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换了个方向,走到街尾一家旧书铺。门口挂着一串褪色的布条,写着“抄经换米”。
铺子里坐着个白发老太太,戴着老花镜,正在纸上一笔一画描字。
洛璃上前行礼:“婆婆,我想请教您一件事。您见过这种符号吗?”
她拿出一张拓片,只露出一角。
老太太抬头看了一眼,手顿住了。过了几秒,才缓缓开口:“这不是文字,是锁魂印。”
“您认识?”洛璃心里一跳。
“我不懂意思。”老太太摇摇头,“但我男人以前在书院做事,他说这类字不能乱碰,看了会做梦,梦里全是哭声。”
她指着拓片上的一个符号:“这个,像门栓的,叫‘闭喉纹’,凡是刻这玩意的地方,进去的人都没出来过。”
“那您知道谁能看懂吗?”
老太太犹豫了一下:“北山有个瞎眼老翁,住在寒潭边上。二十年前,他靠摸一块断碑,讲出了整篇祭文。后来书院想请他,他不肯下山。”
“他现在还在那儿吗?”
“不知道。”老太太叹气,“这几年没人敢去北山了。说是山里有巡逻队,见外人就赶。”
洛璃谢过老人,四人走出书铺。
“北山被封锁了。”慕容雪说,“我去药铺看了看,最近三个月,七个人来看梦魇症,症状都是夜里惊醒,嘴里念着听不懂的话。我把脉时发现他们经络里残留着类似邪文的气息。”
“所以有人在用普通人试阵。”公孙宇沉声说,“北山一定是关键。”
“那还等什么?”端木云活动肩膀,“直接杀上去!”
“不行。”洛璃摇头,“对方既然设防,肯定有手段。我们得悄悄进山。”
公孙宇摊开地图:“根据星位和地形,寒潭谷背坡最符合隐居条件。那里阳光少,水源近,适合老人居住。”
“我去探路。”端木云自告奋勇,“我动作轻,万一碰上巡逻队也能甩掉。”
半个时辰后,他回来了,手里拿着一片瓦。
“在半山腰发现一间破庙,墙上刻满了和咱们拓片一样的符号。”他把瓦递给洛璃,“这是从屋顶捡的,背面还有字——‘门不开,魂不归’。”
洛璃接过瓦片,仔细看。那六个字笔画苍劲,和册子上的风格一致。
“是他。”她轻声说,“就是他。”
四人继续前行,傍晚时抵达北山脚下。抬头望去,山谷上方飘着一缕炊烟,在暮色中格外清晰。
“那就是寒潭谷。”公孙宇指着背阳的山坡,“草庐应该就在那片松林后面。”
他们放慢脚步,贴着山壁潜行。越往上走,空气越冷。快到半山腰时,一阵风吹来,带着淡淡的香味。
洛璃突然停下。
那味道很淡,像是檀香,又混着一丝铁锈似的气息。
和册子封皮上的气味一样。
她抬手示意大家安静,慢慢靠近前方树影里的草庐。门虚掩着,屋内没有灯光,但地上有一小块干净的痕迹,像是刚被人扫过。
洛璃蹲下身,伸手摸了摸门槛。木头表面光滑,有长期摩擦的痕迹,说明经常有人进出。
她刚要站起,忽然听见屋内传来一声轻响。
像是砚台被推开的声音。
接着,一个沙哑的声音响起:
“门外的客人,既然来了,为何不进来喝杯热茶?”