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白话明太祖实录 > 第30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十八上

第30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十八上(2 / 2)

次日,李善长等再次请求:“殿下谦让之德,昭着四方,感动神明。愿为生民考虑,早日依从群臣之请。”太祖说:“中原尚未平定,战事未息。我意待天下大定,再议此事。而你们屡请不已。此等大事当斟酌礼仪而行,不可草率。”

乙卯(十五日):改庆元路为明州府。

丙辰(十六日):太祖又派使者谕令大将军徐达、副将军常遇春:“闻大军平定山东,所过郡县,元朝省、院官员前来投降的很多。两位将军都将他们留在军中。我担心他们与我军混杂相处,或白天遇敌,或夜间遇盗,发生不测之变,于我不利。这些人当初是屈于形势压力,未必真心归服。不如把他们送来,安置在我的官属之中,让他们每日与我们亲近相处,然后再任用,可无后患。至于济宁陈平章(陈秉直)、卢平章(卢信)、东平马平章(马德)等人的家属,也一并遣送来,我将厚待他们。”

丁巳日,征南将军胡廷瑞、副将军何文辉率领军队到达建阳,元朝的守将曹复畴出城投降,俘获将士三百多人,战马二十八匹,粮食六万八千四百石,留下指挥沈友仁驻守建阳。

元朝蒲台守将荆玉和邹平县尹董纲前来向大将军徐达投降。徐达派元朝降将佥院郦毅驻守邹平,命令指挥张野驻守章丘,调派益都指挥唐英驻守蒲台。

将方国珍所任命的伪官左、右丞、元帅刘庸等人迁到濠州居住。

戊午日,皇帝下令颁发《律令直解》。在此之前,皇上因为律令刚刚施行,担心百姓一时间不能完全理解法律的意图,或许有因过失而触犯法律的人,就对大理卿周祯等人说:“设立律令,是为了预防人犯法。乡野的百姓,怎能全都明白它的意思呢?如果有人误犯法令,赦免他们就会使法令废弃,完全依法惩处就会伤害百姓。你们之前所制定的律令,除了礼乐制度、钱粮选法之外,凡是民间日常相关事宜,分类汇总编成一书,直白地解释其含义,颁布到郡县,让百姓家喻户晓。”到这时书写成进献,皇上看了高兴地说:“前代所施行的《通制条格》这部书,不是不繁杂周密,但便利了官吏玩弄法律,民间知道的人极少,这简直是让天下百姓又聋又瞎,使他们不知不觉地犯法。如今我将这通俗解释的律令普遍推行,使人人都通晓,那么犯法的人自然就会减少了。”

下令征南将军汤和、副将军廖永忠、都督佥事吴祯率领水师从明州海道出发去攻取福州。皇帝驾临戟门,和大都督府的大臣讨论各处用兵情况,说:“胡廷瑞已取得邵武,现在命令汤和又从海上攻打福州,看这形势必定能攻克。取得福建后,应留兵驻守要害之地,然后令其从海路攻取广东。杨璟的军队攻取广西,待攻克后,就用他的军队去攻取西蜀。中原地区赤地千里,百姓粮食匮乏,军队所经之处,粮饷最为紧急,应派人前往徐州、邳州运粮,做到兵精粮足,所向必克。你们认为如何?”众人都说:“好。”

己未日,广信卫指挥沐英率领军队攻破分水关,夺取并攻克了崇安县。

庚申日,任命凌说为浙东按察使。入朝辞行时,皇上见他衣服破旧污损,就对他说:“你长久位居显要官职,还穿着破旧衣服,该不会是节俭得不符合礼制吧?”凌说回答说:“臣生平喜好节俭朴素。”皇上说:“喜好节俭固然是美德,但不要像公孙弘那样被人讥讽为矫饰虚伪。”凌说惭愧地退下。

辛酉日,俞胜从乐安前来济南拜见大将军徐达,徐达派俞胜返回乐安,留下了他的郎中杨子华。

中书左相国李善长率领礼官进献即位的礼仪。即位当天,先祭告天地,祭礼完成后,就在南郊即位。丞相率领百官以下官员以及都城的百姓和年高德劭者参拜庆贺,行叩拜舞蹈之礼并高呼万岁三次。礼仪结束后,配备好仪仗扈从队伍前往太庙,恭敬地献上册书和宝玺,追尊四代祖先,并祭告社稷之神。回宫后,穿戴衮服冕旒驾临奉天殿,百官进呈表章表示庆贺。前期准备:侍仪司在丹墀内道的西北设置放置表章的桌案,在丹墀内道东西两侧设置丞相以下百官的拜位,每个品级位置不同,分两行面向北方。捧表官、宣表官、展表官位于放置表章的桌案的西边,面朝东。纠仪御史二人位于表案的南面,东西相对。宿卫镇抚二人分别站在东西两侧的台阶之下。护卫百户二十四人位于宿卫镇抚的南边,位置稍后。知班二人站在文武官员拜位的北面,东西相对。通赞、赞礼二人站在知班的北面,通赞在西,赞礼在东。引领文武班四名人员站在文武官员拜位的北面,稍后,都东西相对。引领殿前班的两名人员站在引领文武班人员的南边,举起奏表桌案的两名人员站在引领文武班人员的北边。在西阶下安排两名抬殿上桌案的人员,面朝东。在丹陛上设置殿前班指挥司三名官员侍立的位置,位于台阶之上的西侧,面朝东。宣徽院三名官员侍立的位置位于台阶之上的东侧,面朝西。仪鸾司官员位于殿中门的左右两边,护卫千户八人位于殿东西门的左右两边,都东西相对。四名鸣鞭人员站在殿前班的南面,面向北。六位将军分别站在殿门左右两侧,四位天武将军分别站在殿阶四角,都是东西相对。殿上,尚宝司在正中设置放置宝玺的桌案,侍仪司在放置宝玺桌案的南边设置放置表章的桌案。文官侍从班中,起居注、给事中、殿中侍御史、尚宝卿在殿上东边站立,面朝西。武官侍从班悬刀指挥位于殿上的西边,面朝东。接受表章的官员站在文官侍从班的南边,面向西。内赞二人站在接受表章官员的南边,东西相对。卷帘将军二人站在帘前,东西相对。

这一天清晨,拱卫司布置仪仗,在午门外东西两侧排列武士,在奉天门外东西两侧排列旗仗。龙旗十二面,分列左右,由十二名甲士执掌。北斗旗一面、大纛旗一面居前,豹尾旗一面居后,各用三名甲士执掌。虎旗、豹旗各两面,驯象六头,分列左右。左右两边布置六十四面旗帜(包括门旗、日旗、月旗、青龙旗、白虎旗、风云旗、雷雨旗、江河旗、淮济旗、天马旗、天禄旗、白泽旗、朱雀旗、玄武旗等;木火旗、土旗、金旗、水旗、五星旗、五岳旗;以及熊旗、鸾旗、二十八宿旗等,每种旗帜排列六行)。每面旗帜配备五名甲士,一人执旗,四人执弓弩。在奉天门外陈设五辆大车:玉辂居中,左边是金辂,其次是革辂;右边是象辂,其次是木辂,都并列在丹墀左右。布置黄麾仗、黄盖、华盖、曲盖、紫方伞、红方伞、雉扇、朱团扇、羽葆幢、豹尾、龙头竿信幡、传教幡、告止幡、绛引幡、戟氅、戈氅、仪锽氅等,各自排成三行。宫殿台阶左右陈列幢节、响节、金节、烛笼、青龙幢、白虎幢、班剑、梧杖、立瓜、卧瓜、仪刀、铠杖、戟、骨朵、朱雀幢、玄武幢等,每种都排列成三行。宫殿大门左右设置一个圆盖,还有金交椅、金脚踏、水盆、水罐、圆形的黄扇、红色的扇子,都由校尉执掌。

两名侍仪舍人抬着放置奏表的桌案进入宫殿。初鼓,百官都穿上朝服。次鼓,各依品级次序在午门外整齐列队,以北为上,东西相对。通班赞礼及宿卫镇抚等官员入内就位。各位侍卫官各自穿好礼服,尚宝卿及侍从官入内。三鼓,丞相以下文武官员按次序进入,各自就位。皇帝穿戴衮冕升御座,大乐鼓吹齐鸣,乐止,将军卷帘,尚宝卿将宝玺放在案上。拱卫司鸣鞭,引班官引领文武百官进入丹墀拜位,面朝北站立。开始行进时奏乐,到达位置时奏乐。知班高喊“班列已齐”。赞礼官高唱“鞠躬”、“拜”,奏乐,行四次叩拜礼,起身,站直,乐止。捧表官以下官员由殿西门进入。内赞高唱“进表”。捧表官捧表跪行进到桌案前,接受表章的官员将笏板插在腰带间,跪在桌案东侧,接过表章放在桌案上,取出笏板,起身,退到殿内西侧站立,面向内。内赞高唱“宣表”。宣表官到桌案前,插好笏板,取过表章,跪在殿内西侧宣读。展表官插好笏板,一同跪下展开表章。宣读完毕,展表官取出笏板,一人将表章放回案上,都退下站回原位。宣表官俯伏,起身,与捧表官以下官员一同出殿西门,从西阶下,回到原位。赞礼官高唱“鞠躬”,奏乐,行四次叩拜礼,乐止。高唱“插笏”、“鞠躬”、“三舞蹈”。高唱“跪”。高唱“山呼”,众人拱手加额高呼“万岁”三次,乐工、军校齐声击鼓应和高呼。高唱“出笏”、“俯伏”、“兴”,奏乐,行四次叩拜礼。朝贺完毕,便派遣官员册封皇后,册立皇太子,以即位诏书告知天下,并将册立皇后、皇太子的册宝制度进呈皇帝。册用金册,由两片金页组成,每片依照周尺长一尺二寸,宽五寸,厚二分五厘,文字按行数镌刻楷书。每片侧边上下有小孔,用红丝绳串联开合,如同书册的样子。背面各用红锦镶嵌保护,内衬红纻丝。里面用红罗销金小包袱包裹册书,外面再用红罗销金双层包袱包裹,用五色小丝带系在匣子上。宝玺用金龟纽,红色绶带,印文用篆书“皇后之宝”,依照周尺边长五寸九分,厚一寸七分。宝池用金制作,大小以容纳宝玺为准。宝匣两副,每副三层。外匣用木料,饰以浑金沥粉蟠龙纹,红纻丝衬里。中匣用金钑造蟠龙纹。内小匣仍用木料,饰以浑金沥粉蟠龙纹,红纻丝衬里。小匣放置在宝座上,宝座四角雕蟠龙,饰以浑金,座上铺锦褥,褥上放置宝池。宝玺用销金红罗小夹袱包裹。各层匣子外面再用红罗销金大夹袱覆盖。册封当天,册宝都放在红漆舆案上,案顶有红罗沥水装饰,用担床抬行。

癸亥日,中书省商议征调池州、宣徽、太平等府百姓用布袋运粮。皇上说:“国家征收赋税徭役不可过于苛刻繁琐,过于苛刻繁琐百姓就无法忍受。如今库中布帛并不缺乏,做布袋很容易,可以使用,岂能再向百姓征收?”

大明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实录卷之二十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