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竹筏惊变,密信传警
竹筏在河面上漂得平稳,两岸的泣血兰渐渐淡出视线,取而代之的是成片的芦苇。风拂过苇叶,发出“沙沙”的轻响,倒比藏锋谷的死寂多了几分生气。
小石头趴在筏边,伸手去够水里的小鱼,被慕白一把拉住:“小心掉下去,这河水看着浅,底下可有暗流呢。”
陈默正对着两张拼合的地图出神,国师的名字像块冰,攥在手里都觉得刺骨。他忽然想起墨兰日记里的话:“父亲说,朝堂的水比雾隐山的潭还深,稍有不慎就会溺死。”那时只当是寻常感叹,如今看来,竟是字字泣血。
“陈伯伯,你看那是什么?”小石头忽然指着前方。
只见芦苇荡里漂着个竹篮,篮子用粗绳系在苇杆上,看着不像随波逐流的物件。陈默撑起竹篙,将筏子划过去,俯身捞起篮子——篮里铺着层油纸,裹着个信封,信封上没有署名,只画着半朵兰草,与墨兰常用的印记分毫不差。
拆开信封,里面是张叠得整齐的宣纸,字迹娟秀却带着颤抖,正是墨兰的笔迹:
“见字如面。若你们能看到这封信,想必已找到地图。国师布下天罗地网,灵脉馆恐已被围,切勿回馆。速去雾隐山深处‘听涛阁’,找一位姓苏的先生,他是父亲旧部,手中有扳倒国师的关键证据。切记,信阅即焚,莫留痕迹。”
“灵脉馆……”慕白的声音发颤,“秦先生和孩子们还在那里!”
陈默捏紧信纸,指节泛白。他早该想到,国师既然敢在藏锋谷动手,绝不会给他们留后路。灵脉馆里的老弱妇孺,怕是已成了诱饵。
“不能回去。”陈默深吸一口气,将信纸凑到筏边的火把上点燃,灰烬随水流走,“墨兰特意提醒,说明那里已是险地。我们现在回去,不仅救不了人,还会把地图送上门。”
“可秦先生他们……”小石头眼圈红了,他想起秦先生总偷偷给他塞糖,想起孩子们围着他听故事的模样。
“听涛阁。”陈默望着雾隐山的方向,那里云雾缭绕,看不真切,“只有找到苏先生,拿到证据,才能釜底抽薪。到那时,才能真正救他们。”
慕白咬着唇点头,伸手摸了摸怀里的半块兰草佩——这是母亲留给她的,如今与陈默的那半块合过一次,竟像是有了灵犀,贴在胸口微微发烫。
竹筏转过一道弯,前方忽然传来“扑棱”声,一群水鸟从芦苇丛里惊飞。陈默迅速将地图塞进竹筒,封好口藏进筏底的暗格,握紧了桃木剑。
芦苇荡深处,驶出两艘小船,船头站着几个黑衣人,腰间挂着乌鸦令牌,正是鸦卫。为首的那人嘴角勾着冷笑:“陈先生,国师早料到你们会往雾隐山跑,特意让我等在此‘迎接’。”
说话间,小船已围了上来,鸦卫们张弓搭箭,箭头闪着幽蓝的光,显然淬了毒。
“抓紧筏子!”陈默低喝一声,猛地将竹篙插进河底,借力将竹筏往斜后方推去。筏子在水面上划出个弧线,避开了第一轮箭雨。
“放网!”为首的鸦卫下令。两张大网从左右两艘船撒出,朝着竹筏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