼程赶赴京城。
我考虑到你辛勤劳苦已经很久了,立下的功劳也是最多的。
现在天下已经平定,应该评定功劳给予奖赏,增加爵位和俸禄。
因此,授予你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傅、中书右丞相、魏国公、参军国事,食禄五千石,让你的子孙世世代代承袭。
朕本来粗疏愚笨,都是遵循前代圣明君主的礼仪法典,现在和你立誓,除了谋反叛逆的罪行不宽恕之外,其余的罪行如果犯了死罪,你可以免去三次死罪,你的儿子可以免去两次死罪。
哎呀!
地位高却没有危险,所以能长久地保持尊贵;财富充裕却不奢靡挥霍,所以能长久地保有财富。
你应当谨慎遵守这些话,告诉子孙,让他们世世代代都成为国家的贤臣,这难道不是伟大的吗!
赏赐有花纹的精美丝织品和丝帛一百匹。
洪武四年正月,朝廷命徐达前往北平训练军马,修缮城池,并诏令赐给他公田。
五年正月,赐给交趾五十把弓,一百把红漆弓。
向北征伐沙漠地区,军队从雁门出发,到达岭北,和敌军交战,作战失败后返回,于是收拢军队守卫边塞。
洪武六年三月,皇帝命令徐达与曹国公李文忠等人率领军队前往北平、山西防备边境。
十一月,徐达等人从朔州返回,到达代县时,听说扩廓帖木儿的军队到达大同北面,就和李文忠等人前去攻打他们。
当时下着大雪,明军在鴈踏堡扎营,抓获了原来元朝的平章邓孛罗帖木儿。
又派遣副将到三角村,抓获了原元朝的武平章康同佥,缴获了八十多匹马,然后返回。
洪武十六年,(朝廷)又下令(徐达)出京镇守北平。
十七年,任命徐达的长子徐允恭代理左军都督府事。
允恭后来改名为辉祖。
这一年,月亮多次侵犯上将星,皇帝对此感到忧虑,下诏令徐达返回朝廷。
十二月,徐达生病了,皇帝派使者多次召集名医来为他诊治。
等到(我)向山川城隍之神祷告说:“过去天下大乱,我命令将军出兵平息战乱,安定百姓,大将军徐达的功劳最大。”
现在病情没有痊愈,朕特地向神灵祷告,希望能多活几年,安定天下百姓。
我以后和徐达一同前往,只希望神灵明察此事。
到这时去世,享年五十四岁。
皇上极为悲痛,停止上朝,增加了抚恤金和丧葬补助等。
死后追封为中山王,谥号武宁,皇帝赐他葬在钟山的北面。
仍然命令诸王派遣官员前去祭祀。
又将他的塑像安置在功臣庙里,每年按时祭祀。
追封他的诏书中说:‘朕以为帝王拥有天下,一定会有闻名于世的臣子,秉持忠贞,奋勇威武,来辅佐帝王成就大业。’
一个朝代的帝王大业,是由于在世时拥有显赫的名号,死后有朝廷赐予的典册,子孙世代享有爵位和俸禄,与国家一起共享无穷无尽的福禄。
如今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傅、魏国公、参军国事徐达,凭借着智勇双全的资质,担负着国家的重任。
从前因为元末的战乱,你挺身而出归附于我,我实在是借助你的智谋才略,把你当作心腹之人来依靠,让你统领百万大军,所攻之处无不取胜,所战之地无不攻克,你不顾风雨奔波劳碌,亲身经受那些艰难辛苦。
等到朕登上皇位,论功行赏,因此封你为上公,赐给你丰厚的俸禄,仍让你在北方统兵。
丝毫不受惊扰,边境安宁平静,确实是我朝的大功臣啊。
我本期望上天赐给你长寿,让你享受非同一般的福禄,谁知道将星陨落,你却去世了。
感怀追念过去和现在,朕怎么能够忘记。
虽然如此,死亡是人生的常事。
如今你的功绩在宗庙社稷,名垂青史,光照前人,赏赐惠及子孙后代,可以没有遗憾了。
追封的典礼,难道可以不举行吗?
特地追封他为中山王,谥号武宁。
他的上三代祖先都被封为王爵,妻子都被封为王夫人。
他下葬的时候,皇帝亲自书写了‘偃兵息民,混一区夏,奠安神人之功’的碑文,立在他的墓道上。
他有四个儿子,名字都是皇上赐予的。
长子徐辉祖继承了爵位。
魏国公。
其次是添福,被授予勋尉,很早就去世了。
其次是增寿,被提拔为右军都督府左都督。
次膺绪,是中军都督府都督佥事。
有四个女儿,长女是当今皇帝的皇后,就是仁孝皇后。
第二个是代王妃,第三个是安王妃。
孙子九人,长孙茂先,现在是周府仪宾。
景昌被封为定国公。
徐辉祖去世后,他的儿子徐钦继承了魏国公的爵位。
徐达为人言语简明、考虑周到,政令一经下达就不会更改,将领们都对他敬若神明,而他在皇帝面前总是小心谨慎,谦逊有礼,好像不会说话一样。
等到接受命令出征讨伐,他总是奉行已经制定好的计划,担心来不及完成。
所到之处,攻占城池、掠夺土地,不忘杀人。
军队纪律严明,从不骚扰百姓,抓到壮士,常常释放不杀。
徐达率领军队出征,与士兵们同甘共苦。
士兵还没有吃饱,将军就不吃;士兵还没有喝好,将军就不喝;士兵还没有安定下来,将军就不进入营帐休息。
对于伤残和患病的人,他会亲自慰问,提供药品。
甚至有违反命令骚扰百姓的,一定会杀了他来示众。
不贪恋女色,不贪图财物利益。
大功告成后回来,交上印信,在家等候命令,丝毫没有骄傲自满、自我夸耀的神色。
当初,徐达居住的地方非常低洼狭小,皇上多次命令他换住所,徐达总是推辞说:“天下还没有平定,皇上正天不亮就穿衣起身,天黑了才吃饭,我怎敢为自家考虑。”
等到天下平定,皇帝命令有关官员在旧皇宫的南边建造宅邸,规制宏大壮观,还将他所住的里巷命名为大功。
里坊是用来表彰元勋的。
皇上曾经称赞他说:‘女人没有喜欢的,财宝没有想要的,忠心没有瑕疵,光明磊落,只有大将军一个人而已。’
等到当今皇上在北平开创帝业,命令徐达训练军队并镇守北平。
后来他的女儿成为了当今皇上的皇后,他得到的恩宠待遇更加丰厚,每次朝见,他都更加恭谨谦卑,言行举止不敢有丝毫失礼之处。
当今皇上每次告诫将士时,必定用徐达作为榜样来教导。
他在军中时,每天邀请儒士,谈论古代兵法,以及将帅的行事,亲自判断是非成败,没有不心悦诚服的。
至于预料敌人(的行动)并战胜他们,他和汉唐的名将相比也不逊色,而且他的忠义仁厚还超过了他们,所以能够辅佐皇帝成就帝业,成为开国功臣中的第一名。
庚申日,皇上因为太傅魏国公徐达去世,停止上朝,悲伤而不快乐,对群臣说:‘我从平民起家,大将军是我的得力助手、亲信,尽力于行伍征战之事,向东征伐向西征讨,削平众多敌人,能够成就伟大功勋。’
如今边境的胡人还没有被消灭,朕正依靠他,把万里长城般的重任寄托于他,可是月亮多次侵犯象征上将的星宿,朕没想到他突然丧失了性命,一下子就到了这样大的变故,上天为什么这么快就夺走我的良将呢?
朕昨天夜里整夜未眠,悲伤流涕,一心想着国家,为社稷担忧,怎么能再找到这样的人呢?”
现在我想要报答他,却不知道从哪里报答了。
只要彰显他的功勋业绩,铭刻在钟鼎碑石上,永远流传下去,让后代知道这个人是开国的首要功臣。
行人许穆说:‘松州土地贫瘠,不适合屯垦,戍守的士兵有三千人,粮食和军饷供应不上。’
虽然曾经用盐粮来补充军队,但栈道险阻遥远,运送给养十分艰难。
请把军队转移到茂州戍守,使(他们)在附近的地方屯田,这样就不必劳烦运送军粮,从而自然可以控制羌人。
皇上看过奏疏后说:“松州卫我曾经想废除它,但是因为它是控制西番的要地,不能废除。”
士兵们的粮食军饷,命令附近的州县运送供给他们。
辛酉日。赏赐征讨云南的指挥柳楫以及在战争中死去的指挥倪春等人不同数量的钞币。
这个月,松州的羌族人反叛,成都卫指挥佥事成信等人率领军队攻打他们的牟力等寨子,攻破了这些寨子。
军队返回时,又在路上遇到三千多贼寇,又将他们击败,斩首十五级,生擒二人,追到乞剌河,贼党溃散,才回军。
礼部上奏确定了王国接受历法等礼仪的相关事宜。
凡是朝廷派遣使者到王府颁布历法,长史司都要提前奏报,在殿上设置香案。
使者到达以后,国王走出殿门迎接。
使者捧着历书来到殿上,将历书放在案上,退后站在案东。
引礼官引导亲王到桌案前,赞礼官唱‘藩王四拜’,藩王行四拜礼完毕,赞礼官唱‘藩王跪’。
使者取来历书授予国王,国王接受完毕,又将历书授予执事官,执事官再将历书放回案几上,赞礼官让国王俯伏行礼,起身,又行四拜礼。
礼仪结束。
如果有皇帝的特旨到了王府,藩王要先派官员到郊外迎接,使者到了以后,藩王要亲自迎接,礼仪与之前一样,行八拜礼。
只是大王看完后把它放在桌案上,各位大臣不需要陪侍在旁边。
《大明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实录》第一百七十一卷,总共七十篇,供事赵璧、朱集瑚一同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