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五年(4069年)六月初一丙子日,在中都设置了兵马指挥司分司。
确定宦官的禁令:凡是宦官在宫城内互相辱骂,先开口而又理亏的人,鞭打五十下;后开口而又有理的人不判罪。
对不服从本管长官的约束而辱骂长官的人,杖打六十下。
宦官辱骂奉御官的,要杖责六十;辱骂门官、监官的,要杖责七十。
内使等人在宫城内斗殴,先动手并且理亏的人,处杖刑七十下;打伤对方的加重一个等级处罚,后来回应(反击)而有理并且没有打伤对方的,处笞刑五十下。
如果有人不服本管官员的管制而殴打官员,杖责八十;殴打致伤的,加一等处罚。
殴打负责皇帝车驾的人,判处杖刑八十;殴打门官、监官的人,判处杖刑一百;将人打伤的各加重一等处罚。
那些内使等人当中有心中怀着叛逆的恶念,说出大逆不道的话的人,处以凌迟的刑罚处死;有知道情况却隐瞒不报的人,与(前者)同样判罪。
知道这件事情却不告发的人判处斩首之刑。
带头告发的人赏赐三百两银子。
丁丑日,皇帝命令礼部商议宫中官员和宫女的制度。礼部详细陈述:‘周朝的制度,后宫设置内官来协助治理后宫事务。’
汉朝的制度规定内官有十四等,总共几百人。
唐朝的制度,设立六局二十四司,官员共有一百九十人。
侍女五人。
挑选了十多个良家女子来充实后宫。
皇上认为古代设置的女官过多,应该防止后宫女子得宠干政,为后世立下法度,于是命令重新严加裁定,最终确定设立六局一司。
局的名称是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司的名称是宫正,这些都是正六品。
尚宫局总管六尚(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的事务,凡是文件典籍的收发,都要盖章署名。
如果六局向宫外的各部门征调物资,尚宫奉旨,签署文书,加盖印章,交付给内史监,内史监接受文书,将文书传递给宫外的各部门。
尚宫有两人,负责引导中宫,总管司纪、司言、司簿、司闱这些部门的事务。
司纪二人,掌管记录宫内各司人员出入的簿册文书。
司言有两人,负责传达宣布上奏和启奏之事。
司簿有两人,负责掌管宫女的名籍和俸禄赏赐的事情。
司闱有四人,掌管着宫闱门锁的钥匙等事宜。
女史有六人,共同掌管文书档案。
尚仪局有尚仪一人,掌管礼仪与起居之事。
总管司籍、司乐、司宾、司赞四个部门的事务。
司籍四人,掌管典籍图书教授的事务。
司乐二人,掌管音乐方面的事务。
司宾有四人,掌管朝见和宴会的事务。
司赞四人,掌管朝会时的辅佐礼仪之事。
女史有三人,共同掌管公文案牍之事。
尚服局有尚服一人,掌管宫内的服饰用品。
总管司宝、司衣、司仗、司饰四个部门的事务。
司宝二人,掌管宝玺符契;司衣二人,掌管衣服首饰。
司仗有四人,掌管羽仪仗卫之事;司饰有二人,掌管巾栉(毛巾和梳子)及梳洗之事。
女史有两人,共同掌管文书档案。
尚食局设尚食一人,负责供应宫内的膳食。
统管司馔、司酝、司药、司供四个司的事务。
司馔四人,掌管烹饪、炮制、调和饮食膳食的事务。
凡是进奉的饮食,都要先尝一尝。
司酝两人,掌管酿造酒醴;司药两人,掌管医药。
司供有两人,掌管给宫女发放粮食、薪炭的事。
女史有两人,共同掌管公文案牍。
尚寝局设尚寝一人,掌管天子休息安寝之事。
总领司设、司舆、司苑、司灯四司的事务。
司设四人,负责掌管帷帐、垫褥,洒扫和铺设之事。
司舆有两人,掌管车舆和辇车;司苑有两人,掌管种植蔬菜水果的事务。
司灯的有四人,负责掌管灯烛。
女史有两人,共同掌管文书档案。
尚功局有一名尚功(官员),掌管监督女工事务。
总管司制、司珍、司彩、司计四个部门的事务。
司制四人,掌管裁剪衣服;司珍二人,掌管珍宝玉石;司彩二人,掌管绸缎布匹。
司计有两人,掌管尚功局有关计算衣服、饮食、柴炭之类开支的事务。
女史二人,共同掌管文书档案。
宫正司设宫正两人,掌管宫中的戒令责罚之事。
有女史二人,全面检查公文案卷。
总共官员有七十五人。
女史有十八人,与古时相比减少了一百四十人。
山东高唐、濮二州、聊城、堂邑、朝城等五县发生饥荒,朝廷命令吏部尚书赵嗣坚前去开仓放粮,赈济灾民。
总共一千七百八十户百姓,发放了一千九百石粮食。
戊寅日,征西将军冯胜、左副将军陈德、右副将军傅友德率领军队到达甘肃,原来元朝的将领上都驴投降。
当初,冯胜等人率领军队到达兰州后,傅友德先率领五千精锐骑兵,直奔西凉,遇到元军失剌罕的军队,交战失败。
到了永昌,又在忽剌罕口击败了元太尉朵儿只巴,缴获了大量的军用物资、牛马。
军队行进到扫林山,冯胜等人的军队也赶到了,一起击退了元军,傅友德亲手射死了元军平章百花,追击斩杀了四百多名元军,元军太尉锁纳儿投降,加平章管着等人也投降了。
到这时,上都驴知道大将军到来,率领部下吏民八百三十多户前来投降。
冯胜等人安抚招集那里的百姓,留下官军守卫,于是进军到亦集乃路,元朝守将卜颜帖木儿献整座城投降。
军队驻扎在别笃山口时,元岐王朵儿只班逃走,(明军)追击并擒获他的平章长加奴等二十七人,以及马、骆驼、牛、羊十多万。
傅友德又率兵来到瓜沙州,再次打败敌军,缴获金银印、马驼、牛羊两万多头而回。
庚辰日,赐予吴王、靖江王、苏州府吴江县田地各一百顷,每年共计米各七千八百石。
辛巳日,出现五彩祥云。
癸未日,皇上对中书省大臣说:“近来礼部奏定中宫女织,派遣奉御张和、蔡旺前往苏州、杭州二州,选拔民间妇女,选择通晓文墨算数、愿意入宫的女子,共得到四十四人,其中能够胜任工作的有十四人,已经都授予官职,各自赐给白金三十七两,以赡养她们的家人。
有年龄未满二十岁的女子三十人,朝廷都赐给她们白金二十两,打发她们回去,听凭她们嫁人。
那些已经被授予女职(女性官职)的人,命令有关部门免除她们的徭役,告诫她们的父亲、兄弟、侄子各自安守本分,不要依仗权势侵犯官府。
甲申日,皇上晓谕中书省的大臣说:“听说山东的登州、莱州两个州发生旱灾,派人驾乘驿马快速前往告知山东省的大臣,不要征收今年的夏麦,那里历年所拖欠的租税以及一切徭役,全部免除。”
又命以米六万六千余石赈莱州及东昌二府饥民。
丙戌日,设置了辽东的金州、盖州、复州。倭寇侵犯福州的宁德县。
丁亥日,济南府历城等县发生蝗灾。
从甲申日到这一天,金星白天出现。
南安府的大庾、上犹、南康三个县发生了大规模的瘟疫。
戊子日,命令赈济庆阳府安化、合水、环三县的饥民。
己丑日,振武卫指挥佥事王常先等人招集红罗山原元朝将领阿速所统领的军士七千人前来归降。
赐给京城百姓每户一匹绢。
命令羽林卫指挥使毛骧、于显、指挥同知袁义等人率领军队追捕苏、松、温、台等沿海各郡的倭寇。
辛卯日,派遣使者带着敕令到辽东,告诫都督佥事仇成说:“军队戍守辽阳已经有很多年了,虽然说边务农边打仗,但航海运输,还是连年没有停止。
最近靖海侯吴祯率领水军的众多船只向东航行,所运输的物资非常多。
昨晚忽然听说纳哈出想要整顿军队前来侦察,被指挥叶旺在半路上阻拦回去了。
由此可以推测,以前每年一到夏天,胡虏就一定不会率军向南进攻,现在正值盛夏,他们却这样做,可见他们的情况了。
军粮运到之后,应当严格做好防御的准备,这样才可以保证没有忧患。
癸巳日,确定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职能与责任,在年终考核政绩,据此进行罢黜或升迁。
吏部掌管天下官吏的选拔任用制度、封爵授勋以及考核政绩等政务。
吏部的下属部门有三个,分别是总部,掌管文选;司勋部,掌管官制;考功部,掌管考核。
户部,掌管天下户籍人口、田地、赋税、经费、钱币财物等政务。
户部的下属部门有四个:第一个叫总部,掌管天下的户口、田地、赋税、水旱灾害情况。
第二个部门叫度支部,掌管考核官员、赏赐俸禄等事务。
三是金部,掌管赋税征收、市舶库藏、钱帛、茶盐;四是仓部,掌管漕运的军粮储备、物资的收发计量。
礼部,掌管天下有关礼仪、祭祀、宴饮、科举方面的政务。
礼部的属官有四个:一是总部,掌管礼仪制度、表章奏笺、历书、封赠谥号、诏书赦令、科举、图书典籍、乐律。
二是祠部,掌管祭祀、医药、丧葬、僧道、度牒(官府发给公度僧尼的证明文件)相关事务。
三是膳部,掌管宴饮之事。
四是主客部,掌管各国向朝廷贡献物品和提出建议,以及四方夷族朝贡和赏赐的事情。
兵部,掌管天下的军队、武官选拔、马厩驿站、兵器仪仗等政务。
兵部的下属部门有三个:一个叫总部,掌管军事事务、符信凭证、巡查警戒;一个叫职方部,掌管城池、邮递驿站、烽火台、四方少数民族前来归附。
三是驾部,掌管天子的车驾、马匹、车辆、驿站传递、兵器。
刑部,掌管天下的刑法以及对徒刑隶役进行审核复查、关卡禁令方面的政务。
刑部下属分为四个部门:一是总部,掌管法令、刑具、盗贼、斗殴、申冤等事务。
二是都官部,掌管徒刑、流刑(犯人的)告诫训谕之事。
审查判决。
三是比部,掌管对犯罪者的财物没收和惩罚之事,凡是触犯钱粮、户婚、田土、茶盐相关法律的人(都归其管理)。
四是司门部,掌管城门的门禁、军政、关渡、追捕逃犯、诈伪、略诱。
工部,掌管天下各种工匠、屯田、山林与川泽的政务。
工部的下属部门有四个:一个是总部,负责城墙、工匠;一个是虞部,负责捕猎、窑冶、炉冶、军需、造纸、鼓铸。
第三是水部,掌管水利、水患、坝闸、桥梁、舟车;第四是屯田部,掌管屯田、垦田、圩岸、廨舍、竹木、薪炭。
每个部门分别设置郎中、员外郎、主事,分别掌管各自的事务,由尚书、侍郎总领政务。
设置沂州卫指挥使司。
赏赐楚王、潭王、苏州府吴江县田地各一百顷,每年的田租米各七千八百石。
将四川思南府宣慰司的水德江等十三个长官司和镇远州隶属于湖广,将五个砦长官司隶属于辰州卫。
甲午日,任命户部尚书海渊为福建行省参政。
丙申日,规定公主府第的制度。礼部说:“唐、宋公主的地位相当于正一品,她们的府第也都按照正一品的规格建造。
现在拟定公主府第的厅堂为九间十一架,装饰花样兽头、梁栋、斗栱、檐角,并用彩色绘画装饰,只是不使用金色;正门为五间七架,大门使用绿油涂饰的铜环、石础、墙砖,并雕刻出精巧细致的花样。
就听从了他的建议。
诏令河间府宁津等县去年因干旱而发生饥荒,民众流离迁徙(到外地)的,免除他们的徭役。
诏令确定官员和百姓婚丧礼仪所用的器物。
礼部商议:凡是婚礼,在纳采、问名这两项礼仪时,公侯和一品到四品的官员,用两匹有红色花纹的丝织品;五品到九品的官员,可以根据情况用一匹丝织品(文绮、绫罗中的一种)。
纳吉之礼,一品、二品官员(之家)用文绮、绢各八匹,红罗各二匹;三品、四品官员(之家)用文绮、绢各四匹,红罗、纱各二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