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白话明太祖实录 > 第8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六

第8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六(2 / 2)

庚午日,朱元璋派主簿蔡元刚前往东阳招安长枪元帅谢国玺,谢国玺不听从。他的部将何同佥暗中派自己的下属龚敬带着书信,率领自己的部下来投降。

庚辰日,皇上从宣州到达徽州,召见当地的老人和大儒,向他们询问民间的事情。

有儒士唐仲实、姚琏前来拜见,皇帝问他们说:“自从战乱发生以来,百姓大多失去了生计,他们心中盼望安定的心情,比饥饿口渴还要迫切,我是非常了解的。”

唐仲实回答说:“自从大军攻克收复后,百姓们就有了依靠。”

皇帝又问道:“邓愈修筑城墙,百姓怨恨吗?”

唐仲实回答说:“很怨恨。”

皇上说:“修筑城墙是用来保卫百姓的,百姓有什么可怨恨的呢?一定是邓愈的做法过于急促才失去人心,随即下令停止筑城。”

又问:“你能博通古今,一定熟知成败的事迹,像汉高祖、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这几位君主,平定天下,用的是什么方法?”

唐仲实回答说:“这几位君主,都是因为不喜好杀人,所以能够使天下统一于一个君主之下。您英明神武,具备众多君主所没有的长处,驱除祸乱,未曾胡乱杀戮,把百姓从艰难困苦之中拯救出来,使他们过上安稳的生活,开创的功绩,超越了前代。然而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百姓虽然有了依靠,但是还没有能够休养生息。”

皇上说:“这话说得对。我积攒得少而耗费得多,物资从百姓那里取得供给,实在是万不得已,然而这些物资都是用于军队所需,未曾有一丝一毫用来奉养自己。百姓的辛苦劳累,我一直思考着怎样让他们休养生息,怎么会忘记呢?”

唐仲实等人说:“如果真的像这样,百姓休养生息就有希望了。”

皇帝说:“如果有不方便的地方,为什么不把它都说出来呢?”

唐仲实等人都下拜道谢。于是赐给各位父老布帛,安抚慰问他们后才离开。

到了德兴,听说张士诚的军队占据了绍兴的诸暨,就率军取道兰溪。

壬午日,军队到达婺州,将枢密院判官胡大海升任为佥枢密院事,命令属官周得远进入城中招降劝谕,但城中之人不顺服,于是督率军队包围婺州城。

在此之前,元朝参知政事石抹宜孙镇守处州,听说大军攻克徽州,又要进攻婺城,便与参谋胡深、章溢商议守备事宜,制造了数百辆狮子战车,让他的弟弟石抹厚孙镇守婺城。接着命令胡深等人率领战车部队作为后援,自己率领一万多人从缙云出发来响应他们。

胡深到达松溪,听说皇上到来,犹豫观望不敢前进。

皇上对众将领说:“婺州倚仗石抹宜孙,所以不肯立即投降。听说他们用车辆运送士兵前来支援,这难道是懂得应变的人吗?松溪那里山多道路狭窄,车辆不能通行,现在派精兵去阻截,敌军一定会被击败。援兵被打败后,城中就会绝望,我们可以不费力就攻下它。”

第二天,命令佥院胡大海的养子胡德济在梅花门外引诱敌军,然后纵兵出击,大败敌军,擒获敌军的前锋元帅季弥章,并且缴获了敌军制造的惊马器仗。胡深等人逃跑离去。

胡深前来的时候,早上起床,看见西北方向有黑色的云气,东南方向有白色的云气,长度与天相连。不久,白色的云气被黑色的云气冲散了。胡深深知这种情况不吉利,担心众将士惊恐害怕,便谎称:“今天有杀气,战斗一定能胜利。”不久之后战败,城中的形势更加孤立。

御史台和行御史台的大臣们划分区域分别驻守,意见又不一致。于是枢密院同佥宁安庆与都事李相打开城门放大军入城。浙东廉访使杨惠、婺州达鲁花赤僧住都战死了,起义军俘虏了南台侍御史帖木烈思、院判石抹厚孙、廉访佥事安庆以下的官员。

甲申日,皇上进入婺州,下达命令禁止军士抢掠。有一个亲随知印黄某,侵占了百姓的财物,就将他斩首示众,百姓都安定下来。

城池还没有被攻破的前一天,有五彩云出现在城西,云气弥漫如同车盖,城中的人看到后认为这是祥瑞之兆。等到城池被攻破,才知道那是皇上驻军的地方。

丙戌日。在婺州设立中书分省,调任中书省左右司郎中李梦庚、郭景祥为分省左右司郎中,中书省都事王恺为分省都事,中书省博士夏煜为分省博士,中书省管勾栾凤为分省管勾,任命汪广洋为照磨,儒士王祎、韩杨遵、赵明可、萧尧章、史炳、宋冕为掾史。

设立金华翼元帅府,任命袁贵为元帅,吴德真为副元帅。

改婺州路为宁越府,任命儒士王宗显为知府,帐前总管陈从贵兼任东阳县知事,派三百名士兵戍守那里。

义兵元帅吕兼明兼任永康知县,帐前总管王道同担任义乌知县,杨苟担任武义知县。

命令宁安庆仍然担任同佥枢密分院事,随军出征。

任命李相为提控、掾史,每月给他十石米,以此奖赏他劝降的功劳。

把银碗、有花纹的丝织品、名贵的马匹赏赐给佥院邓愈。

戊子日,派遣主簿蔡元刚、儒士陈显道前往庆元招安劝谕方国珍。

己丑日,在婺源设立星源翼分院,任命元帅汪同担任院判。

浦江县百姓蒋可大等人率领民兵前来归降,(朱元璋)设立浦江翼元帅府,任命蒋可大为左副元帅,吴志得、叶子祥为右副元帅,率领军队镇守该地。

仍旧命令元帅王玉、张彪招抚那些还没有归附的百姓。

辛卯日。雄峰翼元帅王遇成会合宁国的军队攻掠昌化县,俘获元朝守将万户奔马,又和元帅孙茂先合兵攻破泥窑寨。

这个月,打开粮仓赈济宁越的贫民。

下令禁止酿酒。

征召儒士范祖干、叶仪。

他们到后,范祖干拿着《大学》进献给皇帝,皇帝问:“治理国家,什么是首要任务?”

(范祖干)回答说:“不出这本书的范围。”

皇帝命令范祖干剖析其中的含义。

范祖干认为帝王治理国家的方法,从修养自身品德、治理家庭,一直到治理国家、平定天下,必须使上下四方都均衡整齐、端正规矩,让万事万物都各得其所,然后才可以谈论治理。

皇上说:“圣人的道义,是用来作为万世法则的。我自从起兵以来,发布的命令、实施的赏罚,一旦有不公正之处,怎么能让众人信服?用武力平定祸乱,用文治实现太平,都是这个道理。”

朱元璋对他们非常礼遇,任命二人担任咨议。

叶仪以生病为由推辞,范祖干也以父母年老为由推辞,皇上都答应了。

范祖干字景先,年少时跟随同乡的先生许谦学习,侍奉双亲很孝顺,父母后来都活到八十多岁才去世,家中贫困无法安葬,乡里人为他们营建墓穴,(范祖干)为父母守丧三年,悲哀之情始终如一。

皇上听闻他的孝行,下令表彰他所居住的地方,命名为“纯孝坊”。

在分省官署的东边修建了观星楼。

设置宁越税课司以及杂造、织染二局。

(朱元璋)征召儒士许元、叶瓒玉、胡翰、吴沉、汪仲山、李公常、金信、徐孳、童冀、戴良、吴履、张起敬、孙履,让他们都在中书分省中就餐,每天让两个人进讲经史,陈述治国的方略。

选拔宁越七县富裕百姓家的子弟充当皇宫警卫,命名为御中军。

宁越有个姓曾的女子,自称能够通晓天文,用荒诞的说法解说灾异来迷惑众人。

皇上认为她是扰乱民心的人,下令将她在集市上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